万安王被杀,福藩遭遇围攻,在朝廷引发轩然大波。
影响甚至超过早前屠潼关的传闻。
正如元帅府那边韩王的想法,朝中诸臣的看法,也是一样,万安王死就死了,无关痛痒。
毕竟万安王跟天底下大多数藩王一样,跟崇祯皇帝在血缘关系上非常之远,他们都是朱棣的后人。
名义上万安王其实也算皇叔,他是朱棣的九世孙,崇祯是朱棣的十世孙。
他们的关系只到这儿,崇祯听说万安王被杀的消息,就跟大臣们听说这事的反应一样:这个王爷可真倒霉。
福王不一样。
他是崇祯亲叔,福王有事,说事关国体也不为过。
单是福藩被围的消息传至京师,次日上朝,满朝文武便噤若寒蝉,被吓得不敢说话。
崇祯本来心里的无名火正无处发泄呢,看见百官这副样子,更生气了。
刘承宗率部东侵,陕西一场决战,几乎打出了大明土木堡以来最大的军事失败,让朝堂诸臣对西事不敢有半分言语,崇祯心里什么感觉?
他没感觉。
皇上已经麻木了。
到现在脑子里还没转过来弯,想不明白刘承宗怎么能把仗打得这么干净。
一般来说,就比如萨尔浒,出塞八万八千五百五十,损兵四万八千余、折将三百余,属前所未有之大败,战役结束一年半载,辽东都在收拢残兵败将。
这是一场正常战役,结束后仍能回来四万二千三百六十余员名。
哪儿有他妈打一场仗,家底子直接败干净的?
刘承宗这倒好,大明动秦、川、宁、湖、云五省十余万官兵,在陕西大作一场,结果戛然而止。
断断续续的塘报送过来,他想杀的人杳无音讯,能传塘报来的又都显得分外忠诚。
卢象升在湖广快累死了,撵着各路流贼土寇疲于奔命。
四川总兵侯良柱给朝廷发塘报最积极,南路战场只有他能说话了,说什么朝廷都得信。
在塘报里他是哐哐干仗,打得热火朝天,多次防御叛军流寇对四川的进攻,甚至将战线延伸至汉中一带,力保四川不失,是大明的南天御柱。
还真别说,侯良柱在塘报里是一句谎话都没有。
他确实统率两万川军,在川陕交界接连大战,毕竟陕西的高迎祥、川北的摇天动,哪个又不是叛军了,咱在塘报上也没说打的就是刘承宗,对不对?
至于说没有太多战果,那是因为汉中发大水,我部驻军汉南,贼部驻扎汉北,隔水相望力不能及,天之过也。
总之,在四路皆败的大背景下,侯大将军扼住叛军咽喉,不教其一兵一卒侵攻天府!
当然崇祯也谈不上完全被蒙蔽,他还有宦官监军呢,但监军对侯良柱也是夸赞。
就当时那个情况,刘承宗打仗像鬼一样,头天北路大军还传信好好的,第二天就四军易帜,兵势崩盘;南路白天还大势在我,当天夜里就被吃干抹净。
军心动摇之下,川军差点被吓得溃散回老家,全靠侯良柱的极高威望,顺应军心,才稳住局势。
说力保四川不失,也并非空话,如果没有他,高迎祥高低也是被大水分成两部,肯定进的了四川。
硕果仅存的大将,崇祯提刀的手不住抽动,却确确实实杀不了,更生气了。
至于参将祖大乐,更是精得像猴儿一样。
他那个营,本来是个辽兵骑营,在辽东就是模范部队,有一半跟着祖宽投胎去了。
剩下这一半,祖大乐被吓破胆,蹿出战场,后来一路收拢降军,兵力比开战前还多,直逼
六千。
他先跑去跟四川的侯良柱汇合,随后又一路往东跑,出陕西地界之前一个屁都不敢给朝廷放。
等朝廷收到他的消息,人已经带着标下官兵流窜到湖广帮卢象升打仗了。
还真别说,虽然面对刘承宗,祖大乐是被祖宽的死状吓破了胆,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跑的。
但是在湖广面对普通流贼,大乐将军做回自己,重拳出击。
李自成刚进湖广还没威风多长时间,就被他的辽兵冲翻了,还有郧阳等地兴起的矿徒叛军,更是被祖大乐撵着满地打。
经过陕西之败,祖大乐镇压湖广叛乱可积极了。
就连大将剿贼不愿进山的毛病都没了,可谓是指哪打哪,让进山就进山,让过河就过河,火力全开,驾驭两营官兵拼命玩命得打。
死都不怕。
祖大乐是真不怕。
辽兵一贯仰仗坚甲四蹄,拼杀格斗,杀旗奴战白甲,都是一个脑袋两只手,死了是没本事活该。
他就怕祖宽那种死法,长箭三眼铳都还没放出去,连敌人的身子都没摸着,几阵硝烟,一司人马说没就没。
那他妈低贱到底的后金旗奴见了车营,还得远远蹲着等楯车送上来,再躲在楯车后面往上压。
祖大乐接受不了那种死法。
以至于湖广方面的监军一个劲儿帮祖大乐说好话,正是用人之际啊。
崇祯是一肚子邪火没处发,他连想处死几个大臣,都找不着该杀谁!
不过最近朝廷面对的倒也并非都是坏事。
至少东边,是有好事儿的。
就比如崇祯皇帝,怒火攻心,差点让人把杨嗣昌逮过来下狱。
朝中早在今年后金入寇宣大,官员们对杨嗣昌的弹劾就没停过。
这主要是因为杨麒。
就像当年弹劾王化贞养插汉虎墩兔一样,大家说杨嗣昌养着杨麒完全是浪费钱粮。
当然了,山西宣大本地的不少官员也在弹劾,说杨麒是个骗子,他被两万后金军堵在归化城围得跟孙子一样,根本没有什么十万蒙古兵。
崇祯皇帝也觉得杨麒胆小如鼠,空握大军,却被多尔衮堵在归化城里哭爹喊娘,实乃城中废将。
连带着让他觉得刘承宗的用人水平差得很。
如果他是刘承宗,这会大元帅府派出的监察官员已经该到归化城了,不说把杨麒斩首示众,也得把这个有辱帅府脸面的废将下狱。
断不会令其仍呆在漠南都督的位置上,欺世盗名。
但杨嗣昌不傻,面对皇上的责问,当然要为自己辩护。
奏疏写了好几封,依次阐明杨麒在边外的作为、给多尔衮带来的威胁,这才让崇祯消了气。
最难受的就是杨嗣昌了,他其实很清楚许多官员弹劾他的原因,不是私人恩怨,而是——杨麒应对后金军办法,是切实有效的。
可是这个有效的办法,违背了大明的政治正确。
没有谁是傻子。
杨麒坚壁清野、一味避战、拒绝决战,靠拖延时间,来对抗后金缺少补给的后勤问题。
有用吗?当然有用。
但这个招儿,大明不敢、不愿也不能用。
这是从上到下,都接受不了的战术。
没有人希望今年东虏破边,杨麒的例子变成榜样,明年东虏进山西,山西的明军在地方坚壁清野烧成白地,让后金抢无可抢,自己退走。
这就他妈不现实。
第一,官员、士绅、将领,总之大明所有统治者的家产都在城外,你说坚壁清野就坚壁清野?
第二,明军如今的军费状况、军纪情况,那帮丘八武夫得了命令,是先坚壁清野再烧成白地,还是先烧成白地再坚壁清野,说得准吗?
第三,打山西坚壁清野,可以,但万一后金是从蓟镇边墙破关进来呢,在北直隶甚至北京城外坚壁清野?
那清的都是谁,清得动吗?
就算往好的方向看,一切都没有问题,每年坚壁清野一次,在大的方向能熬死后金,但对大明自己来说,生产停滞,地方军民官绅的损失比后金入寇抢劫一次还大。
这种守城方式就不行。
养兵养将干嘛的?必须决战!
这才是杨嗣昌要被弹劾的真正原因。
偏偏他没脾气,即使气得牙根痒痒,这些政治正确之下的东西,他也没法跟崇祯说。
毕竟谁知道崇祯可丢不起这人,从崇祯元年到现在,明军与后金军在局部战场上打赢、打平的战斗数不胜数,除非主将死了,被皇上夸过谁打得好的,屈指可数。
永远不满足,打输了,是丢人;打赢了,是以大欺小该赢的。
可实际上大明再大,幅员辽阔,太远了有劲儿使不上,在辽东那个局部战场,能打平手,就是以弱胜强了。
在杨嗣昌的角度上,他反倒因为这场战役,对边外的杨麒刮目相看,印象上有了很大改观。
尽管多尔衮带兵到漠南溜达一圈,军事上把杨麒堵在城里很威风、进掠宣大也没遭受太大损失,但在政治层面,则是完完全全的大失败。
一切都因为杨麒这个横插一脚的玩意儿,把多尔衮西征的性质变了。
多尔衮西征,本来有一个主要目的和一个次要目的。
次要目的是顺路到漠南找饭吃。
主要目的则是在吃饭的过程中,向漠南蒙古诸部展示后金存在,把归附元帅府的蒙古诸部拉回来,意在同元帅府争夺漠南的统治权。
结果因为杨麒……其实不怪人家杨麒,元帅府的杨麒就是个背锅的。
主要还是漠南真正的主人——蒙古人的意志。
鄂尔多斯部的萨囊台吉为保留漠南蒙古一定的独立性,向其领主济农额璘臣献上谏言。
建议其扛起大旗,趁着顶头上司杨麒是汉人,暂时还不懂蒙古这套,先凭借世代统治草原的旧贵族血统优越性,带元帅府新贵族搞团建。
整个事件就这么简单。
团建很成功,通过洗劫哈剌慎部,旧贵族展现出高明的战略部署,新贵族表现出老练战术技能,大家融为一体,增加了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但这导致多尔衮的西征目标,在他抵达漠南草原之前,就已经失败了。
哈剌慎都没了,后金登记在册的蒙古兵丁九千多人锐减到一千余,漠南蒙古诸部参与劫掠哈剌慎,全成了后金的敌人,统统逃进毛乌素海深处的大明边墙附近。
多尔衮就算抢回财货人口牲畜,也不过是挽回部分损失,目标该失败的还是失败。
所以像围攻归化城,堵着杨麒圈儿踢,进掠宣大,都只是目标失败后的无能狂怒而已。
包括杨嗣昌在内的很多人都明白这种情况,唯独崇祯不能明白。
漠南之战结束很久,沿途边防塘报都报给兵部,从宣云开始,蓟镇、辽东,沿途边墙的墩军都在报告,逃卒、牧民争相自后金反叛,已经成百上千逃入汉地,请求归附编军。
这种情况,历年都有。
毕竟这年景哪儿都不好过,大明是边军挨饿,而边外早已是不玩命抢劫就饿死的地步了。
可是没有像今年这么多的,而且边防官员汇总了各个墩堡的情况,报至
兵部,很容易就分析到一条情报:从后金反叛归附的,都是蒙古兵和蒙古牧民。
等到各边把审问逃卒、牧民的塘报送到兵部,情况便更加明了——大明的国本摇了几十年,终于也轮到后金的国本摇一摇了。
直到这个时候,崇祯才意识到,多尔衮此次西征,是完完全全的大失败。
后金八旗的蒙古左右二营,没人了。
这俩营都是还没来得及编入满洲八旗的蒙古兵丁,突然没了男丁,以至于人心动荡,与其被编入各旗充当旗奴,倒不如逃入边墙之内讨口饭吃。
但其实逃入边墙,还只是依附后金的部分蒙古牧民的做法。
这场发生在崇祯八年夏季的漠南战役,最大的影响力,是让生活在漠南东部的小部落,意识到后金并不能在漠南草原取得足够优势。
那么当下一次冲突开始,他们将成为首当其冲的垫脚石——哈剌慎那么强大,都被杀掠一空,何况他们呢?
因此更多贵族尚在的小部落,干脆赶着牲畜向西北投奔车臣汗硕垒去了。
而在朝中,也因张一川攻陷永宁、围困洛阳,商议解开围城的办法。
就在这个时候,进士出身的巡按河南监军张任学向朝廷上了一份奏疏。
他说事不辞难,是臣的职分,贼势如此,我们这些人难道就雍容坐镇吗?
他向皇上提议,请求朝廷更改自己的职务,愿担任武将,亲自指挥军队与叛军对垒。
崇祯太喜欢这种气概了!
当即把事情拿给兵部、吏部、都察院去议,结果大臣们都觉得这事儿离谱,建议皇上给张任学加一个兼管军务的差遣便是,没必要该任武职。
这崇祯能同意?
事情要办,就要办得彻底,办得好!
当即力排众议,转任张任学为河南总兵官,命其尽快编军召将,率领军队,解救河南府城洛阳之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