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后,巡抚陈大人带领着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藏龙村,一时间,整个江湳道的视线,都集中到了这个曾经寂寂无名的小山村,所有人都在想,这件事情之后,江湳道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是否是某种信号?
陈大友也终于见到了这位跟自己同姓的大人物,曾经因为这同姓还惹出一些流言蜚语,认为他们俩是父子,这件事让终于见了面的两人哭笑不得,陈大友自嘲道:“陈大人,请你一定要相信我,我自始至终都没有去炒作这件事,更不敢拿着您的名头去扯虎皮作大旗,这一切,都是他们谣传,我又没办法让大家相信我的澄清,结果还越描越黑,你一定要相信我啊!”
巡抚陈大人也是个妙人,他哈哈笑着,说道:“这件事我要深入调查一下,万一你小子真是我远房亲戚,那也得认下这门亲,是吧?”
陈大友一愣,先是不明白这其中深意,但看到巡抚不像是完全开玩笑,心中盘算了一下,便大致有了猜测:因为巡抚陈大人的到来,小小的藏龙村必然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如果自己没有任何靠山,那么难免被一些宵小之徒动歪心思,陈大人这是一来就给了自己一把加强版的保护伞,一般人想要打藏龙村的主意,还得先掂量一下陈大人的分量。
感受到了陈大人无形中的关照,陈大友非常激动,他陪着巡抚陈大人把莽山镇走了个遍,尤其重点是藏龙村。
现在的藏龙村,以藏龙洞旅游资源为核心,结合发展乡村农家乐,并辅助以绿色有机生态农产品销售,三条路子都走的很好,游客接待量一天比一天多,农家乐虽然开的越来越多,但大家的生意竟然都很好,并且还根据各家不同的家庭做菜习惯,诞生出好几家口碑非常好的私厨,这个私厨概念,也是陈大友率先提出的,不用说也是重生前记忆中才高频出现的词,在现在这个时代,私厨的概念还不是那么火,陈大友给大家提出这么一个概念,效果很好,来到藏龙村的游客,对于私厨概念很有新鲜感,尝试过所提供的的农家私厨菜之后,更是赞不绝口。
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为农家乐提供了食材的保障,同时也为游客购买伴手礼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有些游客会选择买一些山区走地鸡,有些则会买一堆只施用农家有机肥的瓜果蔬菜,以前村子里大家种菜吃不完,就只能烂在地里,现在,村子里几个特别会种菜的,只愁没地方下种子,因为种出来的菜,几乎都会第一时间被农家乐买走,或者是被游客买走。
一派欣欣向荣!
一圈走下来,巡抚陈大人频频点头,对镇上和村子的变化,感到由衷的欣慰,最后,在离开之前,他在广场上对大家说:“我很开心,在我们江湳道,有这么一个宛如世外桃源的小村子,我更欣慰的是,在咱们农村走出去的小伙子,能不忘记家乡,愿意支持家乡的发展,并且做了这么多实事,这是不容易的,是值得肯定的,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我会把这里的模式,介绍给更多的像咱们一样的村镇,到时候如果有人来学习,还请大家多多指导。”
村民们一个个都很激动,他们以前只会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地,收获,农闲时刻就去镇上或者郡城打零工,只有小年轻可能因为读书,能走出郡城,到更大的地方去见世面,他们这些固守在老家的,运气好的见过的最大的老爷,也就是郡守大人这个级别,哪里见过江湳道巡抚这种听都很少听过的老爷?听到巡抚大人对自己的鼓励,对家乡的赞赏,每一个人都生出了从未有过的自豪感。
事后,他们回想起这段记忆,无不感慨,能有这么光宗耀祖的一刻,都是陈大友这小子带来的,这名曾经寂寂无名的后生晚辈,现如今羽翼渐丰,不单自己创造出一片新天地,还带着村民走上了小康和富裕,不单是藏龙村村民把陈大友当个宝,整个莽山镇,都在对陈大友歌功颂德,表现就在于,莽山镇新修了一座功德碑,记录了陈大友一鸣惊人,为家乡做贡献的事迹,巨大的功德碑树立在莽山镇中心,受到所有人的尊重。
而藏龙村在继陈大人手书牌匾之后,又获得了一个新的称呼“世外桃源”,村子的游客数量,再一次到达一个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