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艺术家  第123章 红线盗盒

类别: 都市 | 都市生活 | 国风艺术家 | 李丽质   作者:李丽质  书名:国风艺术家  更新时间:2022-05-29
 
《红线盗盒》是一出传统的京剧,出自唐朝时期的《红线传》,明朝的梁辰鱼以此撰有《红线女》杂剧,还有人将其与梁辰鱼的另外一出剧合成一部,称《双红记》,一九一八年由梅兰芳大师在燕京城的广德楼大戏院首演。

但是很可惜,这部戏没有任何的书籍、唱片、保存下来,所以早已失传了,唯一有记录这部戏的一处地方,便是梅兰芳大师的传记中,描述到了梅兰芳大师唱了一两句戏中的唱词,其他再无任何资料。

当沈歌对众人开口说到他要表演的这一折京剧时,起初在场的所有人还愣了一下,一时间没有想到《红线盗盒》究竟是什么节目,不过在座的人可都不是等闲之辈,只一瞬间,一些人便想起了这部失传已久的京剧剧目,顿时神色微凝,看着台上的神色,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个消息被沈歌扔出来,立刻引起了在场众人的窃窃私语,对此许多人各有看法,有的人怀疑他在撒谎,因为《红线盗盒》这出京剧已经失传了不知道多少年了,他一个年纪还未满二十岁的年轻人怎么会演这出戏。

还有的人则是选择相信沈歌的话,毕竟今天在场的都是戏曲界的大佬,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撒谎作假,诓骗得了观众却肯定瞒不过名家大师的眼睛,是非真假在众人面前无所遁形。

更何况,现在他的身份可不是无名小卒了,而是杜近芳大师的弟子,不可能会自己败坏自己的前途,不然选择经典名段《四郎探母》表演不好嘛,非要演一出大家都不了解的戏。

杜近芳大师看着自己的小徒弟,微微点头示意,给他鼓励。

梅兰芳大剧院作为经常表演京剧的地方,自然是不缺演出的,什么都有现成,更何况,今天出席拜师仪式的可不只是京剧演员,而且还有好几位著名的琴师乐器高手。

所以当得知沈歌要在戏台上表演的时候,工作人员就已经开始去准备了,而杜近芳大师忽然向着台下招了招手,随后便看到一个人走上了台,来到两人的面前。

“杜大师!”

来人笑着开口打了声招呼。

杜近芳大师点了点头,然后对沈歌说道:“小沈,这位是国家一级琴师,赵建华先生。”

“你好,赵老师!”

沈歌和他握了下手。

杜近芳大师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赵建华为他操琴,这让沈歌感到惊喜,国家一级琴师的实力自然不容小觑,更何况他现在要表演的,还是一出已经失传的京剧,如若是普通琴师的话,还真不一定能托住。

京剧音乐伴奏的队伍,以前叫做“场面”,场面又分文场和武场,而精通这一行的,则是被称为“场面先生”。之所以要叫“先生”,便是因为他要比演员会的多,懂的多。

厉害的琴师在一场演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赵建华老师在,沈歌心中便没有任何担心了,趁着工作人员在一旁准备,他们两人便商讨起了演出的安排。因为这出戏现如今除了沈歌之外,在场的谁都不会,对此都不是很了解。…

两人倒也没商讨很久,因为虽然戏已失传,但是京剧的板式却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赵建华老师深谙此道,沈歌只是稍一说明,他便瞬间明白了该如何做。

初次见面的两人却非常默契,这让沈歌不断地在心中感慨,契合的搭档的确能使演员的表演更加自如流畅。如当今戏曲界的几位著名的京剧演员:耿其昌和李维康夫妻档,还有李胜素和于魁智老师这对搭档;除此之外,还有康三爷和他的假牙……

工作人员准备得很快,片刻后什么都安排好了,赵建华老师便和临时组成的乐队就位,戏台上的人都退到了一旁,只留沈歌一人在台上表演。

沈歌深吸了口气,这出戏和他一个人表演《四郎探母·坐宫》相比要轻松很多,以他现在的实力,只要稳扎稳打地将其表演出来就好了。

琴声响起,沈歌入戏。

“谯楼上打三更月明风静……”

“按吴钩紧锦带独自思忖。”

一句唱词便把众人的目光全部吸引在了他身上,之前对沈歌的实力还有所质疑的人,在听到这句唱腔后,立刻都打消了自己心中的念头。

这一声梅派……正宗!

而几位老前辈此时此刻都眯了眯眼睛,似乎明白了仅仅只有一面之缘的杜近芳大师,为什么要收台上这个年轻人为徒了。

“想当日,想当日天曹中焚香击磬。”

“谪凡尘,谪凡尘到薛府暂且栖身。”

“适才间,适才间闻承嗣兴兵犯境。”

“差红线到敌营细看分明。”

“驾云来……”

这几句沈歌扮演的红线所唱的词正是这出戏中剧情产生的原因。

田承嗣想要吞并薛嵩的地盘,薛嵩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的忧虑,他的侍女红线是一位剑术了得的高手,知道他担忧的原因后,便自告奋勇,前往田承嗣的住处行刺,后来又改盗他的金盒返回。

田承嗣急忙派兵追她,被红线尽皆打败,随后红线把金盒献给薛嵩,薛嵩写了一封信后,将其与金盒一同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