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BOSS之路  第七百一十五章 农村包围城市 下

类别: 科幻 | 时空穿梭 | 港岛BOSS之路 | 四管加农炮   作者:四管加农炮  书名:港岛BOSS之路  更新时间:2021-09-12
 
当陈意一脸狂热的发表完他的演讲之后,会议室内在坐的所有大佬都一脸目瞪狗呆,被陈意那狂热的表情搞得心里发毛。

中粮董事长吕总心里一阵骂骂咧咧的。

尼玛,老子就知道今天要出大事,我就说光一个ADM一个丰益国际怎么可能满足这个妖孽的胃口。

真要是就这一件事的话,找他们中粮一群人开个小会就行了,而现在农业部的一群大佬也被摇过来开会,肯定还有其他事情。

可特么的这个农村包围城市还真把他们给整不会了!

你小子思想觉悟倒是挺高的啊!

还农村包围城市?!

不过一群人心里调侃归调侃,倒是在认真的思考陈意所说的东西,虽然这孩子现在怎么看都是一个传销头子的状态,但干货还是很多的。

连西部大开发还有地下城市系统以及数字RMB计划经济,这种听起来天方夜谭的东西都让大家看到了成功的曙光,那再多一个农村包围城市也不是不行。

渐渐的所有人都开始思考这到底可不可行。

农民,这个自古以来的职业一直都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就算到了现在信息时代也没有改变这一规则。

内地现在一共有九亿的农村人口,农业税已经在三年前全都免了,因为内地多出了青龙学习小组与芯片联盟等一堆纳税大户,各方面再也不需要靠压榨农业来筹集资金发展了,甚至还开始对农业进行各种补贴。

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如果不打工光靠种地的话,一年到头最多再养点家禽家畜,大多数农村人手里也可能不会有超过两千块的现金。

农机、化肥、良种、农药等各种工业品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剪刀差,所以光靠种地农民手里的票子一直都多不起来,只有少数脑子灵活肚子里也有点墨水的去搞经济作物大棚温室种植发家致富了。

而更多的则是农闲时去打工,农忙时种地,大城市辖区内的农民还好,直接可以在当地找份工作,可其他很多小城市没有那么多就业岗位能容纳这些劳动力,所以这些地区的农民就得在农闲时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

这又变相的促进了内地房地产的发展。

为什么内地房地产那么火爆,已经火的不正常了,可是房价却迟迟压不下来?

因为房地产是创造就业岗位最多的,容纳体力劳动力最多的一个行业。

一般手脚健全的农民,都有一把子力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初级建筑工人,脑子不笨的话还可以继续升级成装修、绿化、水电工人。

房地产的爆炸式发展,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贫富差距,这个时候农民手里才有了更多的票子。

相当于房地产把城市居民手里的票子直接转到了农民手里,当然这个过程里也肥了一批食利阶层,但广大农民工个人的天花板上限被打破的却是不争的事实。

可要是无法从根源上增加这些农民的合法致富的途径,要么房地产爆炸,要么九亿农村人口爆炸。

互联网看起来很美,表现的一副高大上的样子,而且就业门槛也低,普通人自学几个月就能成为一名新鲜出炉的程序猿了。

而互联网也确实带动了内地经济的发展,可实际上却一点都不接地气,这里门槛低,是指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并且会玩电脑都可以进行自学敲代码。

可是大多数的农民伯伯显然在短时间内不能胜任程序猿与产品经理的工作。

3C电子数码制造业门槛太高了,就连相关的上下游关联企业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也无法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富士康的血汗工厂就算了,那种东西谈都不谈。

看起来容量也很大的物流行业,最多也就创造以百万为单位的就业岗位,却无法和千万级别甚至上亿的房地产产业链相比,而且物流行业也对个人能力与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这样看来也只有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这种大建的行业能够创造出足够的就业岗位了。

选择继续用工业剪刀差割农业的韭菜,还是让农民们去挤压城里人的工作岗位,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最后历史选择了农民。

陈意前世次贷危机搞得蓝星所有玩家都开始开闸放水之后,东方某大国顶着全世界评价机构“产能过剩”与国内外很多经济学家各种“经济不健康”的批判也要保证足够的就业岗位。

而这个世界,陈意给出了一个新的选择——农村包围城市,让内地的农民群体成为掌握工业生产资料的群体。

会议室中的其他人已经想通了其中的关节,一个个眼睛里开始冒出名为野心的光芒,好似被陈意感染了一样,他们也同样的狂热了起来。

不过吕总却是要想的多一点,向陈意问道:“这么搞真的没问题?”

说完之后左手还往上方指了指。

陈意奇怪的问道:“你想有什么问题?”

“你说的农村包围城市,这是不是与城市化的目标相冲突啊?”

陈意冷笑了一声说道:“城市化的初衷只不过是为了让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结构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型社会转变。

但是怎么转变可就很有说头了,可以是农村人口直接进入城镇被动的转化为城市人口,也可以是农村升级为城镇所有人口主动转化为城市人口。

现在九亿农村人口手里至少有上万亿的资金滞留在了农村,我看某些人可能早就对这笔钱开始流口水了吧,特别是那些想要让内地兴起消费主义潮流的蠱虫。

以前那是没办法所以上面宁可冒着产能可能会超级过剩的后果,也要为广大农民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可到头来这些农民还是被城市里的高物价给薅了羊毛,最后让那些房地产商还有一些第三产业行业的老板肥了。

现在已经有另一条看上去可以实现的道路,我们为什么还要走那条因为形势所迫而选择的道路呢?”

听到这里,所有人心中再也没有了疑虑。

他们有的人甚至都已经在心里勾画出了一副简易的蓝图。

西建联、中粮集团和农业部还有当地官方会组织农民去种植特殊作物,并进行技术指导,作物收获之后可以选择直接卖给相关采购商,这是第一批生产价值。

同时这些农民想要多赚一点的话,也可以以若干人为单位建立一个技术含量很高但是操作要求低易上手的小型原材料粗加工中心,生产出的粗加工材料要比单纯收获的作物值钱。

这时有机高分子材料产业链的上游供应商就会前来采购第一次粗加工的材料,相当于这些供应商把生产过程之中产生的浪费最多的初始粗加工过程外包给了农民,变相的从粗方式生产转为了精细化生产,浪费大大减少,农民也收获了第二批生产价值。

当然如果这些农民不满足这些,觉得第二次粗加工的工艺技术含量好像也不怎么高嘛,他们自己就能搞定,于是决定全村一起成立农村合作社,进一步的向有机高分子材料产业链下游继续延伸,这样的话也是可以的。

这种情况说不定供应商会更乐意,因为农村的人力成本比他们自己建厂搞还要低一些,这样农民就相当于赚到了第三次生产价值,供应商也降低了成本。

然后随着村子渐渐有钱了,大家也尝到了掌握技术的甜头,渐渐升起了一丝野心,决定继续学习钻研相关生产技术,开始了第四次生产价值的获得过程。

渐渐的,他们向着有机高分子材料产业链下游继续延伸,每一步加工之后所有产物自己搞不定的部分卖给采购商,而能搞定就留下来继续加工或者直接生产终端产品,这期间生产价值实现了第五、第六、第七次等若干次的增值。

其实经过两三次粗加工之后,有的产物就已经可以成为一些低技术含量手工艺品的原材料了,如果农民伯伯们觉得自己手艺技术还行,也可以自己生产这种技术含量低的小工艺品与小商品,展开新的业务。

随着深入产业链下游之后,整个村子终于到达了这个生产体系人口方面的天花板,需要更多的人来一起进行产业升级,于是整个乡里的若干个村子联合了起来,渐渐的乡与乡之间也联合了起来,直到最后一起包围了自己村子所隶属的城镇。

至此终于成功的使农村包围了城市,到了这个时候大家就都是城市人了,再也没有农村城市户口之分。

当然这个架构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填充,比如说农民的启动资金怎么解决,怎么把一个村里的农民全部都组织起来,技术指导员这种师资力量从哪里来,九亿农民与采购商之间的物流体系又该怎么协调,还有最后各群体之间的利益该如何调配等等一系列细节。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内地各省份的土地分配非常的不平均。

譬如陈意前世的西疆,农业区每个人都有大量的“身份地”,只要是当地户口就都有,每家每户一百亩起底,三五百亩属于常态,甚至一百亩以下在当地人眼中只能算是随便种点东西玩玩,最狠的情况一户承包上万亩的都有。

而鲁省农民平均每人只有一亩二分地,司隶省好一点大概七亩,南方那些省份可耕种土地东一块西一块根本就没有一点规律。

其他的地方也是参差不齐,这之中的差距该怎么协调也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一切都任重而道远,陈意却对此信心十足,因为内地的工业体系进展情况与青龙学习小组所掌握的技术给了他最大的底气。

一群人就此谈论了四个多小时,终于讨论出了一份大概的框架雏形。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