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回京都,诸方大惊失色,什么时候后水尾天皇颁布过此等之敕令。这不就等于是在掘天皇和公卿的根嘛,只要德川家还活着,那京都这边,就再也翻不了身了啊。
定是伪诏!
一大帮所谓的京都文化人,包括梅田云滨、梁川星岩、赖三树三郎等人当即大呼,不管是不是真的,必须先说他是假的。反正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这要把伪诏的消息抖出来,起码能够先把视听给混淆了。
这三人前后奔走,往来劝说,包括关白九条忠尚、左大臣近卫忠熙、右大臣鹰司辅熙等人,都被他们说动,同时升殿,去劝说孝明天皇。不能够轻易承认井伊直弼所提出的诏书,必须立刻下旨严厉斥责井伊直弼。
在这种时候,真相不真相的,早就不是什么必要的东西了。现在就是互相争夺话语权的时候,公卿们的屁股决定了他们必须要起来争,要是这回不争,以后连争的机会都没有啦。
不管以前是佐幕派的,还是尊王派的,只要屁股还在公卿上面,那么就必然一致转向,和井伊直弼产生冲突。
此时此刻,孝明天皇本人的意见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孝明天皇愿意奋起一击的话,那么起码这些人还有一个很好的大义名分,可以和井伊直弼相抗衡。如果孝明天皇都认怂了,那就完啦,彻底完啦,京都这一面算是彻底被江户给压制啦,死的透透的。
整个京都的风气瞬间转变为同幕府的对抗状态,即使只是京都的百姓,也意识到江户的将军正在以最高法令的形式,彻底剥夺京都方面的所有权势。以后京都上至天皇,下至走卒,都将是将军的臣子。
好教诸位知晓,我这个征夷大将军,是用手下的兵马,一刀一枪打下来的,而不是那什么劳什子的狗屁天皇赏赐的!
迅速转为尊王气氛的京都,令京都守卫德川庆保和精忠浪士组如临大敌,日夜防守二条御所,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思虑了二三日之后,孝明天皇下达了御旨,要求幕府方面,将当年德川家康请后水尾天皇于禁中紫宸殿内颁布的《公武法制応勅十八箇条》原件送往京都核验。一切事件,皆等候核验完毕再议。
因为京都当年曾经三度遭遇大火,禁中甚至也发生过火灾,保存内外文书的楼阁也曾过火,大量的文书典章遗失在了火灾之中。所以京都方面并没有当年德川家康亲笔,或者是加盖后水尾天皇宝章的《公武法制応勅十八箇条》的原件。
不管怎么说,起码拖延了时间!
梅田云滨等人很清楚,井伊直弼敢于这么盛气凌人的说话,除了他本人就是个强横的人以外,后水尾天皇的敕令显然应该是真的,幕府真的保有这么一份文件。
一旦盖在宝章的文书送到京都,在孝明天皇的面前公示。那么以孝明天皇软软弱弱,万事均按照祖制,或者是封建礼仪体统行事的性格,这个事情就会坐实。
那我们以后还怎么擭取权力,怎么走上人生巅峰?
已经十分着急的梅田云滨立刻吩咐自己的弟子山田堪解由,幕府势大,凭公卿等废物是没有抵抗的可能的。以前起码还有一个岩仓具视能够在孝明天皇身边,不断地怂恿鼓舞孝明天皇,现在岩仓具视被幕府一刀劈了,宫内就少了一大臂助。
唯有从外部需求支持,才有可能获得足够的实力,同井伊直弼好好地掰一掰手腕,然后挽救如今的危局。
外部支持在哪里?当然是在萩藩!
萩藩主毛利敬亲,早年任用村田清风改革,如今国富兵强,有雄兵二三万。只需要毛利家能够提一师之旅进入京都,拱卫孝明天皇,那么事情就有得拖了。
虽然不太了解幕府的具体军事实力,但是梅田云滨看的很清楚,年初英法联军来了万人,幕府便立刻认怂,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安政列国大条约》。这说明什么?幕府很有可能,实际上能够调动的兵马,有战斗里的那种,是不超过一万人的。
只要萩藩能有五千人进京,幕府就得掂量掂量这事还能不能办。
唯一的变数是现在萩藩主毛利敬亲,被井伊直弼一脚踹去了欧美,这会子恐怕都在香港咯。现在藩内是由毛利氏家老宍戸弥三郎親基,以及家老益田右卫门介親施主持国政。
这俩家虽然苗字不是毛利,但是其实就是毛利家一门,宍戸氏常年担任毛利氏一门笔头家老。当年毛利元就以女妻宍戸隆家,才得来的效果。益田元祥则是吉川元春的女婿,一个意思。在日本的封建秩序中,这两位的儿子都是毛利自己人了,有毛利继承权的那种。
虽然和毛利敬亲一样,是攘夷派外加君主立宪派,但是毕竟主君不在国内,是不是调动大军,趟京都的这滩浑水,他们恐怕做不得主。
至于村田清风,在中风之后身体一直不咋样,已经于三年前去世。萩藩内没有一个可以完全统合诸派的强力人士。连吉田松阴、桂小五郎等人,也都跟着毛利敬亲去了英国。
保守派和进步派两边,都没有大将,均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梅田云滨很担心光靠一张嘴皮子,是没有办法说动萩藩出兵的。
所以他反复思量,早年间他同桥本左内交游,颇为投契。福井藩也是天下大藩,且就在越前,距离京都甚近。藩主松平庆永虽然也被井伊直弼一脚踹走了,可是桥本左内担任了家老,执掌了福井藩政,是有可能说动的。
现在梅田云滨的想法很简单,去萩藩说我已经说服了桥本左内,福井藩会派兵上洛。然后去福井藩说,我已经说服了萩藩,萩藩会协力出兵五千人,一道拱卫京都。
大胆!
但是可行!
一场巨大的阴谋,快速的成行。数名梅田云滨的弟子迅速离开京都,去往福井藩和萩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