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第98章 汉卡

类别: 都市 | 都市生活 |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 坐望敬亭   作者:坐望敬亭  书名: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更新时间:2021-08-16
 
六月,初夏。

何平带着老婆孩子搬回了韩屯,对于何平的回归,村里人非常欢迎。

韩屯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好离不开何平这几年的领导,他已经成了韩屯老百姓们的主心骨,有他在大伙就觉得心里踏实。

养鸡场的财务室里,何平看着张新军在做账。

八十年代的电脑上还没有成熟的办公软件,张新军做账的时候更多的是把电脑当成大个儿的算盘来使用。

“看你挺熟练的,用着感觉怎么样?”何平问道。

“何总,电脑和东西对我们现在做账帮助不大,这是我用的熟练了,还能算点账,有的财务人员用起来还赶不上用算盘的效率。不过要是办公的话还是有不少作用的,尤其是打印东西,特别方便。”

何平当初搞来的四台电脑,汪石贴心的给他们配了四台苹果的DotMatrixWriter针式打印机。

张新军说的是实话,这个年代的电脑功能确实简陋,没有办公软件和系统的配合,用电脑办公的意义并不大。

但何平让大家学习电脑的目的并不是简单的为了办公,更多的是为了开拓大家的视野。

“电脑这种东西,一年一个变化,未来它将是连接世界的重要工具。你们学习使用电脑不仅是用在工作上,更多的是为了开拓眼界和思维,用电脑和互联网去打开走向世界的大门。”

这些话以前何平就跟他们说过,张新军不明白何平说的互联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因为他没见过,无从想象。

面对他的提问,何平有些挠头,这就是走在时代前头的尴尬。

国内最早使用互联网是在1986年8月25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吴为民在京城710所的一台IBMPC机上,通过卫星链接,远程登录到日内瓦CERN一台机器VXCRNA王淑琴的账户上,向位于日内瓦的Steinberger发出了一封电子邮件。

但直到1994年国内才全功能接入互联网。

1994年4月20日,NCFC通过美国Sprint公司的64K专线,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

这个时候说互联网无异于天方夜谭。

“国外已经有了,国内估计还要再等些年,要想大规模应用恐怕至少要十几年的时间。”

张新军没有再纠结这个问题,他说道:“其实大家觉得这电脑不好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系统,全是英文的,太费劲了。我当时为了学习,三个月查字典,才算是能够流畅的使用。有些人你让他操作没啥问题,可面对屏幕上的英文,他无处下手啊!”

何平点头道:“确实,现在的电脑系统都是英文的,先天上对咱们来说就是一个障碍。我之前托人打听过,说是中科院计算机所现在成立了一个计算机公司,已经研究出来了一款汉字处理扩展卡,叫汉卡。前段时间他们还联系过我,现在国内有电脑的地方非常少,他们现在天南海北的到处推销汉卡,估计这个月应该能来我们这边一趟。”

张新军高兴道:“那可太好了,这样大家用起电脑来就方便多了,谢谢何总。”

“谢什么,你们努力工作,我负责给你们解决困难,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嘛!”

跟张新军聊完没几天,说的中科院计算机公司的人便到了平县。

“何总您好,我是中科院计算机公司的刘传志。”

何平在跟刘传志通电话的时候就知道电话那头便是后世那位大名鼎鼎的联想老板,所以见到刘传志后丝毫不意外。

“刘总你好,欢迎来到平县。”

刘传志这次来是上门来推销计算机公司推出的汉卡的。

计算机公司是中科院在去年中科院刚刚成立的,总经理是王树和,刘传志和张祖祥是副总,他们从计算所出来一共11个人,但是还缺少一个技术带头人和一个拳头产品,于是他们三人同时想到了一个人,他们就把第12人请进了公司,这就是倪光南。

八十年代初期,微电脑技术刚传入中国,但是由于没有汉字处理能力,电脑应用范围大大地被打了折扣,这时全国的电脑工作者都在为汉字处理作各种开发研究,汉字输入、显示、打印、字库等硬软件新技术不断推出。

作为中国最权威的计算技术研究机构——中科院计算所,也有很多科技人员在研究汉字处理技术。

1968年倪光南和竺乃刚、万永熙等等人首先在“717计算机”上研制出了能显示256个汉字的显示器,后来在“SK1光笔图形显示器”上有了新的发展,能显示出不同字形的汉字,还引入光笔作为人机交互的手段。

在70年代初又首先提出了联想输入法,所谓的“联想”,就是当你输入了“中”字之后,电脑自动会显示出“国”、“央”、“间”等汉字作为下一个字的候选字。

这些技术后来集成到“111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中,它采用标准键盘和光笔,采用了联想输入法。

同时还采用了自己开发的汉字显示器和汉字针式打印机作为输出手段,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汉字处理系统,成为当时所里的英汉机器翻译系统的汉字处理平台。

在此之后,在它的基础上,1983年又采用Z80芯片开发出了“LX80汉字图形微型机”。以上所有这些,是倪光南和他的同事们在计算所的科研成果。而LX,就是联想的汉语拼音LianXiang的头两个字母。

倪光南当时正在将“LX80”机的汉字技术移植到PC机上,“LX80”虽然是自主开发的,但它是8位机,而PC是16位机。当时PC上已经有严援朝开发的CCDOS汉字系统,但缺点很多,例如在PC/XT上,汉字显示速度每秒只有几十个,全屏幕只能显示十行汉字文本,汉字字库占据了1/3的RAM,汉字显示必须通过BIOS、破坏了’直接写屏’协议,使西文软件不能适应等等。

于是倪光南把已在LX80上实现的联想汉字技术移植到PC上,开发了PC的一个扩展卡,起名为联想式汉卡(LXPC),它通过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方法,使PC不论处理中文还是处理西文,显示速度不变,显示格式不变,字库不占RAM,’直接写屏’协议不变,西文软件基本上不需’汉化’就可处理中文。

计算所公司请倪光南加盟就是因为看到他所做的汉卡即将问世。

果然,在汉卡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它成了计算机公司拳头产品,为计算机打开了市场,也为后来的“联想”公司打开了名声。

但在85年这个时间节点,联想汉卡,还只是个名声不显的东西,大多数人别说听说过它,连他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

所以刘传志在听朋友说起东北有企业想买汉卡的时候高兴的都快蹦起来了。

自从汉卡面世以来,计算机公司用尽了一切的人脉,刘传志作为公司的副总带着人跑遍全国各地,可是购买的用户却寥寥无几,一整年下来卖了还不到50套。

这让公司里的人都有些心灰意冷,会不会是他们做的产品太超前了,现在国内根本用不上嘛。

计算机公司的人有这样的疑虑非常正常,现在国内才多少电脑用户,而且几乎百分之百都是机关单位和国营企业使用,汉卡的需求量真的不大。

这种情况直到86年之后才会陆续好转。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