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座村子叫做凤陵村。”
“这我知道。”碧华点头。
“别打岔,听我说!”张灵儿瞟了她一眼,用一种沉重的语气缓缓道:
“我们村子的先祖,是好几百年前因战乱避祸的难民,当年有凤陵山庇佑,才得以保全。”
“而后先人世代在此繁衍生息,才渐渐有了凤陵村,虽然深居山中,却也如世外桃源一般安居乐业。但自从三十年前,凤陵山的山道一开,坏事便发生了,不但山上从此变成了不毛之地,后面那座青龙山还出现了一尊恶山神。”
“恶山神一经现世,便要求村里的人为他立庙祭祀。”
碧华静静地听着她的话,眼中神彩烨然一闪。
没来错地方啊,这位山神既然要求立庙祭祀,想必懂得如何运用香火愿力,她明日必定要向他虚心讨教一番。
“不过就是立庙祭祀而已,为何要加一个恶字呢?”碧华好奇。
“我还没说完呢。”张灵儿压低声音,继续道:
“山神爷显灵,村里人自然欣然应许,集全村之力给他立了庙,不少人还争着要做庙祝呢。”
“可是很快,山神爷便图穷匕见,村里人上供祭品,他一概不要,而要求我们村子献祭年轻美丽的少女给他做新娘。”
“村里的人当然不同意啊,然而那恶山神,在被拒绝以后,勃然大怒,当晚就发起大风骤雨,召来山洪泥流要将村庄淹毁,伤人家畜,拆毁房屋无数,那时候正好是秋收之时,因为此事,田里颗粒无收,饿死了不少人。”
“这一番下来,村里人吓得心惊胆战,生怕山神爷再动怒,第一次拒绝只是毁坏房屋田地,下一次拒绝,说不定就要取走村人性命了。”
“受山神所逼迫,以村长为首的众人,只好无奈地答应了他,万分悲痛地将村中一位少女盛装打扮,送予了他做新娘。”
“果然,在少女被献祭之后,恶山神终于不再兴风作浪,那一年,虽然六谷丰登,却没有一个人高兴得起来。”
“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山神爷娶到了新娘,总该消停下来,但是第二年,那恶山神故态重萌,又要求祭祀,否则便要重新闹得凤陵村不宁……”
“……年复一年,凤陵村形成了每年献祭一位少女给山神爷的习俗,还要求是未出嫁的少女,只要一年断祭,村庄田地里便寸草不生,捕猎无获。山里人要想活下去,不就是靠着种田捕猎为生么,有此一尊恶神,除了献祭,村里人也束手无策。”
“既有山神作祟,不如舍其旧而新是谋,你们何不迁走?”碧华问道。
“村庄定居于此,距外界遥远,不知哪里有地方能容下整个村子这么多人呢?何况,我们还有祖训。”张灵儿叹了口气,道:
“当年战乱,全靠凤陵山护佑,先祖才能够幸存,祖上有遗训,令我们后辈世代守护凤陵山,不得迁离故土,而且虽有山神作恶,但只要每年献祭一次,便可保全年风调雨顺。”
“因此,村里人只好忍气吞声,遵从了这个习俗,从第一年起到如今,算起来差不多有二十八位新娘了。”
“那些被献祭的女子,嫁予山神后,难道便不可与父母相见?”碧华又问。
“这你有所不知,既名献祭,那些送出的新娘,进入山神庙后,第二天便再也没有出来过,山神庙那么小,哪里容得下如此多的人,因此村里人猜想,她们很可能是被山神爷活生生地吃掉了。”
“曾经有人胆大,趁着为新娘送亲的时候,藏在庙门后,偷偷看到了山神爷的模样,据说十分狰狞,生得凶恶无比,可不就是吃人的么。”
“因为山神祭祀,凡是家中有女儿的人家,由于害怕被山神选中,这些年里,已有许多户瞒着村人逃离了此地。”
“你跟我爹进村的时候有没有看到山前那些荒废的田地,就是因为偷偷搬离此地的人太多了,才荒废的,几十年前,凤陵村还有两百多户人家,如今,只剩下七十多户了。”
“至今没搬走的人,大多都是不愿意违背祖训,或是无处可投。”
张灵儿说到这里,碧华终于弄明白了张樵夫骗她来家中的缘故。
“事情大致就是这样,你答应我不准追究我爹娘的,我已经说完了,你快些离开吧。”张灵儿担心万一爹娘进来看见她们,催促碧华道。
“我若离开,灵儿姑娘你明日又该如何处之?”
“我身为女子,出生于此地,早就做好了为凤陵村牺牲的准备,不过就是一死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其实张灵儿嘴上说着不害怕,但毕竟还只是个少女,怎会不畏惧死亡,她眼中难以掩饰对山神的畏惧,面上却做出一副舍身取义的无畏神情来。
“有劳灵儿姑娘告知,不过,明日一早,还是由我去便好,我还没有见过神灵长什么模样呢,若是能借此机会,除去作恶的山神,岂不是可以永久地为凤陵村解决后患。”
这女子当真不识好歹,就算她武功高强,也只不过是凡人而已,山神爷可是神灵!凡人再厉害,岂能与神灵对抗!
张灵儿一急,怕她不知道恶山神的厉害,道:“那山神爷很厉害的!村长以前上表官府,请过县城的高手来,都没有用,还被打断了四肢从庙里扔出来。”
“姑娘都说我武功这么高强了,又何必替我担忧。相比于县城里的高手,我自觉还是比他们略胜一筹的。”
不是碧华自视甚高,而是自从她来到陈国以后,无论是一开始所遇七皇子身边的先天武者,还是一郡太守花重金聘请来的护卫,好像都打不过她的样子,区区一个县城里的高手,难道能比这些人厉害么。
再说了,如果打不过那个山神的话,她逃跑的本事也是一流的,虽然好像从来没有施展过……
咳,碧华神色一正,对张灵儿义正言辞地道:“我心意已决,姑娘不必多劝,明日静候佳音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