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点,刘小妮等人在办公室开会,商量接下来的分工问题。
杨灏天不想参与这样的话题,也不想给她们带来一些压力,所以没有参会,一个人回到三楼的露台。
一杯茶,一包烟,一个人坐在躺椅上,思考着一些问题。
唱片业的黄金时代马上就要到来,而且不止国内,在前世他经历的那个时空,西方国家的几个大神,他们的专辑爆发时期,也基本上集中在这短时期。
而且不管国内还是国外,能够阻拦和破坏唱片行业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翻版的唱片。
尤其是几年后的网络翻版,更为严重。
因为再过几年,全民网络的时代便会开启,几乎每个城市的家庭里,都会有一台电脑。
可能有些人还不太会使用,或者是有些人可能连点开电脑主机以后还要开显示器也不清楚,但偏偏,他家里就是有这么台电脑。
就好像有些人可能忙的连电视都没时间看,但是在置办家用电器的时候,还是会去买一台回来,这是必需品,甭管看不看,没有肯定不行。
一旦进入到这个阶段,网络翻版基本上就会进入一个失控的状态。
对比起唱片翻版,网络翻版更加可怕。
唱片翻版可能音质或者VCD的画质都不行,但是网络翻版就不同了。
不是专业人士,根本就分辨不出正版和翻版的差别。
就算分辨出来了,又怎么样?
翻版能有这样的水准,基本上就可以满足到大部分的听众,又何必再去纠结版权的问题呢?
反正能听就听,不能听就拉倒。
有免费的,干嘛不去享受,非要去音像店买正版专辑呢。
有了这个思想,便再度进入一发不可收拾的阶段,唱片销量大幅缩水。
最可气的是,网络上的软件运营商为了争取到用户,几乎上午唱片刚刚上市,下午就立马出现在软件的歌曲库里面。
更新速度之快,犹如这张唱片是软件运营公司的儿子一样。
所以,杨灏天判断,最终让唱片行业彻底洗牌的,不是唱片公司互相的竞争,而是这些制作翻版唱片的小作坊,或者是那些音乐播放软件。
那么距离这一阶段,好像就剩下不到十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唱片行业的繁荣,大约还有十年左右,甚至很多唱片公司,会熬不过下面的五年或者八年。
于是乎,杨灏天心里在做着打算,最多八年,要在唱片行业捞够赚够,以一个歌手一年两张专辑的速度发布唱片,最多做个二三十张,把前世那些高水准的歌曲使用一空的时候,基本上唱片行业也就赚不到什么钱了。
刚好,那个时候是连续剧的天下,继而是电影的大时代马上就要来临。
不过这些也仅仅是杨灏天的一些规划而已,音乐和影视其实在一个圈子里面可以产生共鸣,不少歌手也会去出演一些电视剧,或者是一些电影,只是要看剧本是不是符合歌手的身段,垃圾片如果签下来,那真的会影响粉丝对歌手的印象。
如果一直烂片,一直接下去,没几部戏,人设也就坍塌了。
但是杨灏天手里会出现烂片吗?
估计除了导演出现问题、技术处理能力有限影响效果之外,杨灏天脑海中的那些电影或者电视剧,很难把一个歌手给演黄了。
所以,如果杨灏天真的想一门心思的赚钱,他还真不需要去做什么。
趁着眼下唱片的黄金时代,努力签歌手,努力做唱片,在影视方面努力地用前世看过的电视剧和电影来培养一些影视明星,这些就已经足够了。
什么歌后,天王,影帝,影后,在他手里绝对可以信手拈来。
甚至都不需要等到最红火的时代,他都可以完成这些目标。
到时候手里拿着大把资源,再加上手握重兵,谁又能玩的过他。
再说了,如果他的野心大一些,搞搞综艺,捧人赚钱两不误,或者目标再大一些,赚到钱之后投一投那些互联网企业,不要说一本万利之类的东西,仅仅凭一两个互联网企业,也可以让他舒舒服服地像现在这样躺上一辈子,又有什么问题。
所以像他这样的重生者,携带这么多的资源,单纯赚钱来说,优势无人能及。
但偏偏他不是那种只想闷声发大财的人,而且他现在的信条只有一个,拿下娱乐圈头榜就行,因为人活一世不能太窝囊。
更何况,他还是两世为人。
过得舒服就可以了,不然也不会想着投一投房产,等着做一做拆迁户,体验一下拖鞋裤衩的感觉。
大约十点钟的时候,刘小妮和蓝岚上来了。
刘小妮还特意给他来了个“惊喜”,猛不丁地跳在杨灏天的面前。
面对突如其来的惊吓,杨灏天手里的烟头掉在身上,差点没把身上的衣服给烫出一个洞来。
杨灏天连忙将身上的烟灰拍走,“姐,我差点没让你给吓回老家了。”
刘小妮笑了笑说:“少来,你就这胆子吗?又不是属老鼠的。”
蓝岚也笑着说道:“这小子就会装蒜。”
杨灏天仔细盯着衣服上的烟灰都拍的干干净净以后,才抬头说:“这衣服要是给烫坏了多可惜。”
蓝岚不解地问道:“一件衣服而已,烫坏了姐重新给你买一件。”
杨灏天摇头,“这三套衣服我都很喜欢,烫坏那一套我都不舍得。”
这话说出来,刘小妮和蓝岚心里都有种说不出的高兴。
这说明杨灏天很珍惜这三套衣服,也不枉她们挑了很久的心意。
杨灏天问道:“你们开会开完啦?”
刘小妮说:“开完了,宋总加盟咱们公司,作用实在太大了,好像哪里都离不开他一样。”
对于宋公明,杨灏天能理解刘小妮的意思。
虽然他不是很天才类型的角色,不过胜在他在这个行业经验十足,不管放在哪个位置,都绝对可以胜任,所以刘小妮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杨灏天淡淡地说:“公司刚成立,有个懂行的人来帮衬一下,做起任何事情也事半功倍,所以他很重要,不然我也不会开出这么优厚的条件来,一来是为了留人,二来是告诉整个唱片行业,只要是人才敢来公司,公司就有足够的条件来接纳。”
对此,刘小妮和蓝岚都没有异议。
在公司成立之前,刘小妮和蓝岚都以为没什么困难,直到真的自己处理起那些事情来,才知道很多东西都很棘手。
比如和滚金唱片刚签的那份合约,尽管杨灏天看起来就像吃饭那么简单,但是她们确始终认为存在一些风险。
但是刚刚宋公明看了这份合约之后,立即就指出了这张唱片其实问题不算太大,只要能拿出让何尚荣动心的作品出来,让这个老行尊再次出面协调专辑的推广和发行资源,要达到这样的销量,根本不是问题。
这就是经验之谈。
蓝岚说:“以后公司的上上下下如果都麻烦宋总,会不会显得太过于依赖了?”
杨灏天说:“其实也没什么,宋总那边跟我说了,只要是能用上他的地方,他都愿意去做,不过岚姐说的也有道理,所以你们要在工作中学习,学习怎么去处理公司的事情,形成一种惯性处理方式,发生什么事情,对应什么样的处理方式形成习惯之后,往后有例可循的时候,也就不用每件事情都去请教他了。”
说完后,杨灏天顿了顿,“不过有一点还是要注意,宋总提出来的问题,一定要足够的重视,不能草草了事。”
刘小妮说:“那这样宋总能撑得住吗?要不给他配一个助理吧?”
杨灏天点点头说:“不但是宋总要有助理,你们每一个人都要配上,这是灏天娱乐公司的标准配置,包括莉姐,还有公司的歌手,都要有。”
蓝岚想了想说:“也对,这样以后那些跑腿的事情,就可以交给助理去完成,还有那些打下手的事情,一直都有不少,如果宋公的助力一个不够,那就配两个,反正要给他足够的空间,不能太累,也不能让他感到身心疲惫。”
刘小妮看着蓝岚,问道:“那以后公司的歌手,也全都交给宋总了?”
没等蓝岚回答,杨灏天便说:“歌手肯定给宋总带,这方面谁也比不上他。”
决定了这些事情,刘小妮和蓝岚又在天台上跟杨灏天一直聊到差不多12点,才下去二楼休息。
刘小妮进了楼梯以后,蓝岚才停住脚步,扭过头看着杨灏天妩媚地笑着说:“小子,睡觉能不能穿衣服,下次我再看见你不穿衣服睡觉,我就......”
蓝岚伸出两个手指,模仿这剪刀做出了“咔嚓”的动作。
杨灏天咽了口唾沫,他想起今天上午在房间里面睡觉突然被蓝岚掀开被子的情景。
这不是第一次,因为上次在典雅乐器的阁楼,张靓靓也曾经做过这样的举动。
毫无意外,他再次被瞧了个一干二净。
区别在于,张靓靓当时还会尖叫一声,而蓝岚今天上午似乎毫无反应,整个人愣在那里,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男人每天早晨都有的反应。
直到杨灏天醒来拖过被子盖在自己身上,然后连续喊了她几声,才回过神来,给了他一记白眼才往门口走去。
想到这里,杨灏天说:“你敲门不就是了,我哪知道你会突然就进来,再说这习惯都那么多年了,一下子我也改不过来啊。”
蓝岚哼了一声,然后继续问道:“老实交代,上次靓靓叫你起床,是不是她也把你的被子给掀了。”
她的问题很明显,就是在问杨灏天,是不是被张靓靓给看光了。
杨灏天砸吧砸吧嘴,也不管蓝岚还在那里等着他回话,便直接进了自己的一室一厅,留下蓝岚在那里摇头苦笑。
说实话,上午那一幕,她真的惊呆了。
第二天是周一,蓝岚特意从美乐唱片那里拿来两个榜单的复印件。
因为灏天娱乐还是一家新公司,没有出过唱片,连歌手肖雪签进公司,也没有对外公布,所以榜单的制作单位并没有向灏天娱乐通报。
当蓝岚回到公司的时候,却发现刘小妮的办公桌上已经有一份榜单了,而且她还在那里看的乍舌不已。
蓝岚问道:“你怎么有这榜单的?”
刘小妮放下手里的A4纸说:“宋总要来的,以后每个星期都会收到一份。”
蓝岚闻言点头,对于宋公明能在华夏音乐协会和华夏音乐电台要来这些资料,一点都不奇怪。
自己拿不到,那是因为在乐坛还没有名望,毕竟她在美乐唱片的总监职位已辞,廖和忠肯定会公开发表声明通报行业,所以这两个机构不买账也属于正常。
不过她并没有对廖和忠的行为有什么怨气。
怎么说呢?
总监的职位属于高层,当每一个高层离开公司的时候,全行业都会收到这样的通报,用来说明蓝岚以后在唱片行业不再代表美乐公司,属于正常现象。
就好像宋公明,如无意外,今天他在乐响唱片离职的通报,肯定会传遍整个唱片行业。
但灏天娱乐会不会接到通知,就难说了。
毕竟人家宋公明的下一个东家,就是灏天娱乐。
和蓝岚不同,美乐唱片和蓝岚之间,属于好聚好散。
而宋公明和乐响唱片,基本上属于不欢而散,所以乐响唱片的通报现在刘小妮和蓝岚,都感兴趣。
她们都想看看黄明明的通报措辞,是什么样的。
这一等,就等到了下午。
通报确实是来了,但不是乐响唱片发过来的。
是张靓靓从珠市那边带过来的。
看完了这一则通报,刘小妮和蓝岚都被气炸了。
只见上面的通报说宋公明已经带着肖雪投奔了灏天娱乐,对于宋公明的此种行径给予严厉的谴责。
而且还说的有模有样,长达两页纸的内容从肖雪进入公司开始,一直到现在获得事业第二春,都写了进去。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黄明明在文中用了一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肖雪是沟渠?
还是宋公明是沟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