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新明  第214章 抚棺入长安

类别: 历史 | 两宋元明 | 振奋新明 | 小波不停   作者:小波不停  书名:振奋新明  更新时间:2021-01-12
 
吴三桂派过来谈判的,是他最重要的手下夏国相。长的还可以看过去,不贼眉鼠眼。

“吾、替吾家王爷向侯爷问安!多谢侯爷能接见区区。”

“你们家王爷?不知是我大明的那位王爷?还请示下!”老子打了这么多仗才是个侯爷,你一个二五仔就想称王?李侯爷很生气!

“还请侯爷恕罪,称呼惯了,一时没改过口,我家大帅已经举义旗反正了,还望侯爷能不计前嫌,贵我两军携手光复山河,中兴大明。”

“说说吴长伯的想法吧,本侯看看他是真心改邪归正,还是假意投诚,诱骗朝廷。”

“我家大帅对朝廷的忠心日月可鉴,侯爷不必怀疑。大帅的意思是,替大明守好汉中重地,也能帮侯爷担点清军的压力。”

“本侯身为陕西招讨使,汉中之事岂可交由他人带劳?我看吴长伯替大明守汉中是假,假意投降,伺机侧击关中才是真吧?”

“侯爷,你怎么可以不信我等哪?我家大帅只求一处养兵之所,怎么可能伺机侧击关中。”

“养兵之所?四川那么大!吴长伯怎么不去养兵?非要赖在汉中?”

“侯爷、四川如今还在清军手里,如何能养兵?”

“好了,本侯言尽于此!吴长伯要是有效忠朝廷的心,就替陛下把四川光复了。如果连这点事都做不了,那本侯三月之后就提兵到汉中,自己帮陛下去收复失地!”

网址p://m.42

让吴三桂去四川,一时半会还有没有多余的兵力收拾这家伙。他又是个有名的长腿将,估计迟早会往四川跑的。到不如先落个人情,兵不血刃的拿下汉中府再说。

夏国相带着上郡侯爷的条件,回汉中请命去了。张同敞很不高兴,他认为李侯爷是一声不响的就把四川卖给了吴贼。

四川是那么好占的吗?手底下只有七万兵,占陕西都困难。如果是一般的省,七万多兵怎么着也有富裕。可大明的陕西其实是两个省,甘肃也归它管,再加上绥远等蒙古人的地盘,这地方就大的没边。

好说歹说,才把闹脾气的张总督给说服。咱们现在的让步,是为了今后更长远的胜利,陕甘的事理顺了收拾个吴三桂,还不是洒洒水的小事?

眼下最要紧的事就是理清陕甘的局面,目前来说陕西除了西府、汉中、平庆以外,其他的府县都被兴平军控制,这段时间,张同敞已经把准备好的官员们撒了出去。

各地都开始从无序状态陆续恢复,再用几个月就能恢复正常。万事俱备,就差一个正式的长安城入城仪式了。

为什么要一直待在蒲城不挪窝?还不是李侯爷想整个大点的阵仗,风光一把。

准备的长安城仪式比较特别,李侯爷要带着一口棺材与军政委员们一起进城。

这是口空棺材,但它有主人。主人是大明在陕西的最后一任军政主官孙传庭。

扶着孙传庭的棺材入城,李振新是考虑再三才决定的。他想通过这个仪式向全陕宣布,进城的不是贼兵而是堂堂正正的大明官军。自孙传庭阵亡以后,陕西所有的统治者都不会被承认。

除此之外,也是向全天下昭告自己的政治理念,是继承了孙传庭的,他不会容忍仕绅祸乱国家。直到此时,大明的各种政权都还没有恢复孙传庭的名誉。那就由李侯爷出面来搞了,不管是皇帝、朝廷、士大夫都无权定义英雄,也不能左右上郡侯爷的意志。

永历七年夏,大明上郡侯和三边总督带着大军,扶着孙传庭的棺材正式进入长安城。

进城仪式非常浩大,各种旗帜就摆了半里地。什么陕西招讨使、大明兵部侍郎、陕西军军政委员会之内的旗帜数不胜数。

连亢景天等人也有自己的专属旗帜,由此可见为了凑旗号,李侯爷有多丧心病狂。秦王府被暂时设为孙传庭灵柩的停放地,李振新的想法是这里以后就改成一个大的英雄纪念馆,可以省很多建设费用。

“别山,目前关中的战役到了尾声,你这边就把主要精力放在政事上吧!要用最短的时间,将政务正常化。那些反正投降的官员鱼目混杂,要注意甄别!”恢复官府秩序是当前的第一要务,这个工作特别繁琐,不麻烦他三边总督麻烦谁?

“这事就交给我了,对了,邦德。该派人给朝廷奏捷了,你如何定夺?”

“这事你看着安排吧!我就一个意见,朝廷给我的封赏,不要王爵!给个国公就可以了。你在奏疏上一定要把这个意思传达清楚。”以目前的战功,贵州那边可能会提议封王。但是李振新对王爵一点都不感冒,那玩意又不能当钱花,光招人嫉妒。

“邦德,如此大度,非常人所能比!但是西贼都封了好几个王,你不受王爵岂不是比人矮了一头?”李侯爷能不能晋升为王爷,张同敞很纠结!从内心深处来说,他自然是希望李振新遵守祖制,生前不封王。可是这玩意已经有太多人破坏规矩了,大家都是一方军阀,自己这边的头没王位,会低人一等的。

“没关系,地位是拼本事的!靠虚名撑不起多大事。”

“邦德,这次奏捷要派重臣去,咱们现在有这个条件!”

张同敞说的有道理,以前去的人地位都比较低,说白了就是个信使。重要人物是没法去,一路上都是敌占区,为了送封信,出点意外就有点说不过去。现在不一样了,一路上经过的敌占区不多,基本上是畅通的。让重要人物过去,还有个好处,能在朝堂上和大臣们谈条件讲道理。

可问题是数了半天,似乎没人可派。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张同敞,但他抽不开身。除了他以外,方以智和宋应星也能行。只是这两人一个太远,一个太老都没法去。让一个七十岁的老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送信,这是人干的事吗?

王四和吴老三等人更是不行,这几个人没经历过大场面,文化水平也不行,到朝堂上被那帮酸儒一顿之乎者也,就会弄的找不着北。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