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王子一行走下观礼区,悄悄绕到了一片建筑群后面的隐蔽处。
这里停着一辆连贴牌都没有贴牌,正儿八经的大明旭日丙型小汽车。
亚瑟疑惑道:“这是中国人的汽车?我们不去防空洞吗?”
利顿勋爵连连摇头道:“王子殿下,您怎么能和他们一起避难呢,那些防空洞都是让印度劳工挖的,但是因为大饥荒的突然出现,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所以这些防空洞虽然挖了,但没有完全挖……”
“也就是说,在选择建造漂亮的观礼区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别墅群,以及建造坚固、深邃的防空洞之间,你选择了前者?”亚瑟王子问道。
“王子殿下,现在不是探讨这些技术性问题的时候,我想咱们还是快点上车吧!”利顿勋爵连忙建议道。
等到终于和亚瑟一道上了汽车,利顿勋爵擦了擦汗。
和这种愣头青王子说话真累。
选择造别墅还是造防空洞,这不是废话吗?
没有漂亮体面的地面建筑,谁知道我大英强大无比啊?如何才能拍出好看的照片,让维多利亚陛下高兴啊!
她一高兴,我这个勋爵不就说不定能往上挪一挪了吗?
至于说造房子的回扣,那肯定也比挖洞多吧!
难道真要学《新柏林》报纸上说的,像明国人那样修建凤都等地的下水道,还说什么“下水道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良心”之类的蠢话吗吗?
与此同时,让阿礼国、利顿等人疑惑的是,明国的飞机群在即将抵达的半途,忽然稍稍偏离了方向,朝着加尔各答飞去。
“难道明国人根本不知道我们在办庆典,他们只是单纯的想要轰炸加尔各答?”
不少人心中生出了这样的疑惑。
但是很快利顿就想到了什么。
几十秒钟后,加尔各答上空升起的巨大的蘑菇云,也证实了他的猜测。
能造成这样当量的爆炸,肯定不只是飞机上投掷的炸弹发生爆炸能够产生的效果。
唯一的解释,就是明国人准确地轰炸了加尔各答兵工厂,兵工厂内堆积的大量炸药发生了连锁爆炸。
英印政府有七处兵工厂,生产水平还算不错。
当年英国人支援阿古柏叛军与左楚交战,用的步枪就是印度兵工厂生产的。
但是,目前能够生产高射加农炮的兵工厂,就只有加尔各答兵工厂了。
随着它的爆炸,印度再也没有能力生产威胁大明飞艇的高射火炮了。
至于飞机?
想用这种原始高射炮打下大明的枭龙战机简直在痴人说梦。
而且,两位皇家工程院的火炮专家也葬身在这场大爆炸中。
他们作为工程师虽然地位也不低,但利顿还是没有邀请他们参加大会,而是加班加点指挥懒惰的印度工人生产大炮。
他们的死,意味着短期内,英印政府也不可能在其他的兵工厂复制生产了。
看到升腾起的蘑菇云,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猛烈爆炸的贵族们更加恐慌了。
没有被疏导去防空洞的贵族争相逃跑。
欧洲贵族还好一点,他们人数本来就不多,又有士兵的帮忙,大多数都逃了出来。
而人数最多的印度王公,全都挤作一团,谁也不让谁,反而一个都走不了。
阿礼国则牢牢霸占最好的位置,无论是印度人还是欧洲人,来一个打一个,一时之间仿佛斯巴达再生。
甚至他还看到了一个印度女人,缺了两个大门牙,居然也想到自己这边来占一点空间。
阿礼国一个绅士之拳,就把她打下台阶,去和法国特使做朋友去了。
已经坐上汽车的利顿勋爵倒是没有被爆炸吓到,而是担忧起来:“看来真的有叛徒出卖了帝国……好在王子殿下,咱们这辆汽车是最高机密,知道的人不超过三个,绝不会有人对汽车做什么手脚。”
“那就好,我们赶紧走吧!走隐蔽的路,千万别被明人发现!”亚瑟王子显然也被大爆炸吓破了胆,连连催促。
“放心吧,这是原装明车,性能没话说!”
利顿勋爵也没有安排驾驶员,而是亲自扭动钥匙,一踩油门,随着发动机的隆隆声,旭日丙型汽车发动了。
在四下无人的时候,利顿早就公车私用,不知道在印度旷野上飙了多少次车了。
汽车,永远是男人的浪漫。
哪怕贵如勋宗,飚起汽车那也叫一个心情舒畅。
甚至他还有过载着尼克松一路死亡狂飙的狂野经历。
很难想象,某一天朱富贵会载着维多利亚去秋名山飙车。
但现实就是如此。
也不知道是为了逃命,还是瘾头上来了管不住手和脚,利顿将油门踩到底,超过70迈的速度吓得亚瑟王自鬼哭狼嚎。
“王子殿下,您看,正如我说的那样,这辆汽车很棒吧!”
“你说什么?风太大了,我听不见!”
天可怜见,70迈的速度,风还不至于让人听不见邻座的声音。
实在是大明的飞机已经开始轰炸帝国营地了,巨大的爆炸声让人震耳欲聋。
那些躲进防空洞的,伯爵以上的高级贵族,甚至都不是被大明的炸弹炸死的。
而是因为爆炸产生了轻微的地壳震动,印度苦力偷工减料,争取工时建造出来的防空洞便出现了大面积坍塌。
对于这些老兄,在事后看到作战报告的朱富贵只能表示,敢坐印度飞机的都是猛人,敢进印度防空洞的,更是猛人中的猛人。
祝他们在班加罗尔,啊呸,是在加尔各答安息。
看着几乎被犁平的会场,被堵在观礼区区域的印度王公们瑟瑟发抖。
尤其是驻扎的五万英国军队,几乎承受了焚天烧地的狂轰滥炸。
大明的飞机来了一轮又一轮,炸弹、燃烧弹,仿佛不要钱的饱和落下。
英国军队有的举枪射击,有的四散而逃。
但根据目测,至少有五分之一的,也就是六千英军被直接炸成碎肉,或者烧成焦炭。
而活下来的英军,至少有一半人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