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邀请我去普林斯顿深造?”
苏航看着红黑色主调的封面,上面印着PRINCETONUNIVERSITY,还有一个小小的盾牌模样的校徽。
这着实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
“是的。”
董利老师点点头。
“他们应该也给你发邮件了,你看看邮箱有没有?”
苏航掏出手机。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忙着解析小C,没有关注邮箱。
再者,苏航还不太适应用邮件交流信息。
“他们确实给我发了邮件,上周就发来了,不过我没有查看邮箱的习惯。”
邮件确实是科研工作者交流的传统方式了。
相比于即时通讯软件,邮件承载的信息量确实更大。
苏航大概扫了眼邮件内容。
大概意思就是邀请苏航去那边交流学习,届时会安排数学家会议以及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然后又表达了一下对苏航成果的高度赞赏,以及希望苏航可以尽快回复,他们好安排时间。
但是没想到苏航根本没有定期查看邮箱的习惯,也就一直没有得到苏航的回复。
这让普林斯顿那边有点纳闷,授予荣誉博士,这绝对算是一种荣耀了啊,怎么连回复都没有?
相比于苏航是一个不同人情的怪胎,他们还是认为,苏航只不过是没有看到这封邮件罢了。
所以这一次不仅跨国寄来了纸质邀请函,还向学校发送了交流邀请。
原本是希望苏航可以来交流学习半个学年,然后授予荣誉博士,现在是先来授予荣誉博士称号,再交流学习以及参加一下数学家会议。
所谓荣誉博士学位,不同于攻读性的博士学位。
它的评价标准也不在于是否经过了严格的学术训练,更多的是依据声誉和学术成就。
大概就像是汉朝的孝廉、秀才一样。
不过评选比较严格,不会有什么名额限制,但也绝对不多。
要是没有符合要求的人选,可能几年也不颁发荣誉博士学位,要是群星璀璨,也可能一次性多发。
比如苏航,并没有在普林斯顿大学进修过,甚至在汉城大学也还没有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但是只要学术成就和声誉足够,就可以颁发荣誉博士学位。
“苏航,你这下可成了我们学校的第一人了。”
董利老师笑呵呵地说道。
出了一个人才,他这个老师也跟着风光。
虽然他不是苏航的导师,甚至不是苏航学院的老师,不过世人只知有一个苏航在数学领域上成就极大,以及数学上的老师——董利,却忽视了苏航其实原本是土木院的……
想到这里,董利教授的笑容更盛。
边上的刘明教授也附和道。
“本科没毕业,就已经是荣誉博士了,别说咱们学校,就是全国也就你这独一份了。”
“怎么样,想出去深造一年吗?”
“可以看看异域风情、不同的思维方式,顺带可以思考一下人生。”
刘明教授笑着说道。
“董利他当年每天兼职回来都是一副思考人生的样子。”
两位年过半百的老师似乎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斑白的头发微微颤抖,皱纹又深了一点。
苏航则开始思考自己出去留学的可能性。
说实话,作为科研人员向往更好的科研环境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虽然国内的科研环境相比五十年前已经有了很大改变。
但是很多技术还是处于闭锁状态。
如果出去偷学,然后带回来……
想啥呢,真正要封锁的技术哪里能学得到,要么学会了就别想回来了。
无关崇洋媚外的说,对比国内外,才能更好的认识世界。
功利一点的说,国外研究生学制短,有的甚至只有一年时间就可以拿到硕士学位,相比于国内的三年,加上积累的人脉资源,真的血赚。
而且,有了留洋经历,在国内的大学里面,很多政策就可以
不过,苏航觉得这件事情还是得慎重。
毕竟他已经打算进祝庆田即将成立的新研究所了,留学大可不必,去交流学习倒是可以考虑。
“我暂时还没有出国留学的打算,不过,出去交流一个星期倒是可以考虑。”
“那你来回复他们吧。”
苏航点点头,开始编辑邮件。
先是道歉,因为自己没有及时查看邮件而耽误了时间,然后同意了对方的邀请。
其实这种邀请都是默认同意的,白给的学位,谁闲着和世界一流学府过不去?
如果不是苏航没有看邮件,现在应该已经在大洋彼岸接受学位了。
“那我什么时候过去的好?”
苏航看向两位老师,不出意外,老师应该也会去吧。
“他们会先来我们学校拜访一下,然后你可以和他们的访华团一起回去,也好直接报销路费。”
苏航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接下来,学校应该也会发布消息,这都没什么关系了,不过即将到来的数学会议倒是需要准备一下。
这次会议不过是美国部分地区的数学家聚会,聚在一起讨论一些学术问题,像这样的会议,国内也有许多。
邀请自己,既是恰逢其会,也有一些互相交流学习的意味在里面。
走在回去的路上,苏航开始思考这一次的会议要准备些什么。
要他真是个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的数学专业人士,那他也不必如此担心。
因为数学方面的知识太多太广了。
仅数论一块,苏航就可以作出无数文章。
就拿上一次的孪生素数证明,其中他也可以再挑几个关键节点出来讲讲。
不过,苏航不愿意。
这对自己的要求未免太低了吧。
然而时间就那么点,要真准备什么也来不及。
苏航踩着梧桐落叶,清脆的枯叶碎裂声在宁静的道路上响起。
深秋,梧桐叶已经落尽,蔚蓝色的天空倒映在水面上,鉴心湖面微微泛起涟漪,云卷云舒。
苏航一个激灵。
上次系统奖励的那个“孪生素数证明”方法还没看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以系统为鉴,可以拓思路、开视野。
点开奖励界面。
忽视了那个基础科技突破,苏航打开了尘封已久的、最后一个每周奖励。
系统先是更新了一次方法,然后苏航就看到了系统的证明过程。
和苏航的纯数论方法不同,这一次,它还引入了图形辅助证明。
用高中的话讲,就叫数形结合。
不过,这需要庞大的算力支持。
果然,系统也是个计算机吗?证明过程这么粗暴的吗?
不对,不能这样想,毕竟不能选择我那种取巧的方式,靠蛮力反而很好使。
从描述上来看,原本的奖励就是自己的证明方法。
苏航蹲在湖水旁边细细思考。
理解了这个证明方式,自己的思路更加开阔了呢。
对于新技术的使用,物理始终走在所有科学的前排,而数学却不是那么积极。
甚至很多时候,数学家靠着一支笔就能打天下。
这在申请经费的时候尤其吃亏。
不过好在数学交叉融合的多,所以批经费的路子也多。
系统的方式就用上了强大的科技力量。
正常来讲,计算机除了穷举外,还可以自动验证一个提供的证明过程是否正确。
从这个角度来看,计算机其实可以通过组合现有已知的的公理和定理,来“搜索”出一个证明过程。
对于有限集合内的问题可以穷举,对于无限集合的则是这样搜索。
如果孪生素数可以用现有的已知公理和定理解决证明,那么计算机在遍历所有组合后就一定可以得到证明过程。
不过这样的话,计算量将会非常大。
而且显得很没有技术含量。
就像青岩写了一本书,你会说,嗯写的不错。
但是理论上讲,无数只猴子随机敲击键盘打字也有概率得到一篇文章,甚至比一个叫青岩的人写的还要好。
假如数量足够多,甚至还能爆更。
但是这样的效率会非常低。
根本不如青岩自己来写。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当人类的算力足够的时候,该不会连这个猜想都没有证明吧。
更何况,导入的公理、定理还不一定全面,也不一定完全正确。
如此下来,这个技术也多是用于一些已知约束较多,或者用以验证证明过程是否正确的工具。
否则就像是戴森球技术一样,能建的看不上,看上的建不起。
能证明的用不上,证明不了的也用不起。
不过系统给出的这个证明过程,引用了更多的限制条件和方向性约束,让这一个“搜索”过程更加的有效率。
苏航大概看完了,以目前公开的计算机水平,应该是没指望了。
不过……正是没指望才更好拿出来到会议上谈不是吗?
苏航重新理了理思路,缓缓站起身。
日渐西沉,暮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好一番美景。
是时候回去了,晚上给爸妈打个电话,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对了,还有胡菲菲,顺便也和她说一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