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大人主位上坐,东方谨兄弟二人也在,东方行云兄弟三人面色冷竣,神情严肃。
东方行云没有受重伤,毒已经解了,虽然身体还些虚弱,但也不是不能行,帝师大人让他歪坐在躺椅上,后背还着人给靠了软枕。
今天是大年三十,东方行云遭遇刺杀的事除了书房里的几人,其他人都瞒着,尤其是袁氏和小袁氏。
否则那两人的眼泪都淹掉帝师府,帝师府这个年都没法安静的过了。
袁氏和小袁氏初见东方行云脸色不好,问他,被他以一路上太劳累了为借口掩饰过去。
儿子(丈夫)能在大年赶回来过年,给了二人不小的惊喜,二人知道他在路上赶得急,路上劳累是一定的。
“还撑得住不?”
帝师大人眼神慈祥看着东方行云这个大孙子。
他是帝师府内最早知道东方行去出事的,因为青玄比他早回,且是悄悄回府,悄悄找到他,把孙子提前交给他的东西给了他。
在见到两个孙子时,他这颗七上八下的心落了下来。
要知道,这次若出大事了,是他的两个孙儿,还有妹妹的外孙女啊!
他如何向太后娘娘交待?
又如何对得起早眠九泉之下的妹妹?
“祖父,孙儿没事,还能坚持。”东方行云摇摇头。
“你是个有福的!”
帝师大人欣慰的点点头。
帝师府能得小花儿相帮,大孙子能得小花儿相救,都是妹妹天上有灵啊。
“青玄怎么样了?祖父?”
“你这次做得很好,东西已在我这,不过他受了重伤,我让他养伤去了,你放心吧。”
帝师大人其他的没多说,青玄告诉他被扬威将军所救。
扬威将军偷偷回京城之事可大可小,怕有心人拿此事做文章,他告诫青玄此事不要再告诉其他人,有他知道就行了。
“好,那我就说说这次去江南的事……”
青山县杜家村。
家家热热闹闹的过年,放鞭炮,过年气息浓烈。
近几天,杜华家更是热闹得厉害。
这些时间,可是把杜齐富给忙坏了。
爹娘,大哥和四弟他们,还有幺妹全去了京城。
二嫂又生了孩子。
他和胡氏二人就成了这个家的主心骨,忙得团团转。
除了每天香皂作坊里的一摊事,还有家中迎来送往。
自打知道大哥和多余中了举,又传来妹妹被封为安国郡主,他们家就成了青山县第一红人家,官员,乡绅,员外,学子……全都上门拜访。
“天呐,爹娘他们是把我这个儿子扔了,忘在杜家村了……”
杜齐富无声的叹了口气,盯着满桌子的酒菜,再扫扫桌上就些许几个人,嘴中都是牢骚。
王氏还在坐月子,吃年饭都没出房门,杜齐华端着饭菜回房陪媳妇儿和儿子去了。
生下了儿子,杜齐华在村人眼中一下子腰板都挺直了。
他现在是稀罕儿子稀罕得不行。
一会儿没看到,心中就想得慌。
胡氏哭笑不得的看着相公,“知道你这些时间忙累了,二嫂终于生了个儿子,还不兴二哥二嫂两个人高兴高兴?”
没说不让那二人高兴……
杜齐富欲言又止。
肥皂作坊是花儿交给他的,也是替自己和家里赚钱,他必须尽职尽责,可是现在情况不同,就他和二哥在,他二哥有了儿子万事足,啥事也不帮。
他累得差点儿吐血。
那钱也不是他一家分吧?
二哥二嫂可真是够了!
谁没生儿子似的?
三妞抬头瞅了眼三叔和三婶,端起碗也回房间去了,她再不去侍候娘和弟弟,她爹娘得说教她了。
以前,她娘是疼她和姐姐的,可自打弟弟出生后,她娘对她态度就发生了大变化,从不说想在京城的姐姐,还总吩咐她做这做那。
她娘的心里只有弟弟了,哼。
等老姑和奶奶回来了,她得向她俩告状。
奶奶就喜欢闺女,你看她生了四个儿子,却总说四个都抵了不了老姑一个。
三妞一走,饭桌上就剩下了三房四口人。
“你看看,你看看……成啥样儿了?”
杜齐富眉头皱成了川字。
“好了,别说了,吃饭吧,这么多好吃的也堵不上你的嘴?”胡氏替相公夹了个大鸡腿。
“娘,我也要。”小亮把碗推了推,胡氏替他夹了个。
“娘,我还是想老姑在家过年好……”
小妞年纪比小亮大,她对前一年过年还是有印象的。
去年过年多热闹啊,老姑给他们讲了好听的故事,爷奶还发了大红包。
“想你老姑啦?”
胡氏温柔的替闺女也夹了个鸡腿,她可不像二嫂,闺女也是她身上掉下的肉,她得像婆婆疼幺妹那样疼着。
“恩!”小妞连连点点头,长长的眼睫毛忽闪忽闪,可爱得不行。
“过完年,雪化了,他们就回来了。”
“老姑会回吗?不是说,要等大伯考上进士才回来。”
小妞的话,把杜齐富夫妻二人都逗笑了。
“小妞,你还能知道考进士啊?”杜齐富逗女儿。
“爹爹,我当然知道哇……”小妞高兴的扬起小脑瓜,“村里人都在说呢,说大伯中了举人,姑姑当了什么郡主的……”
“郡主和举人是什么?能吃吗?好吃吗?”小亮见姐姐说得起劲儿,爹娘还笑了,立即凑着问。
问完,还使劲的吸了吸口水。
“哈哈哈……”杜齐富和胡氏二人不禁相视大笑。
杜齐富那点儿郁闷心情也给儿子闺女给逗散了。
“像你老姑说的,你就是小吃货一个……什么都是能不能吃!”杜齐富笑着给儿子夹了块炒鸡蛋。
“这会儿,家里估计也吃上大饭了,也不知道……”几个孩子离了他们两个老的,习不习惯。
京城,两桌子菜,两桌子人,杜大柱感叹了句。
“呵……估计三哥这会子要念叨我们了。”杜华笑着接了话头。
“不用管他们,都做爹娘的人了,还得时时陪着哇。”李氏无所谓的说了句。
反正只要不是闺女一个人过年就行!
至于儿子,是什么?
老娘她不知道。
王氏生儿子后,杜齐富就帮着发了信到京城报喜,这会子还没到达葫芦巷,李氏不知道她又添了个孙子。
知道了也就那样,她孙子多着呢。
不过是老二没有儿子,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一截。
为了老二夫妻二人过得好,还是生个儿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