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转眼间到了童生试的时间了。
闻着外面传来的泥土芬芳味,感受着来自春天的气息,京城中已经到处都是前来赶考的学子,其他地方的童生试第一含金量,可远远比不上长安城的第一。
所有对自己有信心的读书人,此时已经齐聚长安。
方哲起了个大早,准备好一切考试用具后,直接径直的走出长安书院,和天凉县的考试不同,长安城的考试统一设在北侧专门的考房。
来到长安城北侧的考卢寺,这里早已经站满了密密麻麻的神武卫中人,方哲甚至还在中间看到了当年认识的老熟人,好几个三品在现场主持秩序。
进门时,也要层层盘剥身份,总共八个入口,每个入口都有4名身材魁梧的皇宫禁军负责检阅入场的童生身份,两人负责查看,另外两人则身披金甲手握长戈负责秩序。
“考牌,文书。”
方哲摸了摸腰间,掏出了自己的身份腰牌,负责查看的两人看到方哲递过来的令牌,正面的金色的长安书院四个字时就是一惊,金色的长安书院那可是身份最为尊贵的那批人了,不过翻到背面又看到天凉时,神色有些古怪。
不过几人也没说什么,就将方哲直接放了进去,至于检查随身携带的书箱,这一步在长安城直接被略去了。
进入到考卢寺中,方哲才发现外面看着普普通通的地方,里面竟然是别有洞天,整个考生集中的区域中央,便是圣人的铜像,从头依次是孔圣,孟圣,孙圣...而在圣人对侧站着的,竟然是皇帝的铜像,方哲仔细一瞧,处于最前列的竟然是自己的铜像,太祖玄哲。
不过这个铜像更多是后人意象出来的样子,满目威严,和现在方哲也只是有一丢丢像罢了。
等数千上万名考生都入场后,所有人都站到了考庐前的广场上,此时最前列主持考试秩序的三人,除了方哲认识的长安书院的大院长外,其余两人皆是面生。
随着祷告词的结束,又是当年熟悉的韩非子的禁锢力量再度笼罩下来,不过这次的韩非子可是原本了,强大的力量直接将所有人都禁锢了起来,就连三品的修为也在其中发挥不了五成。
祭拜仪式结束后,在众人的目光里,这本韩非子冒出来了无形气柱直接连通了天地,没过几秒,又笼罩下来,每一个考生都沐浴在这份光芒中。
拿着分发下来的考牌,方哲仔细看了一眼自己的考牌,上面写着“八五七”,熟练的走向考房的地方。
就算是长安城的童生试,考试的情景也和天凉县时,大体相同,随处可见考生在地上拖着书箱找考房,考房是一排排连在一起的小屋子,每两排之间的道路足够两辆马车并行。
考房坐北朝南,屋高不足一丈,方哲如果进入里面平伸两臂就能碰到东西两面的墙壁,非常狭窄。
里面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个马桶,桌子上有个盛着清水的笔洗,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不过按照长安出院的规矩,吃食倒是不用特地携带了,由书院统一发放,算是对进京赶考的寒门学子一点小小的帮助。
方哲找到自己的考房,站在门口看了看,从坐下开始,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一旦离开考房就视为考试结束,不可重新进入考房。
不多时,马车终于摇晃到了方哲的窗前,一个人从马车上拿出一叠微黄的纸递过来。
方哲站起来,双手接过试卷,说:“谢谢。”
那送卷人点了一下头,看了一眼方哲,继续给下一个考生发卷,看来在这片区域内,不光是考生们实力被禁,就连其他人也应该实力十不存一。
考试很快的进行到了下午,随着两点的钟声响起,方哲又是答到了最后一天,前来长安城考试的学子对于基础题的掌握都极为牢靠,要想拿到头名都得看到最后一题。
这次的诗作大题,和之前天凉县考试时的限制不同,这次是完全放开了限制,任何题目任何主题都可以。
不时的有一道道文气柱从考庐中爆发,引起在考卢寺外的民众一阵阵惊呼,在原本韩非子的压制下,这些文气柱都是徒有其型,只能是判别的依据罢了。
没等旁边的人给不知情的人科普完,突然一道巨大的长虹直接贯穿了天地之间,接通了整片天地,这一幕连讲解的人吓呆了。
长虹贯日,诗成镇国!数百年才一出的镇国诗!
处于考庐中的方哲,这一次可没有任何藏私的想法了,直接拿出了大杀器。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得知这届童生试的头名居然是之前敲定的太子伴读,而且写出了镇国的孝诗,且年纪只有17岁时,彰武帝非常惊讶,也有些头痛为难,该给他赏赐点什么好呢?当初下旨意让方哲来给太子当伴读,只是为了给太子造势,提升民间威望,没想到这几年过去了,方哲没有泯然众人矣,反倒是又散发出了炽热的光芒。
思前想后,彰武帝还是给了方哲赏赐,不过这个赏赐却是给了方家,提拔方家成为了十品家族,一下跃升两品。
“这彰武帝真是目光短浅,就给方家升了两级,一点实质性的赏赐都没有!”
方哲暗暗撇了撇嘴,还是双膝跪地,虔诚的接受了皇上的旨意,不过这次倒是让方哲重新走进了彰武帝的视线中,方哲成为了真正的太子伴读,进入到了太子宫殿中,太子名刘夷,为人和善,看到方哲后并无难为之意,不过也并没有解释为什么前几年不召方哲入宫。
做了一段时间真正的太子伴读,方哲才算是真正第一次接触到这个王朝的真相,此时的皇宫中虽然在方哲眼里依然是魔气森森,但是仍然是有不少真正为着大汉朝着想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