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耻  第一百五十九节 申城(2)

类别: 历史 | 两宋元明 | 宋耻 | 狂人阿Q   作者:狂人阿Q  书名:宋耻  更新时间:2020-05-19
 
徐文带回来的玉米种子在北方种下,这些耐寒高产的玉米一旦推广开来,水田旱田的差价将没有那么夸张,因此此时开始逐步抛售江北的水田是最划算的时候。反而是那些旱田他还捂在手里,一方面一百文卖了太不值,还不如用来养马。

李慢侯在江北圈占的土地总计已经达到了一千两百万亩,其中大量位于一些战乱频繁,人口稀少的地区,而且水利工程失修,水田变成旱田,根本卖不上价。但在通泰、真扬、楚泗等已经恢复的不错的地区,也有六百多万亩土地,以一贯钱均价卖出去,距离他打造一个世界级港口的资金缺口还很大,但却足以作为启动资金。可以完成疏通和开挖、改造出一条沟通海口和苏湖地区的大运河。

沿线收益的地区不仅有上海,还有公主集,都可以为李慢侯带来巨额的商业地产溢价。因为周边的土地,被他不断收购,上海周边其实也不是什么好地,黄浦滩吗,花了不到十万贯,就将两岸的土地都包圆了。

他现在可以说是上海最大的地主,一旦上海开发起来,光是上海土地带来的效益,就足以养活十万大军,前提是上海的发达程度要达到民国时期。

为了让上海尽快发展起来,李慢侯还有另一个重型武器,那就是棉花,通过福建海商高价从印度求购来的棉花种子,全部洒在在上海周边收购的土地上,十石棉种,一千多斤,播下了两百亩地。

不知道福建人是不是对李慢侯要他们帮忙带来纺织女工有什么无解,竟然弄来三十个未出嫁的泰米尔印度姑娘,他们说是买的,但保不住是抢的,可又说不好。因为这些姑娘丝毫没有被卖的觉悟,来到宋朝之后,天天是载歌载舞,欢快无比。

李慢侯可没时间看她们跳舞,他要的是她们手里的技术。暂时没有棉花,就将他们送到公主集,让那里的女工教他们如何织稠,如何刺绣,如何纺绢。不是让他们工作,而是让他们学习新技术,都是纺织技术,肯定有相通和互补的部分,如果这群女工能够将印度技术跟中国技术结合起来,诞生出新的技术和产品,那样李慢侯甚至可以向印度返销新式棉布。

中国和印度两个人口大国的贸易一旦开发出来,那滚滚利润,想都想不到。

根据这些女工介绍的印度的情况,印度的现状跟想象中差不多,那就是四分五裂。阿育王之后,印度就再也没有自己统治自己的历史。一波又一波游牧军队从北方南下征服印度,主要是在印度北方的恒河平原建立政权,印度本土人的生存空间一直在不断被压缩,最后一直压缩到最南角和锡兰岛上,这就是泰米尔人。

但就是这些龟缩在南方的印度土著王国,也没有统一成一个政权,而是分裂成哲罗、注辇、潘地亚等多个小国。

而印度北部,唐僧曾经看到的印度,早已经面目全非。统治者是继月氏人、白匈奴人、突厥人、阿拉伯人、波斯人之后统制这里的阿富汗人,一个以阿富汗南部的伽色尼为中心,吞并了印度恒河以北地区的伽色尼王朝。如果此时突然进入现代,印度北部将跟阿富汗南部组合成一个国家。

印度惨遭这数不清的外来民族统治,是因为文化不行吗,倒也不是,印度文化都强势的可以进入中国,比如佛教。主要还是文化刚性不够,就好像宋朝文化一样,彻底消解了唐朝前的刚烈,转向柔韧。可印度文化跟宋文化相比,柔性有余,韧性又不足。宋人柔又不弱,韧性十足,扛过了契丹人、女真人两大强势民族,还抗了蒙古大半个世纪,连蒙古一个大汗都死在了战场上。

印度人柔到了什么程度,柔到了彻底丢失精神中的抵抗部分,彻底任命了。一代一代南下的游牧民族,并没有消灭印度种族,而是一直统治他们。印度诞生的婆罗门教,将印度人划分种姓,一代一代印度人都是农民、手工业者和贱民,而征服者一茬又一茬的骑在他们头上作为封建领主存在。即便一个个游牧政权消失了,但统治阶层还是这些封建领主。因此印度中下层社会中,依然是波斯封建主、突厥封建主、阿拉伯封建主和阿富汗封建主统治,换的只是最上层的统治者。当然这些封建主们,早就同化了,突厥人来了,他们就是突厥人,阿富汗人来了他们就是阿富汗人,后来蒙古人来了,摇身一变就成了蒙古化的突厥人或者突厥化的蒙古人。

真正没有同化的,只有这些泰米尔人。

此时统治南印度的,就是那个注辇,也叫朱罗王朝。算是一个朝代,因为他虽然统一了南印度,却没有能消灭另外两个王国,哲罗和潘地亚只是臣服状态,国土面积龟缩于一隅,却没有灭亡。

这个朱罗王朝此时还不算太衰落,距离他的巅峰期过去才几十年。巅峰时期,朱罗王朝统一南印度之后,一度击败东南亚的室利佛逝王国,疆域最大时包括印度南部、锡兰岛、苏门答腊岛大部、马来半岛大部等等。不过朱罗王朝兴起只是刹那间,很快就萎缩,如今依然只是统治南印度一隅,连锡兰岛都不在控制下。

而福建海商给李慢侯带来的,正是锡兰岛上的女工,也就是说压根不是印度人。漫说现在代表印度的,其实已经成了阿富汗来的回教王朝,即便李慢侯也认泰米尔王朝,跟这些锡兰人也没什么关系。

李慢侯一定要印度人,并非有什么种族歧视,而是他希望得到最好的织布技术,而最好的技术,永远在经济最发达地区,印度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肯定是在恒河平原,而不是南部一角的泰米尔地区,更不可能是泰米尔的附属区锡兰岛。可他现在还不知道情况,他以为他成功引入了技术,拿到了黄道婆的成就。

更久之后李慢侯才彻底弄明白,这些人连锡兰岛的泰米尔人都算不上,而是锡兰岛的僧加罗人。僧加罗人跟泰米尔人有血缘关系,都是从印度南部迁入锡兰岛,但文化差异很大,僧加罗人信佛教,泰米尔人信婆罗门教。两拨人都在锡兰岛上建立国家,僧伽罗国和泰米尔国之间战争不断。这些女工,正是一群福建海盗从泰米尔人军官手里买来的奴隶,而他们付出的,是几件福建产的瓷器。

由于语言不通,还没有翻译,只能用手比划,所以交流起来十分困难,李慢侯很久以后才能知道这些真相。

所以他热情十足的培养这些他以为的印度人,后来以为的泰米尔人,最后才弄明白的僧伽罗姑娘丝织技术,刺绣技术,打算研发出新产品返销印度,那样他会死的很惨。

除了三十个女工,还有三十个男工,是种棉花的。李慢侯还以为印度人也是男耕女织,打算引进的是三十个家庭,不知道福建人怎么理解的,这三十个印度农民确实会种棉花,可跟女工根本不是两口子。后来李慢侯才知道,这些农民确实是从印度抓来的。而且他们不但会种棉花,他们也会织棉布,技术比那些女工还好。他们是在海边小镇向福建海盗兜售棉花的时候,被人给绑票了。

同样是无法交流,李慢侯不知道实情。通过简单的比划,指指种子,指指地,农民就能理解是让他们种棉花。

将上海周边最好的田地都给他们,他们也足够专业,棉田长势很好。如今刚过九月,陆续有棉花从壳里开裂,露出白色的微笑,他们小心翼翼将棉球摘下来。棉花不好伺候,从裂开到采收,最好不要超过七天。而且这些是种子,得靠这些原种扩大产量,每一个棉球都不能浪费。

他们摘了棉球,剥下籽,然后将花团收起来,这时候那些女工才有了正经工作。她们开始带着一批招来的以前会纺麻的妇女,用从印度进口来的纺织机开始纺纱、织布。

第一批布织的并不好,不管是女工织的还是当地妇女织的都不好,逐渐逐渐就好了起来。第二批布看着就像样多了,李慢侯将布送给了两个公主试穿。也是做个广告,公主吗,喜好很容易被其他贵妇模仿,毕竟李慢侯早就将他们带歪了,她们没有普通的宋朝公主安分,动不动就要跟贵妇们搞个茶话会什么的。

今年的产量太小,李慢侯打算全留给公主,给他们制作各式各样的服装,冬装、夏装、秋装,让她们穿着到处显摆,独一份算不上,因为大理国也向大宋出口这种布匹,但依然很新奇。

等到了明年,一朵棉花里七八颗种子,一株棉花上有几十个棉桃,个别甚至能结出一两百个,因此明年棉花种植面积,可以扩大到几万亩,可以小批量生产棉布。

上海所在的松江地区本就是明清时期的产棉中心,地利得天独厚,生产出来的棉花,靠着上海港还可以大量出口,这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产业。

不出五年,棉纺织业就将是上海地区一项支柱产业,跟苏湖地区的丝绸一起成为上海港发展的基石。这也将奠定上海港独特的优势,很快会将江北的通州彻底比下去。因此此时是投资上海的最好时机,稍晚一点,就不可能用如此低廉的成本在上海圈地了。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