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皇后看准了大宋的软肋,当前的局势逼迫大宋不得不屈服。因此,她狮子大开口,提出要五个州、十万两白银,才肯考虑停止进攻,然后静观其变。
直接退兵是不可能的,现在大宋随时可能覆灭,辽军在北方虎视眈眈,就是要等待时机。一旦宋军被吴军打得溃败亡国,辽军便会趁机抢夺更多的地盘。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萧皇后自然不会放过。暂时对大宋使者说这些话,也不过是想先捞一些好处。
毕竟作战一段时间,辽军也有消耗。若是能顺利拿下五个州,那些宋人百姓都将沦为他们的奴隶,他们的田舍、财富都将归辽人所有。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萧皇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杨希闵不敢答应,所以打算派人快马往汴京送信,得到朝廷回复才行,不然他做不了主。
宋辽议和暂时停下来,按萧皇后的说法,给十日的答复时间。
在应天府外,苏宸点兵,四十多万主力军,加上接近十万的降军,凑足了五十万大军,即将浩浩荡荡地出发。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一路北上,直指汴京城。
如今,潘美、林仁肇、潘崇彻等各路统帅皆随行,每路带十万大军,气势磅礴,继续北伐。宋吴的谈判失败了,接下来,吴军要灭掉大宋,这是苏宸的目标。
所有吴军将士都信心满满,斗志昂扬,觉得这次灭宋指日可待,士气如虹。“出兵,争取两个月内灭宋!”这是苏宸给出的战略目标,两个月灭宋,完成南北统一。
虽然他也知晓辽军出动了,正在大宋的北方,牵扯了部分宋军,日后可能吴辽也会为敌,但眼下,辽军的作用却是帮了吴国,牵制了北方的宋军回调。
苏宸打算趁宋辽还没有完全结盟,早一步拿下大宋。现在的汴京城禁军只有十万了,肯定挡不住吴军五十万的进攻,何况他还有火器、热气球等先进武器,围攻汴京城,他有把握迅速破城。
“这一次,大宋真的离覆灭不远了。”
潘美轻叹一声,心中百感交集,但并没有后悔。因为良禽择木而栖,他在被俘之后,被软禁了一年,直到见到了自己家人,才真心投靠了苏宸。如今苏宸对他十分器重,眼看南北要统一,潘美觉得自己能成为新的开国功臣,这是值得的,会被新的历史记录在青史之中。
汴京皇城,御书房内。
赵匡先得到了程德玄带回的议和消息,听闻那句“侧卧之榻,岂容他人鼾睡”,气得够呛。想不到苏宸用这句回敬他了,这是赤裸裸的打脸!
“好个苏宸,狼子野心,这是要跟我大宋决战到底,不死不休啊!咳咳咳!”
赵匡在御书房听到议和使者的汇报,顿时气得咳嗽不止,无比愤怒。
赵普这时候看出了赵匡身体每况愈下,伤病没有转好的迹象,反而因忧疾如焚变得更差了。他有些担心赵匡的身体:“圣上,您的身体?”
“暂时无碍,咳咳,朕正在吃药,过些日子就能痊愈,咳咳。”赵匡说出了几句话,希望让几位大臣宽心。
赵光义看着大哥的身体,眉头促起,心思有些活跃。若是皇兄的身体不行了,这个皇位该由谁来继承呢?
赵匡继续说道:“现在吴军对汴京城虎视眈眈,肯定会继续进攻,我们的兵力不够,需要从各地尽快调兵。诸位大臣,可有调兵对敌之策?”
枢密使李崇岳忽然说道:“圣上,臣有一策,不如从西北调兵。那里有党项族,还有藩镇势力,如灵州冯氏、麟州杨氏、夏州李氏、府州折氏等。这些西北藩镇,自唐末就存在了,虽然现在名义上归顺了大宋,却一直拥兵自重。不如现在调这些藩镇兵马来中原,对付吴军!”
他这样说出,赵匡和大臣们都陷入沉思。
“这个时候,他们会出兵马?”赵光义有些疑惑。
李崇岳说道:“这西北藩镇中,以府州折氏势力最大,对中原朝廷比较恭敬,出兵勤王的概率很大。”
折氏家族的发迹可以追溯到唐朝末年。当时,折宗本出任振武军五镇都知兵马使,控制了府谷周边一百五十里的土地。这片土地,后来成为折氏家族根基所在的府州。从此,折氏开始跻身于唐末藩镇体系之中,逐步积累实力和影响力。
五代时期,折氏家族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后梁开平五年(911年),朝廷将府谷县升为府州,折从阮被授予府州刺史。这一任命,标志着折氏家族正式成为了地方统治者。到了后晋时期,折从阮更是被加封为检校太保,兼领安北都护、朔州刺史、振武军节度使等职。折氏家族的势力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府州一地。
折氏家族能够在乱世中崛起,与府州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府州位于河套地区东北部,北部有大片草滩和湿地,水草丰美,是理想的畜牧区;南部虽然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但有屈野河、清水川等多条河流冲积而成的河滩和谷地,成为了肥沃的农耕之地。这里物产丰富,唐朝时期就被称为“富谷”。
北宋立国之后,赵匡对折氏采取了怀柔政策,不仅承认了折氏家族对府州的世袭统治,还赐予折从阮“检校太保、守太保、同平章事”等高官厚禄。后来,折从阮率领府州军队协助宋军攻打北汉,在随后的几次北伐中,府州军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面对吴军的威胁,折从阮出兵援救京都的概率比较大。他与宋廷关系密切,且府州军队在历次战役中表现出色,相比之下,其余几个藩镇就很难说了。
赵匡心中暗自思忖,如今局势危急,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若是这几个藩镇能够出兵,的确可以借刀杀人,依靠藩镇的兵力阻挡一下吴军的进攻。这样一来,大宋禁军和地方军便能争取时间重新集结备战,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想到这里,他沉声说道:“准了,枢密院立即下调令,通知那几个藩镇,带兵入中原,前来开封府勤王!”声音中带着一丝决绝,仿佛已经做好了最后的准备。
赵普等人对视一眼,心中虽有忧虑,但也明白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
李崇岳迅速应道:“遵旨,臣等这就去办。”他转身准备离开,去传达皇帝命令。
赵匡挥手,让众臣退下,看着几位重臣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有些沉重。他知道,这一战不仅关乎大宋的存亡,也关乎无数百姓的命运。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无论结局如何,他都要为大宋拼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