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超看着师兄带着一脸遗憾离开,心里并无太大触动,就算有人愿意支助中医院建造中药房,也还是需要经过院里的同意,药材进入医院本身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
“如果想要建造中药房,首先需要解决的并不是药材问题,而是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中药师。”
中医治病的效果如何,除了看中医师的医术水平外,还取决于中药品质,而中药的品质又取决于生长环境及后续的药材处理。
这就好比野山参同人工种植的园参区别,可以说有些药材之间的品质差别就有这么大。
就吉明县这种小地方,想要找一名水平高的中药师明显有些异想天开。周超的目标也不过是找到一位有五六年经验的中药师。
他暂时将这些想法放在一边,目前重要的事情是如何让院里同意中医科建造传统中药房。
主任办公室,萧军低头沉吟:“师弟,我大概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了,我们虽是中医院,但主要创收还是靠西药,想要他们同意这个方案,你就得证明中药的创收能够超过他们。”
萧军毕竟在中医院待得时间长,又有足够的资历,周超最后还是来找他寻求帮助。
“那师兄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没?”
萧军摆了摆眼镜,低语道:“这样,我去和院长说说,这次我亲自开口想来成功的概率不小。”
他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处理完科里工作直接奔向院长办公室。
院长办公室,沈开城听完萧军话后沉默不语,他何尝不想壮大中医,就算他身为院长却也处处受限,他也不是院里老大,上面还有卫生局的管着他。
中医院作为国家医院,每年都有一定的营业指标,要是一直达不到那他的位置也就坐不稳。
“老萧,你应该明白我的难处,要想建立中药房关键在于你们中医科,只要你们每月的营业额能够达到内科的一半,我就是豁出院长的位置也会支持,但你们能做到吗?”
“院长,你也知道我们中医科的情况,医生满打满算也就三个,就算有梅花针和三伏贴也不可能做到内科一半营业额。”
“这样,我给你们一个权力,可以自行招聘医生,只要医院有了编制指标,优先你们科。”
萧军知道这已经是沈开城能够给出的最大让步,医院每年招收多少医生都是有一定指标的,更不用说优先给编制。
“好。”
“院长,我没记错的话再有几个月便是广云市卫生系统评比了吧,其它科想要再进一步很难,但我们科却有很大希望。”
……
周超再次见到萧军的时候快到十二点,瞧见他脸上掩饰不住的欣喜,眉毛一挑。
“师兄,难道院长答应了?”
“没,不过院长给了我们一个特权。”
萧军将同沈开城的对话复述一遍,结尾时平静道:“我决定这个月招聘两名中医师,工资的话直接走我们科室。”
周超自然是没有意见的,不过这件事显然是需要科里其他人同意,毕竟招聘的医生工资不经过医院。
他更加关注的是招聘了两名医生之后,师兄准备怎么做,难不成多了两人中医科的情况就能改观。
接下来萧军自然是把招聘的事情在科里说了一遍,其他人也没有反对,萧军再怎么说也是科主任。
他的工作效率很快,当天便把招聘的公告挂在医院官网,给出的底薪是两千,负责交五险,也有科室奖金。
这个条件对于已经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医生来讲并不怎么好,却也能够吸引一批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
周超要是没有得到系统之前,估计也会被吸引,医学生一毕业能够有稳定的工作,还是比较诱人的。
萧军在发布招聘公告后将目光转向院里其他科室,试图说服他们支持医院建造中药房。
周超则重点关注侯明,如果能够得到他的支持,中药房的事情也许就成功了一半。
……
大内科、消化科、神经科……中医院近十个科室,萧军都亲自去找他们的科主任谈了话。
“老曾,我们共事快有五年了,这次卫生系统评比之后我可能就要离开吉明,最后的心愿就是能够为中医科做点什么。”
曾维民担任大内科科主任快有十年光景,可谓是中医院的老人了,他同是中医出身,最后却屈服于现实不得不改变阵营,在临床上大量使用西药。
“老萧,建造中药房有点多此一举,目前的颗粒剂完全能够满足你们中医科。”
“再说了,中医科目前就你在撑着,你一走我可以肯定会更加冷清,你又何必去操心这件事。”
“你的招聘公告我看见了,除了那刚从学校出来的会应聘,其他凡是有点经验的会来我们医院?”
萧军带着落寞离开大内科,曾维民虽然那么说,可他并不放弃,只要有一两个科室支持,中药房建立很有希望。
另一边,周超等了数天后接到一个电话,正是侯明委派过来的秘书。
一个穿着职业套裙的青年女性拎着黑色公文包来到中医科。
“请问哪位是周超医生。”
“我是。”周超快步迎上去,不确定道:“你是侯先生派来的周丽小姐吧。”
“嗯,是的!不知周医生什么时候有空,我想先了解一下那些药材的品质和数量。”
这天恰好是周末,周超手上没有太多事务,把事情同温蕾交待清楚后当即陪着周丽前往王家村。
王远东得知周超要过来,赶紧让人准备好饭食。
“远东,这周医生突然来我们村,是不是他找到药商了?”边上有村民好奇道。
“虽然周医生没有明说,应该八九不离十,待会大家态度放好些,我们村能不能富裕起来可就看今天了。”
“哈哈哈,远东你放心就是,我们这些老家伙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
周超带着周丽赶到王家村口时,远远见着一大群村民守在村口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