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叔叔后来也给宋廷川的舅舅回了消息,他说他是真的心疼。
但也仅仅是心疼,因为他改变不了什么。
没有人愿意留下的。
他们支教的那所海南的学校,缺水,天气又闷热。
学校的老师包括校长,发动了全村的人,给那个叔叔的支教团队送来每天的必须用水。
“每家少喝一口,就能给老师洗把脸。”
这是校长的原话。
在他们的心目中,这帮来自城里的老师一定有更新鲜的见闻,更广博的学识,更科学的教育方法,一定会带他们走出贫穷。
校长看着支教老师们,好几次欲言又止,没人知道他想说什么,但是也没有人去追问。
大概是不敢问。
生怕校长开口让他们留下来。
如宋廷川舅舅所说,走走过场,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那位叔叔也顺利拿到了一个优等考评。
当然他也做到了宋舅舅对他的叮嘱,临别的时候,不煽情。
他很清楚,这个地方,他再也不会回来了。
在他们临行的最后一刻,没有人选择留下来,孩子们会伤心。
这也是校长的原话。
当宋廷川讲到这里的时候,在场的人都红了眼眶。
宋廷川也敛下了眸,嗓音变得很淡,脸上的表情更淡。
“后来听说,那所学校,再也不接收支教老师了。”
这句话真的,就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团队里的几个女孩子一下子就哭了出来。
苏男的眼圈也红了。
这其实就是国内很多地方一直脱贫不成功的现状。
人往高处走,但更多的时候,都只想自己往高处走。
各种政策去扶持,希望更多的人进入山区,带领那些落后的人们走出大山,而事实上,更多的人是把这些扶持政策当成一种跳板。
如宋舅舅所说的那样,走个过场。
对于小胖子口中的那个石老师而言,支教甚至于成了一种走投无路下的不得不,他们不是真心实意来这里照顾和呵护这些孩子们,而是为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无奈之选。
心底本就不情愿和抵触,再把这些抵触的心理带给孩子们……
支教似乎变得毫无意义。
而宋廷川故事里那个海南学校的校长则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不再接收支教老师。
既然都是走走过场,又没人愿意留下来,那就请去别处吧,他们村子小,大家生活都那么不容易了,也懒得伺候你们这些城里人。
当然,诚心想支教,想要给孩子们带去知识和文化的不是没有,但是很少。
偶尔被挖掘到了那么一两个,很容易就上了新闻。
什么是新闻?
稀有且罕见的事情才能上新闻。
大多数人看到相关方面的新闻都觉得,这些人真好,真棒,为他们点赞。
从来没有人去思考这样一件事就上了新闻背后的含义。
国内还有千千万万小村落在等着被拯救啊,那么点的人怎么够呢?
或许未来,当山区支教变成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而不是一个轰轰烈烈的大新闻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盛世吧。
而我们现在,都活在盛世的假象里。
当然,也不能这么说,我们的生活确实是盛世不错。
只是这万千世界,总有一半是天堂,一半……是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