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瞬息即变,刘协便当场令徐庶拟旨。按老规矩,徐庶将圣旨读一遍,再交给刘协过目。刘协确定无误之后,便加盖玺印,令潘卫速派人送去颍川。
刘协将传国玉玺放回盒子中,又整理了番奏折。因未得圣令,徐庶和徐晃只得留在殿上,且无人出声。
良久,刘协才突然说道:“自黄巾之乱以来,连年征战,致使百姓流离失所,人口大减。但欲结束战乱、中兴大汉,需很多兵马。招兵买马倒成了件难事。”
生处乱世,兵马才是生存下去的本钱。若你弱小,各路枭雄可不会管你甚身份。经收复汝南、颍川、九江、庐江四郡所得的兵马,刘协目前能从中得多少精兵?也就五六万而已。击败袁术虽然得了不少兵马,但其中多是被强征的清壮,所以大部都被发回原籍。因此加上南阳的精锐,刘协的总兵力不超十万。
要知道,占据长安的李傕郭汜,可是拥兵十万。就算两家因不睦而相互攻打,目前也该有不下五万的兵马。而且自刘协到南阳站稳脚后,他们两就未再相互攻打。
强征兵士,刘协比谁都清楚,此乃下下策,不可取。因此得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刘协继续说道:“朕可不能步袁术后尘,失了民心。各郡县本有的兵马,防流寇劫掠尚吃力,如何能抵挡精锐大军进攻?因此朕欲将在家耕种的青壮编入军籍,农忙时下地耕种,闲暇时便拿兵刃训练。如此一来,若突发战事,精锐大军又不能及时支援时,各郡县便可在最短时间内扩充军队御敌。而且朕便可抽调更多精锐用于平定天下。”
徐庶、徐晃二人皆愣住,陛下是想学当年的秦国,将天下百姓皆变成军队?实在是太大胆。不可否认,此法确实能一举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但弊端也很明显,倘若这些百姓群起造反,朝廷将很难应付。
“陛下。此虽能解决粮草和兵马问题,但也有弊端隐患。”徐庶不禁谏言道。
“元直是担心百姓造反?”刘协问。
“正是如此。不仅受训练,且拨发兵刃武器,若造反,朝廷将难应付。”徐庶直言。
徐晃看向刘协,等他的回答。
而刘协则嘴角上扬笑道:“倘若百姓真有一日反朕,你等还愿辅佐朕否?”
这犀利的问题让徐庶、徐晃一怔,都未应答,不知他们此刻在想甚。
“百姓只要能活下去,便不会造反。若造反,只说明朕乃无道昏君。到时你等就该同那些百姓一起反朕,将朕诛杀,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刘协朗声道。
徐庶和徐晃能感受到此是刘协的肺腑之言,古今可曾有哪个君主讲过此话?两人震惊之余亦有些感动,同时朝刘协行跪礼道:“臣自当誓死效忠陛下!”
“哈哈哈。两位爱卿速平身。”刘协伸手做“扶”的姿势。
“谢陛下。”两人谢恩起身。
“此法只对当下乱世,此也使百姓有保卫家园的能力。待到天下太平时,朕自会废除此政令。元直、公明,可还有异议?”刘协再问道。
“臣无异议。”徐庶首先表态,徐晃紧随之。
“好。”刘协点头“元直,替朕执笔拟旨。”
“诺。”徐庶应诺,至放有帛墨笔砚的桌案前端坐,提起笔。
刘协说道:“于亭下设伍长若干,按亭中青壮数而定。亭中设百夫长。乡中设千夫长。县中设屯田校尉……无论县中人口多少皆按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