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未停。战鼓声、喊杀声、痛呼声交织不绝于耳,血液混着泥水流淌。曹军个个争先,攻势勇猛。方才曹安民阵前斩将,若非魏续及时下令弓弩手放箭,怕他的营垒已被冲破。
魏续也是战场宿将,绕是曹军勇猛异常,他也未自乱阵脚,沉着指挥御敌。魏续此时想法,若非到实在不能持久,也不会选择弃营垒而走。说到底就是怕,若此事做得太难看,回去不好跟吕布交差。
先锋军在曹昂和曹安民的统帅下冒雨进攻,曹操也率主力赶到。为能尽快回援兖州,曹操因此未带投石车等重型攻城武器,大军到后也只能使军中所有弓弩手摆开支援步卒攻营垒。
平常主要用于遮阳的伞,今日正好被用于遮雨。伞下是立于观战的曹操,他左右是典韦等将领亲卫。他们虽披着斗笠,但战甲下的戎服也已被打湿不少。
“嗯,子脩和安民不愧吾之子侄。”曹操突然出言。
“可惜没有投石车,不然大公子和安民早破敌。”典韦一语道出不能快速攻破敌营垒的原因。他虽无甚智谋,但此点也是能看出来的。
“嗯。说得没错。”曹操何尝不知?虽赞自己子侄勇猛,但心头依然有些焦急。
万不能被挡在此处太久。但眼下大雨不停,又缺攻城器械,要如何才能迅速破敌?除耗时间外,只能等于禁赶到。于禁统帅的虽是刚改编的降卒,但携有重型攻城器械。
淮南虽大雨不断,但兖州的天气却晴朗。
濮阳城已被张郃和高览统帅的一万兵马包围。濮阳守将是曾为袁绍部将的朱灵,他得荀彧军令固守濮阳。但张郃兵临城下却一直未攻城。直到文丑统帅的三万大军赶到,依然未攻城,只在濮阳城外安营扎寨。
文丑本想驻濮阳城中再坐观曹操和吕布争斗,但被郭图劝阻。郭图建议只围濮阳三面而不进攻。其意在等陈留告急而调濮阳兵马回援,如此来便可轻易夺取濮阳且同能静观虎斗。
冀州军大营。
中军大帐中。文丑稳坐帅位,郭图、张郃、高览三人分左右立下方。
“都几日了?为何还没吕布消息?”文丑用不悦眼神注视郭图三人。先前文丑觉得郭图所言有理,接纳他的计策。但现在算甚回事?连吕布是否兵发兖州都还不知。文丑现就觉得被人算计了。
“将军勿要急躁,当安心等待。”郭图忙出言安抚。其实他也很疑惑,按道理吕布早该发兵攻兖州了,怎到现在还没任何消息传来?
“安心个屁!濮阳城中兵马顶天不逾万人,且守将又是那叛贼朱灵。本将军只需两日便能破城,诛杀叛贼。根本不用再等?而且迟迟未见吕布动静,说不定他是在故意戏耍主公!就算没吕布,本将军也能替主公攻下兖州!”
文丑脾气甚是暴躁。他这段话落,不等有人应声,直接于帅案前站起点将“张郃、高览,本将限你二人两日内破城,并取叛贼首级。”
“末将领命!”张郃和高览齐身站出。正如文丑所讲,有足够实力攻陷濮阳。因此二将无丝毫犹豫,领命便转身要去点兵攻城。
文丑这番操作可把郭图整得焦急万分,他急忙拦住张郃、高览二将“且慢!将军且勿冲动啊!”
被郭图拦路的张郃、高览二将微愣,停下脚步回头看文丑。
文丑眉宇间尽显不悦,但郭图终究是袁绍钦点随军军师,便没发作而是冷声道:“还有甚话讲?速速道来。”
郭图闻言,晓得张郃和高览不会走,所以未再阻拦,便朝文丑走近几步道:“依图之见,若将军此刻攻打濮阳便是正中吕布之计。”
“此话怎讲?”文丑重新坐下。张郃和高览立原地听郭图要怎讲。
郭图说道:“现迟不见吕布动静,他定也是想待我军先与曹军打得难解难分再坐收渔利。濮阳乃兖州重镇,曹操不可能轻易舍弃。我军现围而不攻,陈留尚可按兵不动。若进攻,荀彧见吕布未发兵攻兖州,定会出兵救濮阳。到时吕布再出兵,便能轻易攻取兖州。其实我军先吕布一步进犯兖州,就已中了他奸计。眼下应按兵不动,静观其变。既是吕布提出共取兖州,他应比我们更急。”
文丑脸上不悦散尽,眉头微锁,在思考郭图方才所言。良久后才出声“张郃、高览,你二人如何看?”
张郃与高览互相看眼,后张郃首先说道:“末将觉得军师所言有理。”
高览紧接说道:“末将也这么觉得。”
“那便依你们,本将军就再等些时日。”文丑最终拍板。
郭图将方才心头生出的焦急扫尽,松了口气,随即朝文丑笑礼道:“将军英明。”
陈留曹军大营的大帐中,荀彧稳坐帅位在认真处理公务。绕是冀州大军已将濮阳包围的消息传来,似乎也未使他有一点焦急。
急促脚步声突然响起,荀彧握公文的手微顿,随即循声看去。着官服,单手掌佩剑,面挂急色踩着急步的满宠映入荀彧眼中。荀彧放下公文,便听满宠禀道:
“果然不出先生所料,并州军当真早已进我兖州境内。”
“现在何处?有多少兵马?统帅是何人?”荀彧连问三个问题。
“已到山阳郡。兵马不下一万,战旗绣有“张”字,应是吕布麾下猛将张辽。依在下看,这应只是敌先锋。不知其后还有多少兵马。”满宠禀报并讲出自己看法。
“并州军深入我兖州境内,却迟未被发现。若统帅是张辽,那便不稀奇了。张辽的武艺居吕布麾下八健将之首,统兵能力又不输高顺,且颇有智谋。堪称吕布麾下第一良将。”荀彧站起身,言语间看不出他此时心情。
“那依先生之见,我军当如何应对?是否现就遣一员骁将领兵迎击张辽?”满宠更关心该如何破敌。
“张辽故意藏匿踪迹,本为敌暗我明。但我探知其踪迹,便成敌明我暗。正面迎击实属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