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铸鼎  第223章 入长江

类别: 历史 | 两宋元明 | 1255再铸鼎 | 修改两次   作者:修改两次  书名:1255再铸鼎  更新时间:2020-03-16
 
1260年,8月8日,临安。

京东商城外的钱塘码头。

陆秀夫从冬至号的船舱中爬了出来,双手把手中的单子递给了李涛,说道:“李东家,已经清点完毕,并无遗漏。”

李涛仍然不习惯被这个旧时空的民族英雄这么称呼,连忙接过单子,说道:“都说了,君实,叫我李涛就好了,呃,实在不行,就叫少校吧。”

“好的,东家。”

陆秀夫说完,便径直去看水手们起锚了。李涛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耸耸肩。

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陆秀夫本来应该在今年的科举中高中进士的,魏万程之前都认为十拿十稳了。要是别人还可能有运气成分,但陆秀夫才学够高,还是李庭芝引荐,属于目前风头正劲的贾党一员,怎么会有不中的道理?

但不知是不是沾了东海人的霉气,总之陆秀夫和几个同窗准备礼部试的前一天,搬去临安城中住客栈,结果当晚吃了一顿鱼脍,不幸食物中毒,最终误了考试……可真够倒霉的。

这结果让京东商城的大部分人都有些意外。魏万程见他情绪低落,连连将他安抚,还让他留在京东商城做点文书记账之类的事务,赚点钱准备三年后再战。陆秀夫接受了他的好意,留在这里给东海人干活,倒是非常卖力,做得也不错,就是整天闷闷不乐的。魏万程也没什么好办法,这小子闷头闷脑,也不知道有什么爱好,不知该送点宝马还是美女过去,再说你又不是他爹,有必要这么关心吗?

今天魏万程和李涛带着冬至号要去扬州给李庭芝送一批军械,正好陆秀夫是江北出身,对那边熟悉些,就带着他一起了。

冬至号是商社部署在南方的公务船,用于给江南工作组进行短途运输使用,必要时也可以用它跑路。其实李涛更想要新型的双桅星火级,比如今年刚分配给第一舰队的立夏号就不错,别的不说,光是吃水浅的优势,就更适合在南方的江河活动。但是大会掩耳盗铃式地认为将新型船部署在南方会有泄密之嫌,所以就没同意,于是只能凑合着开老船了。

他们整理完这批货物,锚也收了回来,冬至号渐渐离开了码头,顺着钱塘江水向东而去,一直进入了大海。

今年初,朝廷为了庆祝抗蒙战争胜利,举行了盛大的大朝会,举国欢庆。“东海国”也趁机行使了自己作为藩属国的特权,带着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入贡,想从朝廷那里讨点赏钱花花。

东海国在这次战争中也是有功的,而且与现在的执政党贾党亲近,所以最后朝廷给了大约价值十万贯的回赐,许今后一年一贡。这待遇,眼看着就是赵宋第一近藩了。而他们送过去的那些破烂,基本都是商社自产的些东西,看着新奇,其实成本没多少,这次算是大赚。

不过其中有些贡品引起了朝廷的注意,一是一批胸甲,二是一批劲弩。

胸甲自不必说,是东海商社传统出口型的勇士甲样式,成本很低,但防御力不错,卖相更是很好。而劲弩是工业部利用成熟产能搞出来的实验品,不打算自己用,而是用于外贸,趁着上贡的机会送了些样品去,果然反响不错。

宋朝向来擅长制弩用弩,但这批东海弩却比传统的宋弩更好用。其一,它用一整块钢片作为弩弓,蓄力更强;其二,弩臂上有一个转盘,可以省力地上弦;其三,弩臂下方有一个符合人体工学的握把和扳机,末端有一个肩托,可以将弩抬起来抵在肩上瞄准发射,抵消后坐力,也让发射更稳定。

这样的东海弩,威力强劲,用起来却不困难,甚至可以说比旧式弩趁手得多。赵昀自己用过,都觉得不错,分发给玉津园那些伴射小武臣,他们更是赞不绝口,评价极高,于是就连着勇士甲一起,给各大武官各赐了几套。

宋军还没完全从蒙古入侵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于先进的武备自然是喜爱的。此时适逢李璮在北边搞事,李庭芝在扬州整军备战,收到样品后也看上了这两样利器,报给贾似道要求朝廷多提供些。贾似道虽然水了点,毕竟也是真上过战场的,见人演练过这两样军械后,立刻领悟到它们的价值,即刻安排军器监开始仿制。

可是,这东西看着简单,但内藏玄机啊,让能工巧匠造个一两件可以,但造出足够成千上万大军使用的得多少年?尤其是那些钢片,敲出一两片不算难,但东海人随手一贡就是上百件,每片都相差无几,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于是贾似道派人去跟魏万程谈判,要他们派出技术指导……但是这么一谈就变味了。最后双方成功达成了协议,东海商社给朝廷提供五千套钢弩和胸甲,朝廷付钱,每套五十贯,总计二十五万贯。当然,其中有十万贯是给贾相和其余官员的回扣……

如此一来,李庭芝升级军备,东海商社赚钱,朝廷官员既有了实惠又有了政绩,三方得益,如何不好呢?

当然,即使以东海商社的生产力,想在短短几个月内做出五千套也是不可能的。这次先用定期船送了一千套过来,送到临安,给朝廷验过之后,再和军器监仿制的五百套一起,送去扬州给李庭芝。

呃,这种明目张胆的山寨行为虽然让东海人很不爽,但也拿朝廷没什么办法,大宋又没有专利法,总不能去控告贾似道吧?而且这时候确实也能看出大国的底蕴了,就算工匠手工仿造效率极低,算下来一人要一两个月才能做出一件,但朝廷可是能一下子拉出几百上千工匠同时开工的,硬生生把产量堆了上去,简直要羡慕死东海人。

这些仿制品不能说差。军器监仿造不出那一整块的胸甲,但用好铁锻成长窄的板条,再将这些板条拼在一起锻成穹壳形状,倒也有模有样,只是沉了些。仿制出的弩中甚至是有不少精品的,因为生物复合材料用作弩臂其实并不比钢片差,只不过成本高罢了。但偏偏南宋已经有成熟的传统军工业,并不缺乏这些材料,只要仿照东海弩改进握柄、肩托等装置就行了。只是他们做出来每一件的尺寸、形状都略有差异,质量稳定性也不够好,没有东海弩那般整齐划一的高度一致性。

冬至号出海后,魏万程拿着令牌与宁海军的两艘小型战船汇合,再一同北上入江。

本来,这些军械由朝廷自己运输即可,可以走内陆运河从临安一直到扬州。但一来东海商社要派人过去做技术指导,二来魏万程也觉得这是个开辟长江商路的好机会,所以主动请缨负担了送货上门的任务。这两艘小船是他疏通关系请上面派过来的,可以引路兼挡住沿途的牛鬼蛇神。

秋分前后,沿海多台风,这年头又没天气预报,所以三艘船没敢走外海,一直沿着海岸前进。他们昼行夜泊,走得小心翼翼的,中间还遇到了一场小雨,直到第三天才到了长江口。

此时的长江口少了近千年的冲积,看上去很是宽阔。江南岸倒是和后世区别不大,但是江北岸少了好大一块,后世启东市所在的地方现在是一片大海,巨大的崇明岛现在还是几个独立的沙洲没连在一起,整个江口几乎和杭州湾差不多大。

这么宽阔的一片海域看似平静,实则危机四伏。其一风向多变,其二两水交汇,水下经常有奇怪的暗流,其三因为泥沙堆积,常有意料之外的浅滩。这三条单独拿出来,都不算什么大问题,但是结合在一起,那可就惨了,你想控船避开险滩暗流,结果风向突然一变,把你的船直接吹了上去,可真是欲哭无泪。

这段水域,每年不知道要吞噬多少船下去。明末郑成功带领海船队入长江,曾经就在这里折损了不少。就算是后世那些发动机驱动的钢铁船,都经常在这里失事。这也是之前东海商社一直未涉及近在咫尺的长江航路的原因,直到今天有宁海军的船带路,才敢过来。

前面的战船划桨在附近游弋了一圈,探明水文,其中一艘打出旗号,冬至号便跟了上去。现在大体刮得还是东南风,逆水而不逆风,虽然慢了些,但还是能溯江而上的。

随着船只向西方深入长江,海水变成淡水,吃水略略深了一点。两边的陆地和水中的沙洲也接连出现在眼前,不时有船只从周围经过,大多是平底的沙船,但偶而也有一二大海船,不知是怎么跑进来的,可真是艺高人胆大。

魏万程跑上了艉楼,拿起望远镜对四周观察起来,眼中似乎冒出了金光……不,他看见了真正的黄金,一条财富流量几乎与当前整个世界海洋贸易相当的庞大水系,真正的黄金水道!

“要是我们能在这里拿下一个据点,逐渐向内陆深入……那将是多么光明的未来啊!”魏万程放下望远镜,对着旁边的李涛鼓动道。

李涛紧张地看着前面的两艘船和冬至号旁边的水面,头也不抬地吐槽道:“得了吧,还是先想办法培养一批能进长江的船和人吧。”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