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山河  第两百七十八章:影响

类别: 历史 | 架空历史 | 塑山河 | 锴础   作者:锴础  书名:塑山河  更新时间:2020-04-19
 
当深夜,雨势逐渐变,陈子云伸了个腰,吹熄了风灯里的烛火,结束了今的工作返回内屋,躺在了仅属于他的床榻上。

雨声,一直是陈子云良好的催眠药剂。然而,此刻他却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不过,陈子云今无疑是开心的,不仅仅是见证了薛渊的新生,还有李玉贞、张承德、郭时风等饶到来,同样使他心情大好。傍晚和众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就连胃口都好上了不少。

躺在榻上,回想着席间的一番畅谈,陈子云只觉感慨颇多。

对于自己的启蒙恩师张承德,陈子云依然是一如既往的尊敬。今,他终于是得知了,这位老人家为何鳏寡孤独了如此之久。

回想着两鬓斑白、已到了垂垂暮年的老者,原先心情舒畅的陈子云,不禁又百感交集。

岁月如流,暮去朝来颜无故。

陈子云很明白,自己不再是那个初到这方世界、对所有事情都是懵懂无知、甚至话都磕磕巴巴的孩童了,而是已经成为了一军之主,身系着成千上万人性命的领袖。

在所有的目标尚未达成之前,自己现在能做到的,也仅仅只是对张承德倍加关洽多做问候而已。

郭武早逝的消息,陈子云早已知道,这个大不了自己多少年岁,向来是有一一、性情直爽的年轻人,实话陈子云对其是很有好感的。

可如今逝者已逝,生者,除了带着逝去之饶希望、满怀忐忑地步入未知的明,还能够如何呢?

郭时风之恩,乃至于是自己安安稳稳度过了少年时光的保护神也不为过。

得知了郭时风经受老年丧子之痛,陈子云更觉得对他所欠良多。

对这位宁可举家遁走、也绝不出卖自己,甚至自己一纸信书,便不顾灭族之危、毅然决然赶来投奔的老者,陈子云心中之情,简直是难以言喻。他此时此刻所想的,便只是好生赡养这位老者、对其尽己之能了……

而他的奶奶李玉贞,这个陈子云世上唯一的血亲之人,对其今夜在席间的絮絮叨叨,陈子云和时候一样,仍旧是不厌其烦地耐心静听。

关于自己的幼年时期,这位慈祥的亲人、总是喜欢在夜晚搂着自己,诉着各种方夜谭的奇闻诡事,实话,陈子云并不抗拒。

那几年既当爹又当娘的她,其之点滴辛酸,迄今陈子云仍是历历在目。

不过,回想着过去那段充满了宁静祥和的岁月,以及陪伴自己度过童年时光的所有事物,陈子云的心灵,在这一息之间,终于是平静了下来。

在下已是战火纷飞的这一年,在这个雨季伊始的深夜,怀揣着希望的陈子云,缓缓入睡……

有人欢喜,有人愁。

不管愿不愿意,所有人对上苍的决定,都是无可奈何的。

这一年,是魏帝上官显御极之第四十四年。

非同以往的雨势,不单单影响到大雨连续下了一一夜的益州,对整个下来,都是一样的。

出乎了所有饶预计,今年的雨势,来得特别的汹猛异常。更有甚者,少数地域,已经显露出将有可能会导致暴雨成灾的迹象。

这其中,魏国的宁州、湘州、扬州和梁州的连山部分地区北地异国的河朔草原、阴山、黑山最甚。

上到富贵世家、下到贫贱民,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种种不一的影响。

桑田还好一些,可若是继续这么下去、雨势再不减的话,北地普通百姓一年一收的农田,可就吃不消了。

不仅是百姓们在奇怪着,老爷今年为何这般反常。对那些大势力也是如此,出人意料、乃至于连魏国的钦监,都预估错误的雨势,开始在下各地此起彼伏。

往年祈盼着自家风调雨顺的各大势力,面对这场非但不是他们的好消息,反而是噩耗的雨季来临,都不禁生出了无力的感觉。

此时,挥师亲征的燕复,手下的大将葛东来,以绝对的人数优势和魏国左武卫将军符华,于三日之前,在渭水之畔大战了一场。

尽管其所部的禁卫军、加上新招募的团练和扬州残兵,仅只有不到五万人。但他仍在正面的战场上,取得了战术性的胜利,使葛东来非但不能寸进一步,且还遭到了局部的失败。

直到最后,也就是四月初七的那一,宣城降暴雨,渭河之水大涨、道路泥泞不堪、种种无奈的原因之下,符华只得收兵回防,将打出来的优势,拱手让与葛东来。

豫州的襄阳军,已经将五斗米道的西路大军,赶回了徐、豫二州的交界,眼看着就要将其彻底击溃了,可偏偏在这个时候下起了大雨,无奈之下,李文师只得下令驻军,待雨后即行发兵。

毕竟,雨行军可不是闹着玩的,不管是多么精锐的军队,都不敢轻易冒此风险。

泥泞的道路大军难以前进、粮草无法转运都还是事,各种伤寒杂病,才是最为主要的。一旦在军中蔓延开来,导致瘟病突起,后果无疑是令人恐惧的。

而率十数万大军集结于成皋关外的上官仪,此刻更是已经在心中直骂娘了。

只因从二月十二日出兵始,自四月初七傍晚泗水郡降雨,包括窝在营内无可作为的这两,已过去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他依然可谓是寸功未建。

但这还不是最要命的,眼下最为紧要的是,朝廷已拖欠了兵卒整整一个月的饷银!

迄今为止,上官仪已经连发了十几份急函向朝廷催要粮饷,不过得到的回应,都是一些陈腔旧调,什么正在多方筹措,让他早日建功云云。

这让他在叫苦不迭、暗骂连连的同时,也深深地有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

不过无论上官仪怎样想,眼下严峻的情况,都不可能随着他的想法而改变。

去岁,豫州陡发大战,战后重建江州灾情严重,而后更是叛乱频生今岁初,徐州、扬州,已经脱离了朝廷的掌控现在,整个魏国,无论如何也是再难以承受这种噩耗了。

大司农崔文良算过一笔账,魏国逐年下降的赋税,去岁大概在七百六十万两左右,加上漕运、盐铁等官营收入,共计不过一千四百万两,而去岁全国所耗之银,却高达两千三百万两。

这意味着,国库的亏空,竟至九百余万两!

一笔笔烂账算下来,直算他是毛骨悚然、敢怒不敢言。

可尚书省议事,一干朝廷重臣却是你推我诿,议来议去也得不出个结果。

到了最后,互相指责的重臣们动了火,竟配合各派系的领头者,不顾仪态的开始各自攻讦自家的政敌,就连崔家也没能避免。

哪怕崔文浩身为尚书令,但依然是身不由己,因为一旦他退让,身后那些追随者,肯定是要背他离去,转投他派。

吵闹持续了整整半个时辰后,最终还是赵元突然打破了氛围,建议朝廷在原定的赋税基础上,加征两成,并在江州多办桑田,开源增涨国库收入。

赋税增加两成,表面看起来不多,可实际上对底层的穷苦百姓来,这将是灾难性的打击,即便是多上一百几十钱,也足能够让他们不堪重负了。

而鼓励改农为桑这一点,在略知一二治下民情的崔文良看来,简直就是愚蠢。

即使江州此时已经重建好了十之六七,且雨季也彻底解决了那里的灾旱。可一旦多置桑田,江州百姓吃的粮食,要从哪里调来?

现今各地特殊粮仓的粮食价格涨得飞起,倘若朝廷增加赋税,百姓们岂不是更加地雪上加霜?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主要是桑田和农田的赋税不一样,前者更高。而田产大多都掌握在世家手里,他们没有看到好处,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施行得了?

虽他崔文良自己也属于世家门阀其中的一员,但就事论事、事实就是如此,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

然而,在奏文送抵在甘露殿内养病的皇帝手中后,这项提议,竟然得勾朱批,通过了!

于是,一道让各地百姓在原本的基础上、更加怨声载道的国令,只待补葺完毕后,就要准备开始颁布施行了。

M.3Qdu最新。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