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  0885 邪缘不断,和亲不成

类别: 历史 | 两晋隋唐 | 冠冕唐皇 | 衣冠正伦   作者:衣冠正伦  书名:冠冕唐皇  更新时间:2021-04-13
 
生人在世并没有绝对的蠢材,特别是讲到自身利害相关的事情,大有大的诡谲,小有小的狡黠,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作为噶尔家族的重要成员,当赞婆出现在通达坊仓监官衙的时候,立刻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那些西面的胡商们,对此关注度要更高。

虽然说噶尔家族所代表的吐蕃势力,已经被大唐压制在了青海以西,并不能直接给陇右的商路造成干扰。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噶尔家族作为西面除大唐之外最强大的一方势力,其一举一动本就备受瞩目,更不要说眼下是直接与大唐产生互动。

双方无论是交恶开战,还是所谓的强强联合,都与众多人的利益密切相关。所以许多人也都开始急切的打听起相关内情,以求能够做出合适的应对以规避风险。

不过这件事倒也不需要多么费力的打听,赞婆在进入仓监官衙后不久,便又从另一侧行出,与其同行的还有几名仓监官员,去向正是附近几处官仓。很明显其人这一次进京,并不是挑衅开战,而是要与大唐展开商贸互动。

了解到这一点之后,诸胡商们也是既喜且忧。高兴是因为和气才能生财,如果双方突然开战,无论胜负结果如何,势必都会影响到西行商路的畅通。商贾们自然没有什么争强斗胜的野心,对于他们而言,商路受阻就是最坏的消息。

只要正常的商贸不受影响,那无论是大唐称霸河西,还是吐蕃卷土重来,都不是第一紧要的事情。

至于忧虑也很好理解,如今的噶尔家族虽然势力萎靡,但仍控制着青海以西的广袤领地与众多部属,一旦加入到同大唐的贸易往来中,哪怕只是正常的商业竞争,他们这些胡商也绝不会是其对手。

普通的胡商们还只是担心噶尔家族的加入或会压缩他们的利润空间,可是一些来自吐蕃本土的豪强商贾们,对于这一消息则就是倍感震惊。

当下这个时代,能够远行数千上万里路途进行通商牟利的,自然不会是什么普通人,对于如今吐蕃国中情势也都了然于心。

类似那蔡邦氏,在见到赞婆进入仓监官衙后,顿时便心生警惕,意识到唐蕃之间情势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原本还对那飞钱有所迟疑与保留,可是现在便立刻做出了决定要换置飞钱,当然不是上赶着要送钱给大唐,而是希望能够凭此手段以对冲风险。

至于说吐蕃国中会不会因为大唐与噶尔家有所勾结而恼羞成怒、直接发动与大唐之间的战争?这个可能实在是不大。

此前国中便不敢、也没有足够的力量与大唐直接论战,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唐在东域瞎折腾。至于现在,噶尔家竟然与大唐之间关系变得暧昧起来,国中必然更加的投鼠忌器、不敢针对大唐有所妄动。

其实对于噶尔家在面对国中压制的情况下、会不会倒向大唐,国中对此也都颇有讨论,普遍觉得这个可能不大。毕竟大唐几次在西线折戟,都是由噶尔家族下的手,彼此之间可谓有血海深仇,又怎么能轻易的走到一起来?

可是现在事实胜于雄辩,无论此前的论点多么扎实、猜测多么笃定,都被出现在长安城的赞婆给击的粉碎。眼下重要的便不再是噶尔家会不会与大唐勾结,而是要搞清楚已经勾结到了哪一步?究竟只是单纯的商贸往来,还是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军事合作?

吐蕃这些豪酋大族们,虽然许多时候对门户私计要远远超过了国家利益的考量,但心里也都清楚,一旦噶尔家倒向大唐,那对两国情势的影响可就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当蔡邦氏的押货人在着急忙慌的把一些手头浮财在柜上兑换成飞钱后,便又忙不迭赶去四方馆,将所见闻汇报给还未离京的国中使者。

这会儿四方馆中吐蕃使者所居住的院舍内外,早已经聚集了许多旅居长安的蕃国客商们。听到这些国人们所汇报的消息,吐蕃的使者也是心情复杂,一方面欣慰于国中人心凝聚力还是不低,遇到有害国情的事情都知道及时来报。

另一方面,则就是震惊于噶尔家族竟然真的与大唐勾结在了一起。须知就在日前,他才趁着入朝拜辞之际试探一番,认为唐皇意在北疆、暂时无力西顾,国中可以趁此时机解决内部的权臣问题,并将相关的情报着人先行送回。

这一消息实在太过惊人,吐蕃使者也是愣了好一会儿,并在其他人的提醒之下,才意识到该要做出一些应对。于是他又连忙吩咐道:“速去取我礼袍,我要入唐国朝堂抗议其国与噶尔家乱臣勾结!”

随从手忙脚乱的将衣袍取来,等到使者更换完毕,又环顾告信众人说道:“噶尔家既然谋此诡计,必然也会有后招,防我国中制他。此前在唐国便已经有了加害国使的恶行,此番入唐不知有几人。我身边卫力不足,为防他刺杀加害,你等同行护我。”

众人原本还在七嘴八舌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各种意见,可是在听到这话后,场面顿时冷寂下来,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巴,环顾左右,似乎在打量着别人的意愿如何。

过了一会儿,才有人开口说道:“我等既然入馆报信,便绝对不会因为畏险不敢捐命。此番入唐,本就不是王国使臣,是奉了家命出行,合家老少衣食生计在此一身,实在不敢轻率犯险。更何况,噶尔家究竟与唐国结成何种盟誓,眼下还不知晓,就这样去强见抗议未必稳妥……”

众人听到这一番话,也都忙不迭纷纷点头附和,他们都觉得肯前来报信已经算是仁至义尽,实在不想冒着更大风险去出这一个头。

倒不是说吐蕃人全无忠义可言,而是眼前这些人实在有些特殊。他们作为各自门户挑选出来的经商之人,必然也都不失精明,做什么事情之前先作利害评估。

若噶尔家真的在长安坊市间准备了杀手,而他们又不巧遇伏被害,那这笔帐该怎么算?他们又不是正式的国使,死了也未必会得到抚恤追赏,还会把此行所携带押运的财货都折进去,怎么算都是得不偿失,对此自然就乏甚热情。

吐蕃使者听到这番推脱之辞,刚才心中生出的那些许欣慰顿时荡然无存,若不是顾忌这些人各自也都家世身份不俗,只怕早就忍不住要破口大骂起来。

可是现在,他也只能苦口婆心的劝告道:“眼下是关系到国事大计,若噶尔家真同唐国勾结起来,那对我国事戕害之深、难以估量,你们这些人家,又能幸免?且不说后续的诸种损失,单只今次想要平安归国只怕都难……”

人的处境不同,所思所虑自然也都不相同。蕃使职命所系,如果不把这件事情搞清楚且做出合适的应对,回到国中自是责罚难免,可那各家商贾却无使职,真要插手进去,不说性命财产有无危险,若事情不能处理妥当,反而有可能受到牵连,自然是不愿意沾身。任由那蕃使磨破嘴皮,也是应者寥寥。

正在这时候,又有蕃人商贾来到此处馆堂,并没有察觉到厅堂中的气氛尴尬,登堂后便急不可耐的说道:“众位乡友听说没有?大唐圣人终于要正式收纳尺尊公主入宫,已经在择良辰备礼了!尺尊公主远在外国,这番人生大喜,咱们蕃人同类自当助势壮威,日后在京中也能更得关照……”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顿时便纷纷离席凑上来打听,更有人索性趁此话题径直离开,冒着生命危险与使者同行还是免了,可为尺尊公主准备贺礼却是不能马虎!

很快,本来还人满为患的蕃使馆堂中便只剩下寥寥属员或是仗义、或是交情深厚者,其他的人则都已经不见了踪迹。

蕃使见到这一幕,脸色已是铁青,跺脚怒声道:“一群蠢物,真当事不关己?既然不愿追随,我便独行抗议!唐国朝廷若不讲清楚与噶尔家勾结详情始末、了断邪缘,我更要回奏国中,召回尺尊公主,断此和亲!”

说话间,他便气哼哼的出门,前后拥从也有几十众,气势并不算微弱。可是当这一行人走到金光门横街的时候,对面却有数百持杖骑士当街阻拦。

见到这一幕,蕃使也是额头冷汗直沁,没想到噶尔家竟如此凶极胆厉,竟然敢招聚这么多人马在长安城中当街阻杀。

然而不待他出声呵斥,对面骑士人众们却两下分开,一人从当中策马行出,正是身着胡服、男装打扮的西康女王叶阿黎。

“你要回奏国中,断我姻缘?谁给的你胆量?滚出长安去!若再于此城中见你,便是你的死期!”

叶阿黎俏脸含霜,望着目瞪口呆的蕃使恶狠狠说道。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