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的争锋愈演愈烈,无数场战争在天下各地爆发,一位位新秀崭露头角,负有盛名的大人物或是身败名裂,或是继续延续自己的辉煌。
局势越来越错综复杂,虽然依旧是原先的七国最为强大,但已经出现了一股股能够对他们造成威胁的力量,有的是各地俊杰所率领的乡党,还有的在此之前隐藏于民间,不露声名。
谢言自然也是新兴势力的其中之一,而且是最为强大的那一个,甚至已经能够与七国争锋。
出乎许多人预料的是,谢言性格仁善柔和,征战时却大开大合,狂猛强横,时而还有许多阴损招数,令人防不胜防。
甚至有人说,真正指挥谢言军队者其实另有其人,这样的猜测并非没有根基,甚至已经有许多人透过线索找到了蛛丝马迹。
有人猜测是哪位隐世的英杰,也有人说是哪个郡县年少成名的少年英才,甚至还有人说是方丘先生的嫡传弟子,偷偷拨弄风云。
自然不乏有人抛出,明里暗里的暗示,抛出橄榄枝。
甚至有人出言,若是谢言背后那位肯归顺自己,可以与他结为兄弟,公分天下。
可惜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想到那个暗地里的人是谁,抛出的橄榄枝自然也成了无用功。
又过去了一月,原先的魏国灭亡,被谢言的势力吞并。
哪怕明明知道魏国是七国中的最弱者,这样的消息还是惊掉一地眼球。
原来七大古国当真会有覆灭的一日,普通人也能够在这样的乱世称雄,王侯家乡宁有种乎,热情愈发高涨了。
无数乡勇从故乡出发,寻找着崭露头角的机会,自然有许多人加入谢言的势力,让他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乱世里强者辈出,锋芒毕露,又过去半月,赵国也被人所灭,这是韩国与谢言势力联手的行动,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两人均分这次利益,渐渐成了战争中最巨大的两个庞然大物,同时他们的关系也让许多人猜测纷纷,谢言是从韩国起家,等于是汲取了本该属于韩国的一部分力量,可后者为何不阻止征伐,反而与前者合作?
越来越扑所迷离了,各种各样的谜团、勾心斗角,乱世里英豪辈出,大人物轮番登台,昔日号称不败者都只剩尸骨,名扬天下的大角色成了他人的踏脚石,而新的大人物又死在另一场战争中。
但无论如何,吞并了魏国的谢言与韩国两大势力已经成了最为耀眼的两颗明珠,再加上两人并不互相征伐,其余一干势力自然只能节节倒退,没有与之争锋的余地。
直到一个人的到来,将这样的局势改变。
那个人名为楚阙,乃是当今楚国皇帝的第二子,他没有领兵打仗的能为,因此不受楚国国君器重,但口才却很是出众。
他以一己之力游走于除去韩以外的其余尚存国都,积极促成了燕、楚、齐、秦的四国合纵。
四国中本就强盛的齐国成为盟主,有游说之功的楚国为副盟主,燕国只能弱上一筹,而本就腐朽不堪的秦国在经历种种变故之后已经沦为七国中的末流,没有太高的地位。
有传言说,楚阙因为此次的功劳名声震天,楚国国君甚至有意让他担任太子,可是又过去几天,这位如日中天的楚阙竟然无端身死,有人说那是楚国的第一子在作祟,不愿意失去自己的地位,至于真相到底如何,众说纷纭,没能找到结果。
总而言之,如此四国联手之下,便是谢言与韩国也只能退避,更让四国联盟惊喜的是,谢言与韩国国君竟然开始互相征伐。
这两尊庞然大物开始碰撞,实在是惊天动地般的大事,最终的结果有些惊人。
竟然是后进的谢言取得优势,一步步逼得韩国鸡飞狗跳。
这一事件引得韩国国君暴跳如雷,竟然放出消息,请四国联盟相助,又是各种使臣来往,勾心斗角。
只是四国说是联盟,实则各怀怪胎,最终愿意帮助韩国的,只有齐楚两国。
但哪怕如此,依旧轻而易举占据绝对的优势,韩齐楚三个当今顶尖的势力联合起来,便是抖一抖都要地震。
无数小势力被联合起来的三国碾压吞并,便是谢言的势力也远远不敌,一时间伤亡惨重。
不得已之下,谢言也派出时辰,游说当日正在坐山观虎斗的秦、燕两国。
派出的时辰正是司马临,他晓之以利害,辩才很是出众。
燕、秦两国本欲坐收齐成,可经过司马临提点才明白,若是谢言的势力败退,那么下一个死的便是自己,若是谢言的势力覆灭,到时天底下便再无人能抵挡韩齐楚三国捆绑起来的巨型战车。
这场战争越来越大了,天底下的势力却渐渐有了分晓,格局不再混乱。
其余的小势力都渐渐被吞并,没了声息,再如何神通广大的人物也没法挽回绝对实力下的差距。
错综复杂的对决,变成了两头庞然大物的决斗。
第一头,是以韩国为首的韩、齐、楚三国联盟。
第二头,是以谢言为首,秦燕辅佐的联盟。
毋庸置疑,惊天动地的大动乱将要开始了,这是真正的最后时刻,山雨欲来风满楼,甚至说是决定日后几百年的命运都不为过。
无数人期待着、恐惧着,猜测着结局。
若是有人统计的话,便能够知道韩齐楚三国的支持率要更高一些,韩国自然不必多说,浑厚的底蕴再加上近来的狂猛踏步,早已有了天下霸主之势,如今的韩国国君更是人中龙凤,在战争中一步步得到磨砺,如同刀刃得到打磨。
齐楚也是千乘之国,底蕴庞大,便是比之韩国都可以勉强说是不遑多让,这样的大家伙光是摆在那里,便像是一脚可以踏破山河的巨人,随意挥手都能推山覆河。
至于谢言、秦燕的三国联盟,则终究要差上许多,自古以来便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