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小军将  第三十九章 新辞典

类别: 历史 | 两晋隋唐 | 东晋小军将 | 秋霜红蜜   作者:秋霜红蜜  书名:东晋小军将  更新时间:2020-02-12
 
送走了远洋船队,刘牢之也没能闲下来。这不,姐夫何铮拿着几部新书来了。

刘牢之翻看着书页,心中喜不自胜:“这是《辞典》?姐夫终于是把这书给编成了!”

何铮叹道:“这套书可是花费了我不少力气!为了这套书,我聘了一百多个人,忙了一年多才定稿,为了你那个劳什子拼音,我又多花了两个多月的功夫!”

刘牢之道:“好饭不怕晚!此书一旦面世,必能引领印书业的风潮,多花些力气也是值得的。”

原来这部辞典是刘牢之为了给学校里的学生提供一套工具书这才提议编纂的,他委托了何氏兄弟两个主持此事。中国的汉字在不断地演变过程中,数量是不断地增加的。后汉时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一共收录了九千三百五十三个汉字;到了三国魏时,李登写了一本叫做《声类》的书,书中收录了一万一千五百二十个字,而张辑的《广雅》中收录的汉字已经达到一万八千一百五十个字。

古人著书,因为起先是在竹简上写字,书写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力求言简意赅,即便是字典这种力图解释字义的书,也都是写得文邹邹的,非常的不利于初学者和自学者。刘牢之对这部词典的要求,却是努力做到使用白话解释,让学生可以通过拼音和释义自学文字。只是如此一来,需要的汉字比起通行的字又多了不少。每每遇到这种难以用文字书写的词义,何铮就会记载下来找刘牢之商议。刘牢之的文库比现在多得多,写出来的汉字比起何铮生搬硬造要强的多,最后这本书收录了两万五千多个字。

编写一步词典,除了释义力求准确、全面,其检索方式也是个浩大的工程。除了古人通用的四角检字法,刘牢之还要求添加上“拼音”和“部首”检字法,并且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页码,平白的让何铮一帮人多花了不少精力。光这些拼音和数字的活字就花费何家了不少钱。

听到刘牢之非常的认同这本书,何铮也松了口气。刘牢之是这套书最大的金主,为了让何铮能下定决心做成此事,刘牢之特意先预付了五千套书的订金。刘家在各地兴办学校,这种工具书根本就不怕没地方消化。

“既然已经印完了,姐夫就把我定的所有的书,先送到一品汇的书库里。我也好给他们尽快分发下去!”

何铮点了点头。

这种词典因为底本改动频繁,成书之后也需要不断地改进,所以没必要采用雕版印刷。使用活字印刷,边排版边印刷,制作起来也不慢,何氏书社这次一共印制了八千册。刘牢之已经在去年对外公布了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的工序,现在民间也有大户人家自己雇人雕版,不过印刷书籍的纸张和专用的墨,还是得分别从何氏纸坊和一品汇采买,所以很多人家干脆制完版再找何家书社印刷。制版和印刷分开,何氏书社的业务量大增,这一年多来赚了不少钱财。现在一品汇里面的书籍,已经种类很多了。

刘牢之看何铮没什么事说了,便问道:“姐夫,你编书印书也已经做了几年了,想来也没有什么激情了。现在可有出仕的想法?”

何铮暗暗腹诽:“不为出仕我在这里忙活什么?”不过说起来,像他们这些次等士族,除非才学出众被主官特别赏识,否则也需要父辈的交情相互推荐。何铮的父亲在仕途上没能走远,连带着何氏兄弟现在出仕也艰难。何铮编了几年的书,名声是积攒了一些,却也还没哟州郡主官征辟自己,原先的那些激情也磨得差不多了。

“当然。出仕为官,为天子牧守一方,也不枉自己这一身学问!”

刘牢之点了点头:“日前父亲来信,说是被朝廷任命为安丰太守。安丰郡虽然是侨置郡,在江北却是有实土的。父亲跟袁豫州说得清楚,他会亲自到安丰郡故地驻守,另外征辟椽属管理江南的侨置郡的百姓。姐夫若有意,我便去信跟父亲说明。”

本来似何铮和刘家这种姻亲关系,是不能在同一地区任职的。但是过江以后,门阀政治盛行,这种回避制度根本没人在意,所以刘牢之才会对何铮提及此事。

何铮喜道:“郡功曹已经是不低的起点了,我有什么不愿意的!那就有劳阿全了!”

刘牢之笑道:“自家人有什么好客气的!除了安丰郡的缺,我大哥刘义之,现在是鹰扬将军,已经可以设置参军等属官,何家有合适的人也可以推荐给他!”

何铮一愣,还是点了点头。刘义之和他大哥何淳同岁,如今何淳还在南山书院学习,等待机会,刘义之却已经是物品的将军了。虽然鹰扬将军不过是个五品杂号将军,朝廷诸公对于武职业存在歧视,到底也是踏入仕途了。

听刘牢之这么一说,何铮也有些不自然起来,留下了几套书,便告辞回去了。

刘牢之打开木盒,认真的读起《辞典》来。现在的装订技术有限,这套《辞典》分成了五册,但目录检索就占据了一册。全书通俗易懂,除了是竖排的,内容上跟后世的书已经相距不远。合上书册,闻着书墨的香味,刘牢之不禁有些痴了。

“这书不错,可以作为礼物了!对了,虞真成亲之后,半个多月了,一直还没有回到医馆里去,正好拿着这套书,到徐府去做客,问问此事!”

让孙乾等人提着书,拿上几盒一品汇的点心,刘牢之便骑马往徐邈府上走去。京口虽然说是城,在城墙内的内城毕竟很小,大多数百姓都住在城外的村落里。每个村落里都有一个或者两个大户人家,这是因为这些村落大都是当面的流民所聚,普通百姓难以南下,只得投靠当地大族,一起结伴而行才能安全到达江南。郗鉴当年安置这些流民的时候,也没有把这些流民组织打散,而是按照流民自身的组织来安置。

刘家和徐家离得不远,不过四里路,正是秋收时节,一路上闻着空气中弥散着的稻香味,分外的舒服。从刘家往外走的这些路,这几年刘牢之都安排着拓宽并硬化了,走起来格外利索。刘牢之看着路两边忙碌的农人,想起自己刚来京口时看到的情形,不禁感慨,问身边的孙乾道:“孙乾,这些都是咱们家的地吧,不知道现如今,这地里的收成怎么样?”

孙乾四下看着,说道:“这些地肯定是咱们家的,不过收成怎么样,我可就不知道了。我这就去找个人来问问!”说完纵马往前,去把最近处的农人叫来。

不多时,一个身穿土黄色棉衣的中年汉子,卷着裤管,一路小跑着跟在孙乾马后,到了刘牢之面前,大声道:“牛二见过郎君!”

刘牢之仔细看了看,笑道:“原来是你!”这牛二是家中的老部曲,还有个兄弟在北方的军中跟随在刘建身边,当年刘牢之初来京口,到过牛二的家里。这牛二虽然姓牛,家里却是养不起牛的,还是刘牢之给佃客家里分了牛。

牛二有些拘谨,两只手不断地摩挲着,不知道是要垂下还是放在身后,闻言也只是低着头道:“难得郎君还能记得小的。”

刘牢之道:“你不用拘谨。那年我去过你家,当时你们家只有三家草房,只有几只鸡,过得甚是清苦。”

牛二道:“郎君记得没错。”

刘牢之问道:“你且说说,这几年家里的生活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改善?”

牛二道:“回郎君的话,当然是有改善的。自从郎君给我们每户配上了牛、播种机和拖车,我们一家人种这些地就精细了不少,亩产从原来的不到两石,现在能达到三石,郎君收的租子又少了,这几年难得有了余量。”牛二说了一会儿话,渐渐地放开了,清了清嗓子,又说道,“原来每年秋收的时候,一家人总是要起早贪黑的忙一大阵子,现在老管家从芜湖要来了两台收割机,这点地不到一天便收割完了。只有一点不好,庄稼都倒在地里,需要赶快收回去,一天收不完,便只能晚上睡在地里!”

刘牢之点了点头,这些情况他也有所了解。刘嵩弄来了收割机,却没有同时买脱粒机,也没有搞互助,搞着这些部曲有些错手不及。

“现在家里几头牛?”

牛二笑道:“现在是两头母牛,郎君配的那头早就换回去了。以后这两头牛,每天为我们再生两个小牛犊,也是不小的收入!”

刘牢之点了点头。这些部曲有了余力,被老管家组织起来挖掘了水渠,还打了不少大口井,刘家的这些地现在可以说是旱涝保收。

刘牢之又问道:“你家的两个小子呢?”

牛二道:“现在虽然是秋收,学校里却还没有放假,自然都跟着先生读书呢!这一家人活都干不完,两个小子却清闲,郎君开恩,让他们回来帮着干几天活!”

刘牢之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下来:“你先回去吧,我也要去忙了!”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