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柳安都觉得杨文才问了个很蠢的问题。
不管在现在还是后世,龙骨这个学术名词都很普遍,就如同建筑里的承重柱一样,对于船来说,龙骨就相当于人的脊椎,属于骨架,如果一个人的脊椎出现了问题,那么他跑步、走路、跳跃和承受打击能力都将直线下滑,一旦龙骨断裂,船也就沉了。
可以说,龙骨是一条船最重要、最不可替代的地方,只要龙骨还在,船就有被修复的可能。
越大的船、越大的建筑,需要的龙骨就越加坚韧,尤其是长一百五十米的宝船,如果没有坚硬的龙骨作为支撑,那么船下了海,很容易就会沉没。
这关乎着上千名将士的性命,万万不可马虎。
郑和使用的宝船有多沉?这没人称过,但载重量超七千吨,这就更需要一根坚韧的龙骨了。
“我听说,南方有一种木材叫做铁木,这种木材质地坚硬,十分适合用来造船,难道不能用它们吗?”杨来忽然问。
马学林摇了摇头:“铁木虽然坚硬,但宝船需要的不仅仅是硬,还要有韧,否则经不住大风大浪。”
这就是舒张度的问题了,柳安知道为什么,但他对木材一无所知,根本帮不上忙。
不过杨来的话给陈广识提了醒,他说道:“我听说安南有一种木材,叫铁力木,这种木材比其他木头要硬出三分,又不会过刚,带着些柔性,但十分难寻,且价格昂贵,云南那边倒是有人见到过.....”
天津卫知州马安邦为难道:“这....云南那边我倒是能去问一问,但他们已经将自己有的木头全都运来了,如果是安南国的铁力木....恐怕我就无能为力了。”
柳安点了点头,“此事交给老夫去做,如果安南有铁力木,朝廷可以出面向他们购买。”
天津卫离安南国说差了十万八千里也不为过,天津卫知州当然管不到他们的事情,要想从安南国买铁力木,就得朝廷亲自出面。
不过现在安南国跟大明的关系并不怎么好,当初朱棣能下令督造宝船,是因为安南国为大明的藩属国,大明向他们买什么都很容易,现在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
朝廷出面的话,会不会适得其反?让安南国觉得自己奇货可居,坐地起价?
如果他们要求用新式火药来交换怎么办?要不要派兵去镇压他们?
最后一个想法有些戾气太重,柳安赶紧将其打消了心思,不管怎么样,安南国目前名义上都属于大明的藩属国,如果大明要对他们动手,需要一个恰当的理由,如果想打便打,让其他小国怎么想?他们还会再信任大明吗?
可铁力木关系重大,如果没有铁力木就造不出宝船的话,就算是要开战,柳安也觉得有这个必要。
但如果有更好的法子,能够不动兵戈买到铁力木的话就好了。
有了!
柳安忽然想起,富通商行的生意做的很广,肥皂这些东西在安南国十分畅销,可以说是抢手货,富通商行借此在安南国打下了不少的根基,也有不少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如果能让他们帮忙的话,也许能买到铁力木。
朝廷出面的风险太大,柳安也没把握对方会不会坐地起价,所以还是让富通商行先去进行试探比较好。
找到了大老爷杨钧,将自己的想法跟他一说,杨钧立刻答应了下来,这对他来说十分简单,富通商行的货物不光是在大明,在其他的小国也很抢手,就连洋人都会购买,生意做的大,就不缺门路。
只要解决了龙骨的问题,宝船制造方面就没什么大困难了,朝廷虽然征调了不少民夫,但再也不会跟以前一样拖欠工钱,每个月一结完全不是问题,毕竟现在国库不缺银子。
这让柳安更加意识到银子的重要性,建宝船厂差不多要一年时间,动用三万民夫,一人一个月工钱给三钱银子,三万人每月就是一万两,光是工钱一年就要十万两银子,再加上比工钱更加昂贵的材料、日常消耗等费用,每年少说三十万两银子出去了。
要知道这才只是天津卫一所宝船厂的消耗,大明的疆域何其之大,每年要花费的银子不知何几,怪不得户部天天哭穷,就这么个花法,有再多的银子也顶不住。
幸好现在国库勉强称得上富裕,短时间内不必担心银子的问题,商税已经能够顺利实施,再等着土豆红薯种植的更广泛一些,粮食的问题也解决了,农、商的税也就能供应起大明现在的花销了。
归根结底,朝廷以前那么穷,还是跟打仗脱不了关系,这打一次仗,动辄几十万两银子,什么样的家底也经不住这么造啊!
柳安不想去算朝廷这些年在军政上花了多少银子,因为自从万历末年开始,朝廷打的仗就没停过,甚至可以说大明是被硬生生拖垮了的。
开海,柳安为的最主要目的不是银子,也不是为了抢占更多的地盘,更不是为了从洋人手中分一杯羹,因为从发展结果来看,最有钱的永远是中国。
就算不开海,朝廷的税收一样可以维稳,一样可以保证大明的存续,柳安开海的最主要原因是不想让洋人发展的这么顺利。
光论自己,大明止步不前也足够了,但从洋人的视角来看,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拉进与大明的差距,柳安觉得这样不行,不能让他们如此肆无忌惮,所以主张开海。
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我好可以,你好不行。
只要大明走在其他所有国家的前面不就可以了吗?多么简单的问题。
或者说,让其他所有人都不能追上自己。
督造出了宝船后,柳安已经有了大体的规划,先把东番岛抢回来,然后以东番岛为海港口,分别向西、东两个方向出发,拜仁给的不仅仅是船,还有他们这么多年航海攒下来的海图,这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