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  第八百一十八章 我也有私心

类别: 历史 | 两宋元明 | 明公 | 凯江   作者:凯江  书名:明公  更新时间:2020-08-18
 
“你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他?”徐雅茹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

柳安摊了摊手:“难道你没听说过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吗?虽然二少爷他脑袋不怎么好使,经常会做些蠢事,但他现在...是我的小舅子啊。我也有私心。”

“原来柳太师也有这种东西,我还以为您是圣人呢。”徐雅茹淡淡的说。

“哈哈,老夫倒是想做圣人,可做不成啊。”柳安摇了摇头:“怎么样,雅茹姑娘考虑的如何?”

“如果我爹不同意呢?”

“他会同意的,如果他不同意,雅茹小姐你也不会出现在杭州。”

柳安起身离开了房间,门外洪峰和杨来见他安然无恙,皆松了口气。

柳安也没有禁锢徐雅茹的意思,她也没打算离开,而是写了封信,托人送了出去。

柳安的提议对她来说无疑是诱惑巨大的,徐雅茹从来都不看好造反,更不觉得能成功,她很清楚,奢崇明不是成大事的人,跟着他迟早会步入末路,但她们当时是无路可退,只能投奔奢崇明,现在既然柳安给了她们第二条路,徐雅茹说什么也要试一试。

她想好了,就算不成,她就将小环送走,自己回到贵州。

事实上,当看到她这封信的时候,小环是不敢相信的,信上使用了暗语,证明这封信确确实实是徐雅茹亲笔写的,难道徐雅茹打算投降朝廷?

这让他的两个师兄,白莲教的两位堂主有些不能接受,但小环还是坚持将信送了出去。

没有几天功夫,远在贵州的徐鸿儒就拿到了书信,看过信后,他在桌旁坐了整整一夜,最后在太阳初升的时候做出了决定。

徐鸿儒跟徐雅茹一样,知道大势已去,就算是他也无力回天,而且徐雅茹还在柳安的手里,如果他拒绝朝廷的招安,徐雅茹肯定会被送上刑场,必死无疑。

当初决定造反的时候,徐鸿儒就已经决定了跟朝廷不死不休,可当选择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犹豫了。

为了已经失败的大业,牺牲自己的女儿,值得吗?

他不禁考虑起这个问题来。

他的选择跟柳安料想的一样,就跟当年的宋江,在大势面前屈服了。

信上说柳安要打造一个盛世,这跟他造反的目的不约而合,他也想看看,柳安打算怎么做。

他写了封回信,托人送去了杭州,他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柳安。

过了九月中旬,杭州的天气也开始转寒,今年的冬天来的较早,街上的百姓也不再穿着单衫,而是换上了长袖衣服。

杨府这些日子开始张灯结彩,十分喜庆热闹,柳安大婚的日子也敲定了下来,就在二十七,这是个吉日,虽然仓促了些,但总归能赶得上。

除此之外,杨靖民也带了个好消息来,以方家为首的江南商人们,将成箱成箱的白银送到了官府,补交了今年的税银,以前的税银谁都没提,柳安也不会伸手跟他们索要,万事开头难,方家已经表示出了态度,柳安也不好咄咄逼人。

否则真要论起来,他们漏缴的税银足以让他们倾家荡产了。

方老太爷说服了其他人,柳安也将奏折呈了上去,朱由校看到后大喜过望,江南的税赋一直都是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如果能就此解决,将来朝廷每年的税银至少往上提五成,甚至一倍。

这是什么概念呢?意味着朝廷每年多出了一倍可以使用的银子,让户部吃紧的财政得到了缓解。

从大明建国之初,商税都是越来越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井喷式增长过,而且江南的商人们开始交税,算是开了个好头,不出意外的话,其他各州府的商人们也会纷纷效仿,朝廷每年收到的商税会越来越多。

等到山西稳定下来,每年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侯家听说了此事后,明面上没什么动作,背地里却开始打听这一切的原因,当得知是柳安找到了方家后,侯老太爷气的将杯子直接给摔了。

欺人太甚!

侯家的计划落了空,侯老太爷怎么能不生气?

现在好了,被柳安这么一搅和,这滩水彻底浑了,侯家能不能从中杀出一条血路,还是未知数。

江南开了先河,江西、山东、福建等各地的商人也不得不跟风,没办法啊,人家都交了税,朝廷一看就知道以前的账目不对劲,只要一查就能查出马脚来,如果自己等人动作慢了,惹得朝廷不快,那么这日子也就过到头了。

柳安在给朱由校的奏折中说明了他想要招揽徐鸿儒,同时他将徐鸿儒在西南叛军中的重要性提了数次,希望朱由校能同意朝廷招安徐鸿儒。

一开始,朱由校心里是不愿意的,虽然西南战事尚未平定,但基本上对方已经翻不起什么大浪来了,可以说已经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只是时间问题,这时候招揽徐鸿儒,不是多此一举吗?

对于叛贼,朝廷可从来都不会心慈手软。

但向自己谏言的是柳安,若是其他人朱由校自然会当即拒绝,可如果是柳安的提议,他就得认真考虑一下了。

招安徐鸿儒,对朝廷真的有好处吗?

事实上,只要平定了西南,大明内部就没有了作乱犯上的逆贼,可以说四海承平,朝廷能专心对付北边的鞑子。

可就算大局已定,对方龟缩贵州不出,朝廷想啃下这块硬骨头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可能要一年、两年甚至更久,贵州林险,若是叛军化整为零,往山林里一躲,那就是再加十倍的人手也抓不出来,等到朝廷大军一退,他们再冒出来登高一呼,又是一场战争。

如果能够通过招安徐鸿儒平定西南,对朝廷来说也算是不小的好事,毕竟每一年朝廷在西南靡耗的军费都不是小数目,动辄几百万两,这其中算上了火药、粮草、军饷、人力运输等等一系列的东西,所以朱由校考虑后决定,招安徐鸿儒。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