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记  第四一二章 来临

类别: 历史 | 两宋元明 | 大明新命记 | 哼哈大王   作者:哼哈大王  书名:大明新命记  更新时间:2020-09-13
 
《大明新命记》来源:

且说黄台吉听见了多铎那句不软不硬的反问以后,盯着多铎看了一会儿,他见多铎始终回避着自己的目光,并没有敢于跟自己正面对视,便也不去计较了,而是对多铎说道:

“与南朝决战辽西,对我大清来说,终归是围点打援罢了。只要能把南朝关里的精兵悉数引到关外来,朕就算你大功一件。”

说到这里,黄台吉略作停顿,沉吟了片刻之后,又接着说道:“当然了,朕也不是单单叫你一人领军前往。——这样吧,就叫肃亲王豪格领着镶黄旗的兵马,与你一同前去。”

黄台吉话音刚落,就见大政殿里一个与诸王贝勒并坐的高大魁梧、相貌粗砺的络腮胡男子,突然站了起来,冲着黄台吉躬身大声说道:

“儿子谨遵汗阿玛旨意!”

这个高大魁梧、相貌粗砺的络腮胡男子,正是满鞑子伪帝黄台吉的长子和硕肃亲王豪格。

这个豪格,虽然是黄台吉的长子,可是却并非眼下黄台吉宠幸的后宫诸妃所生育。

他的生母乌拉那拉氏,曾是黄台吉的第二任大福晋,可是因为一次在奴儿哈赤面前失礼,受到了奴儿哈赤的训斥,随后就被黄台吉给休弃了,废掉了。

黄台吉按照奴儿哈赤的安排,另外迎娶了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出身的第三任大妃,即现在的皇后哲哲。

从此以后,豪格这个长子的地位,就变得很尴尬了。

因其母亲的原因,奴儿哈赤活着的时候,对这个孙子不怎么待见,连带着黄台吉本人也对他的这个长子不怎么待见。

可是再怎么不待见,这个豪格毕竟是黄台吉唯一一个成年的儿子,所以等到黄台吉继承了汗位以后,就封他做了贝勒。

再等到黄台吉称帝的时候,就更进一步封他做了亲王,即和硕肃亲王。

豪格为人粗鲁少文,脾气暴躁,行事比较鲁莽,并不是黄台吉欣赏的那种类型。

所以,虽然他眼下已经年届三十了,可是黄台吉却丝毫也没有立他为储的意思。

但是,这个豪格自有他的长处,他喜好弓马射猎,兼且力大无比,作战十分勇猛,这些年来,他跟着黄台吉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很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因此也得到了黄台吉越来越多的信赖和倚重。

特别是对黄台吉来说,豪格好歹也是他自己的亲生儿子,总比他那些同父异母兄弟们可靠得多了。

这一回,黄台吉叫多铎率军前往辽西发动攻势,思前想后了一番,便叫豪格率领镶黄旗的兵马跟着一起去。

一来,自己的两黄旗这边也出了人马,也好叫多铎、多尔衮兄弟他们无话可说。

二来,让豪格去,也好代替自己看着点多铎,免得他阳奉阴违,出工不出力。

再者,于公而言,诱敌的人马多一点,声势更加壮大一些,也有利于迫使辽西的明军尽快求援,也有利于引来明国关内兵马。

此刻,黄台吉看见豪格听了自己的吩咐,立刻毕恭毕敬地答应了,心里颇感欣慰,先冲他点了点头,尔后又压了压手,让他坐下,紧接着,就又对多铎说道:

“你们此行,究竟去打哪个城池,朕看,还是由你们自己去做决定。可以打锦州,可以打松山,也可以直接去打宁远城。总而言之,就是要打他南朝兵马必救之处。

“记住了,你们此行能不能破其一二城池并不要紧,真正要紧之处,在于能不能调动南朝关内兵马出关救援。

“须知道,你们此行引来的南朝兵马越多,你们的功劳就越大。至于引来了南朝兵马以后的事情么,到时候,自有朕,亲自统率大军前往迎战!”

黄台吉的战略,说白了也很简单,就是让多铎和豪格两人率军包围明军宁锦防线上的城池,迫使被围的明军向关内求援。

等到明军的援军出关以后,再由黄台吉亲自率领八旗主力军,迂回包抄明军后路,将他们包围歼灭在关外。

这个时候的满鞑子,自恃弓马骑射天下第一,所以根本不担心在野外与明朝大军进行决战,反倒盼望着能将明军从城池里面引诱出来进行野外决战。

如果崇祯皇帝真的调集了大军,交给洪承畴领着出关,北上松锦,去与满鞑子决战,那简直是正中了黄台吉下怀。

历史上,崇祯十四年开始的松锦大战,就是这样一个设计好的圈套。

黄台吉派出了两个旗的人马长期包围锦州,并在锦州与义州之间大量屯田,作出了一个不拿下锦州誓不罢休的样子。

原本想着等待满鞑子军队粮尽自退的祖大寿所部人马,这下子慌了,感觉到最后时刻到了,于是开始不断地向宁远、山海关求救,向京师求救。

而大明京师朝堂上的主战派文官不明就里,纷纷上书皇帝主战,并弹劾蓟辽督师洪承畴胆小怯懦,见死不救。

结果崇祯皇帝听信朝议,由原本的先安内再攘外,又变成了两线开战,开始督促洪承畴率军救援锦州。

老谋深算的洪承畴当然看得出满鞑子的奸计,于是便一而再再而三地跟崇祯皇帝说关外兵少,不足以北上松锦与满鞑子一战。

他希望通过提出增兵增饷的难题,让崇祯皇帝知难而退,放弃北上救援锦州的想法,因为他知道,朝廷无兵无饷,根本派不出大批兵马出关。

可是没有想到,他这一次却弄巧成拙了。

你嫌兵马不够?好,我给你倾国之兵。

你嫌粮饷不足?好,我给你倾国之粮。

一贯刚烈的崇祯皇帝咬着要关,调集了大明北方仅剩的官军精锐,搜集了能够搜集到的全部粮饷,一股脑儿地输送到了山海关外。

崇祯皇帝这么做了以后,洪承畴心底里暗自叫苦,可是嘴巴上却无话可说,只能硬着头皮从关宁两地启程北上求援去了。

虽然洪承畴早就看破了黄台吉的奸计,知道松锦之地是一个陷阱,但却不得不带着一丝丝侥幸心理往里跳。

他原以为一步一动,步步为营,可以避免被满鞑子击溃,以为他到了松山城以后,可以背靠松山城立营,与顿兵在锦州城下的敌人决战。

甚至可以与锦州城里的祖大寿内外夹攻,取得一场像样的胜利,将围困锦州的满鞑子赶走就可以收兵了。

但是洪承畴却没有想到,他到了松山城外以后,顿兵在锦州城下的满鞑子军队紧闭营门不出,根本不与他主动交战。

就这样,双方居然在松山与锦州之间的地带对峙起来了。

与此同时,洪承畴一到松锦之间立营,黄台吉闻讯就立刻率领倾国之兵,从盛京城快速出发南下。

并且利用满鞑子骑兵的快速行军优势,绕开锦州与松山,以及双方对峙的区域,直接包抄到了北上救援的明军背后,掘长壕、起高垒,一举切断了明军粮道和退路。

结果明军后路一断,消息迅速传开,十三万大军竟然不战自乱,惶惶不可终日,没过多久,粮草耗尽,遂一发不可收拾,不战而自溃矣。

崇祯皇帝好不容易从关内调集而来的十三万大军,竟然连一场像样的仗都没有打过,就这么一下子全军崩溃了,逃的逃,死的死,降的降,近乎于全军覆没了。

洪承畴十三万大军携带的数不清的枪炮、弹药、车马、粮饷,至此,也全数为被满鞑子所俘获,落入了满鞑子之手。

这种围点打援的小伎俩,也是满鞑子惯用的伎俩,其实并不难看破,然而却因为各种匪夷所思的阴差阳错,最后竟种下了大明败亡的因果。

明末辽东战争史上,最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最令人痛彻肺腑的事情,真是莫过于此了。

黄台吉在盛京城伪皇宫大政殿里的议事结束之后第二天,豪格掌管的满鞑子镶黄旗,以及多铎掌管的满鞑子镶白旗,很快就行动了起来,点兵点将,备齐粮草,做着长期征战的准备。

数日之后,大明崇祯十二年九月二十一日上午,即满清崇德四年九月二十一日上午,满鞑子和硕肃亲王豪格、多罗豫郡王多铎各率本旗出征兵马共两万余人,云集到盛京城抚远门即俗称的大西门外,接受了满鞑子伪帝黄台吉的点验校阅。

当日中午,多铎率领着他镶白旗下的巴牙喇、阿礼哈超哈,气势汹汹地行在队伍的最前面,豪格则率领镶黄旗人马,督押着大批粮草在后边,一路离了盛京城下,人欢马叫车轮滚滚地往西而去。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