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金秋已至,各地灾民纷纷收拾东西,离开自己的家乡,开始了几年一次的异地就食之旅。
随着各州府接纳的人数增多,朝廷的赈灾程序已经启动,各地常平仓开仓放粮,积极救助。
而具体的赈灾手册都总管府那边已经行文下来,上面大致都是李全所写的内容。
命令各州府积极赈灾,对治下的流民进行妥善安置的同时,要做好防疫的准备。
然后号召各地官府,大力发展基建,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以工代赈减少州府的压力,尽量的将受灾百姓留在当地。
其他的则是根据实际情况,或增加或减少。
一时间搞得十分火热。
日子一天天过去,中秋前夕,潍州城内的大半工厂都已经建设完毕,地方和人手都是现成的,所缺的东西,只有织机而已。
照着目前新开的七家工厂来看,潍州至少还有一千台织机的缺口。
工厂所需要的织机与家里普通织机不同,功能要更多,织布能力会更强,自然价格也会贵上不少。
按现在的采购价格,一台织机的价格普遍都在七十两银子左右,价钱是不低的。
由此可见,这些工厂的成本是不低的,加上这些士绅才遭受粮食危机带来的经济打击,各自的财力都出现了问题。
所以,这七家中有五家都是几人合伙开办的。
不过钱肯定都是能凑出来的,有了钱织机自然也不缺,没用几日,就有过半的织机从海上运了回来,完好的安放在这些工厂之中。
置办得比较早的几家,如今都已经要开始开工,这几日还请李全过去主持开工大典。
对此,李全自然是高兴的,这些工厂开设起来,生产的绸布都是卖给海运商会的,他们生产的越多,商会的利润就越大。
不过说起这些利润来,李全就有些头疼了。
生产源头已经开始远远不断的出货了,但销路却一直还没有解决,嘴上说着是能借按察司门路的,但实际做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做生意,关系只是敲门砖,真想成交还得对比具体的价格,别人总不可能为了点人情,一直做些亏本生意吧?
何况李全想谈的都是大生意,真要亏起来可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但眼看着货物在仓库里堆着也不是回事,没法子,只好将汪德海派出去四处去揽生意。
汪德海倒是去了,结果生意没谈成,反倒是带回来个坏消息
北边运河最近不太平,时常有贼寇劫掠沿途客船,朝廷几次派军围剿,全都无功而返,这几条商路便有些断了。
若是想靠这几条商道做生意,今年多半是没希望了。
碰上这样雪上加霜的场景,李全也没有办法,只好先派人将潍州产布的消息放出去。
绘声绘色地说着潍州的布匹如何如何,价格多么优惠之类的东西当然这些只是暂时的,招不来生意。
李全自己这边只能将价格降低点,加上运河送货上门的服务,这才招揽到一些零散的订单,勉强让商会运作起来。
照着目前的订单数目来看,现在刚好将盈亏抹平,不过等下一批织机到了之后,这个平衡或许就会被打破,商会转入到亏损的状态。
但李全现在着急也没用,因为赈灾的缘故,城内有一大团的事情正等着他去做,都是些不重要的琐事,可连起来之后却如同乱麻似的,让他无暇分身。
这不,昌邑那边又送来公文,说是要增设几条水渠,上面还有刺史大人的批文,说是让李全多多配合。
李全长叹口气,闭上眼揉了揉自己的额头。
“嗨,真是自找的啊当初那么多嘴是做什么!”
兴修水渠的事情倒没什么关系,要多人李全这边都有,但这背后的意义却不是那么简单的。
事情的来源还不是辛刺史那画蛇添足之举
本来目的就是赈灾维稳,但辛刺史偏偏想着要维护自己的权利,增加自己的政绩,于是接着兴修水利的同时,让人通检推排,重新登记各户的家产。
其中利益关系太过复杂,李全当初就没想过要参与的,所以辛刺史提起此事的时候,他也没有多言。
但谁知道那辛刺史出去就说,不是他出的主意。这话一出,潍州城内立即就有人胡思乱想。
呵,这样的损招,也只有哪位李判官才能想出来了!
这让名声在士绅口中已经烂掉的李全百口莫辩。
喂!明明不是我啊!
但这话说出去是没人相信的,就连汪德海也是笑着不说话,是打心底认定这样的损主意就是李全出的。
这让李全气得差点一口鲜血吐了出去,但也没办法,辛刺史知道后,是满脸歉意。
“哎,本官也是无心之举,当初只是说些玩笑话,没想到竟被有心人传了出去,竟差点害了李大人你的名声,罪过罪过”
说话时十分严肃。
只是在离开尉司的时候,刺史大人想笑没忍住,居然被人听见了,之后才有人报到了李全这里来,他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好你个姓辛的啊,居然让我去背黑锅!
想到这些,心中的怒火就蹭蹭的往上窜,提着刀就要去报仇,然后然后什么也没有发生。
对方毕竟是刺史大人,李全总不可能真将对方怎么样了但私底下,却派出人四处宣传,说什么,
“之前的计划都是刺史大人布置的,李全就是牵线木偶”之类的话,混肴视听。
当然,这些只是无趣生活的调剂,大家都知道其中是怎么回事,各自笑笑几声,该做的事情都从未落下过。
今年或许任务很繁重,但赈灾的成效是很显著的。
这才半月左右,城内外的治安便有了明显的改善,四处闲逛的流民少了,城内外都有逐渐稳定下来的趋势。
工厂里的那些女工不说,潍州所辖三县的基础建设基本上都已经开始,只是形式有了些改变。
水渠的修建按端分配给各户流民,全家老小都能加入进去,而报酬也是和进度有关,修的多拿得钱就多,修的少拿得钱就少。
但工地上,三顿饭是不缺的,不说吃饱,一家老小总不会饿死。
所以这几日,城外的流民营地里,虽然还不断有外地的灾民赶来,但人数已经逐渐趋于稳定。
不管怎么说,潍州城内的局势正逐渐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