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推荐:
参加完深圳的新车量产下线仪式后,段云很快又返回到了深圳。
而这次回到深圳,段云第一时间联系到了华为的任正飞。
就在3月份的时候,段云的BJ之行,终于拿到了国家级北斗通讯系统的研发项目,在和航天局局长刘纪元进行面谈之后,天音集团正式接受了国家航天局的委托,正式开始北斗通讯系统芯片和相关软件系统的研发。
尽管天音集团的实力雄厚,但之前却从来没有正式涉足通讯产业,即便是给华为和中兴提供的通讯芯片,也是有那两家公司独立设计完成的,段云提供了一些技术上的支持,但核心技术依然控制在这两家手中,不过按照双方的约定,华为和中兴的芯片则是由天音集团生产的,段云始终控制着这两家企业产品的最上游,也从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而这次承接了北斗芯片和软件项目的研发,段云还是需要这两家公司进行协助的,尤其是华北公司,他们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国内最强的通讯公司之一。
其实在当前的国内,通讯产业已经形成了两大派系,这就是所谓的“北联想”和“南华为”,一家诞生于政治和科教资源极为丰富的BJ,一家诞生于浪利市场化经济潮头的深圳,而在1994年的时候,这两家经营领域不同的公司,在业务上有了第一次香蕉和重叠,或者可以换句话说,当时收入利润升是远高于华为的联想,首次攻进了华为的腹地:电信设备市场。
早在1992年的时候,联想和华为就已经开始布局各自品牌的程控电话交换机,并先后在国内“开局”成功,盈利颇丰。
当时摆在两家公司面前的是一个渗透率仅有3.2,且迅速增长的电话市场,以及巨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去年的时候,在程控交换机领域,联想主攻,华为主守,此时联想的收入接近华为的六倍,而在的其中,联想方面派出的大将是倪光南的博士生,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罗争,此人在联想的程控交换机项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罗争凭借着过人的学识和能力,以及联想本身拥有的技术优势,这才在和华北的竞争中,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然而,一切的转机出现在1993年年底。
随着倪柳之间的争执日渐白热化,最终导致倪光南离开联想,转而跳槽来到了天音集团之后,两家公司在程控交换机领域竞争趋势迅速发生的扭转。
一方面,在倪光南离开之后,他的学生罗争在内部也受到了或多或少的排挤,作为倪光南亲自扶持的“嫡系”,罗争和程控部的遭遇不难理解。
而这个时候经入职天音集团的老师的号召以及天音给出了更高的薪资,最终在年初的时候,罗争从联想辞职,来到了深圳工作,其他一些和倪光南关系密切的科技人员,也应受到压力纷纷离开,要么去了BJ的其他科技公司,要么干脆投靠天音集团,重新成为了倪光南团队的成员。
至此,联想之前主持的程控交换机项目已经处于一个半中断状态,新接手的项目主管能力有限,使得新产品的开发陷入僵持阶段,到了5月份的时候,联想正式解散了程控部,将大部分技术人员归拢到了由杨元庆负责的微机部。
联想公司内部的这个巨大变故,却给了华为一个机会,原本他们在这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但联想突然“自费武功”,退出了程控交换机的竞争,也让华为终于迎来了一个快速崛起的机会。
4月份的时候,C08万门机在江苏邳州开局,经过一个多月的上线测试,最终大获成功,随后跟C082000门交换机一起横扫中国电信市场,到了六月初的时候,已经接到了价值4亿元人民币的订单,而且从现在的趋势来看,到今年年底的时候,销售额很有可能突破8亿。
另外放眼当前的国内电信市场,在电话程控交换机领域,华为已经找不到能和他势均力敌的对手,至于深圳的另一家通讯公司中兴电子,他们主要以生产电话机为主,双方的义务目前并不存在重叠,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华为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几年占据国产交换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有了钱的任正飞,现在也是在不断的招兵买马,从当初只有几个热血青年创立的研发团队,到现如今有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大楼,技术人员的数量也已经达到了五百多人,虽然还不能和天音集团相提并论,但在国内,也算得上是一流的科技公司了。
可即便如此,在接到段云的电话之后,任正非就第一时间开车来到了天音集团总部。
其实关于北斗通讯系统项目的事情,当初三月份段云从BJ回来的时候,就已经和任正飞谈过一次,那个时候任正非就积极表态,愿意投入人力和物力协助天音集团完成相关的项目研发。
“段总,目前我们的北斗团队已经和BJ相关单位建立了联合项目组,而且已经有了明确的分工,相关的项目主要由咱们深圳这边主导。”任正非坐在段云办公桌的对面,面色恭敬的说道:“从目前的进度来看,一切都挺顺利的,不过后期的研发难度会越来越高,我们这边的技术人员还是有限,希望段总能够给我们提供更多的人员和技术支持。”
尽管目前的华为已经成为了中国程控交换机的龙头企业,但以他们目前的研发能力,还不足以承担这样的国家级项目,更多的还是需要天音集团的帮助。
另外一点就是,自从倪光南的地址罗争加盟天集团之后,使得天音集团拥有了国内最顶尖的通信技术研发所的团队,加上公司原有的技术团队,完全可以独立承担这次航天局交给他们的项目任务。
只是出于研发进度和效率的考虑,段云才最终决定让华为承接一部分的研发任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