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影帝  第451章 试试也无所谓

类别: 都市 | 娱乐明星 | 肌肉影帝 | 雅玩居士   作者:雅玩居士  书名:肌肉影帝  更新时间:2020-02-24
 
丁诚叹口气,华盛顿邮报后,自己终于挑大梁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好作品。

可惜还是有很多遗憾!

比如主角的视角下,对达到目的设置层层阻碍、通过片中的事实影像的陈述、律师团队、妻子的支持,这些构成不断向前的阻力与推动力,深化事件的感情因素,从而从侧面烘托主角的人性光辉。

所以他在影片中的形象是立体的,屡屡上镜的妻子与事务所管理人通过一些片段也可以立的住。

相反对立面杜邦这边的描述就略显简单,前半部分只有杜邦的领导人出镜,后面除法庭戏份,杜邦的所为几乎是从对话中得知的,站在主角对面的最大敌人不由得被扁平化。

一方面导演托德毕竟很少触及纪实类电影,而以人为基本单位是他一贯的做法,以主角为基本单位去扩大事件影响,对于文艺片导演无可厚非,并且对观众的情感冲击并没有减弱。

另一方面则来自事件改编电影的方向,社会事件改编电影的处理视角方式中,群像与个人视角都很常见,主要在于导演或者整个制作团队所期望的效果。

《聚焦》之所以拿下8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靠的并不是简单个人情感的同理心,社会事件本身的意义以及人物对位群像出演冷静克制突出整体事件的社会影响,并进一步拉近观众的好感,无需刻意、无需滥情。

丁诚认为社会事件突破口的以反抗题材居多,这类电影需要观众与人建立联系,有时候可以用更戏剧的方式去塑造这个人物,这点在今年奥斯卡系电影《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中同样可以找到。

导演设计一个善良乐于奉献的形象变跃然于屏幕之上,先抑后扬或者先扬后抑再扬也是塑造人物的关键手法,同样事件本身就是扬抑扬的过程,典型事件对观众情感认同的便利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能够反应这个事件并给观众以启发就是一部合格的事件改编电影了,做到这点,好莱坞工业似乎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平静的叙事、克制的文风、到位的个体塑造再加上适时的陈词演说,追求剧本流畅、体现故事内核、放弃作者思考的风格在追求作者性艺术电影里找不到位置,但制片厂维度内所搭建的朴实直白的感情内核会特别适合普通观众。

影片的话题意义超过艺术价值,这是毋庸置疑的。电影对社会和法制的推动,韩国《熔炉》是杰出代表,直接推动政府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好莱坞同样喜欢把一起起真实事件搬上银幕,让观众了解事件的始末,这无疑会加强民众对政府和公司的警惕性和监控。

我不是救星在国内开了个好头,可惜没有继续跟上。真正好的现实题材电影是需要制作者从骨子里坚持现实主义的,可能有现实题材,但目前来看还缺乏现实主义。

不得不说导演的表现手法比较普通,会让人容易觉得无聊,因为没有做到情绪上的连贯性。如果说前面一个半小时通过一系列细节让人的情绪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最后半小时就有点牵强附会,甚至结尾也没有拉一个。

虽然刻意安排夫妻吵架、晕倒送医的戏份,但故事进展到这样的环节,观众已经无法被主线之外的情节吸引。

部分情节缺乏说服力,如一开始律师接下养殖场的案子,影片交代的动机是乡情,并且使用《乡村小路带我回家》来渲染情绪,固然感人,但理智上缺乏说服力。

最后半部分角色们全部处于等待状态,而等待的结果是杜邦公司反悔,作为一名资深律师,难道开始没想到这一点?

因为导演用八成画面充斥着冷峻阴郁的蓝色调,大量主观镜头停留于报纸、书页、照片、屏幕,去体现调查取证收集线索的复杂和艰难。

时间跨度很大,气氛沉闷又有压迫感,社会这滩黑水才是真的深不见底。片尾的一串串数字触目惊心。

当然导演的实力还是有目共睹,人物关系的镜头构图也堪称典范,将人物的对峙关系、边缘境遇做出教科书式的展现。在整体节奏感上亦是环环相扣,两个小时的片长内虽然一次次在生理上能感受到时间在不断进展,但是每当观众觉得案情会套路般地结束时,时间轴的无情碾压以及案情一次次超脱我们预期、打破体制的进展又会刷新观众的观看动力。

但同时专注于个体小人物是一把双刃剑,也可能成为制约格局的最大因素。当视角被确定为单方面后,故事的讲述者便可以通过一些私人化的细节、情感塑造,最大程度地使观众移情,但同时也代表着失去更为广阔的叙事空间以及更为客观的呈现。

在整体风格上的克制与压抑,某种程度上对客观性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微妙补救。但是在人物的展现上,却难以避免地出现了群像单薄、向主角靠拢的局面。

关于探寻真相方面的社会题材影片中,移情于观众、或多或少地编织一种令人沉溺的情感假象总归是会削弱真实的力量。

虽然阵容有冲击奥斯卡的潜力,

但结果丁诚反而不太乐观!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