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霸主  第三百九十九章 设计谋害刘显

类别: 历史 | 秦汉三国 | 大汉霸主 | 一级烟枪王   作者:一级烟枪王  书名:大汉霸主  更新时间:2020-05-24
 
刘显这次行商北海,可谓收获巨大。

和孔融之女孔雪的亲事定了,获得了郑玄、陶丘洪这等名士投效。主要的还可以通过刘节掌控北海。

可以说,刘显现在的发展已经真正的跳出了杨氏县、柳林村的范围。

如果不是刘显一直都担心影响太大,刘显都想对杨氏县附近的县城动手了,还有平原王府食邑三县之地。

不过刘显知道,一下子弄出太大的动静来的话,朝廷恐怕就会更加的盯上自己了。

有时候,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朝廷当真的要对自己如何,恐怕也不用什么的借口。

就如当初自己的那哎呀的父亲那样,说你意图谋反你就是谋反,要抓捕你入狱你就得入狱,要给你什么的罪名就是什么罪名。

如果到了那样的一个地步,刘显自然不会如那哎呀父亲那般束手就擒,可却就真真的走上了跟黄巾军一样的道路。以目前的大汉来说,刘显的确不易马上站在大汉朝廷的对面立场上。

历史上,董卓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都被天下诸侯打得逃到长安,没能真正的君临天下。刘显现在的实力,对付三几万的黄巾军还可以,可是要对付更多的朝廷大军,恐怕就有些困难了。何况,如果当真的过早站到了大汉朝廷的对面立场,朝廷大军杀到,哪怕刘显有柳林村的新城抵抗,不会轻易被灭,可是,如此一来,刘显还想要发展吗?

如今一切都正在慢慢的开展,铺开了一个发展的局面,如果因为操之过急,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那也只会撑死。

所以,刘显还真的只能先埋头发展,经营好杨氏县、柳林村,积累钱粮再说。北海郡,就当作刘显的一个向外发展的试验之地好了。

且不说刘显这次前往北海满载而归。

刘显前往北海,这前后已经过了一个来月了。在这一个月当中,冀州已经变了天。

皇甫嵩这个冀州牧终还是被朝廷解职了,包括了皇甫嵩左车骑将军之职。

历史上,导致皇甫嵩被朝廷解职的原因,是皇甫嵩在早前统军攻击张角的时候,经过邺城,发现中常侍赵忠于其家乡邺城的住宅超过了规定,便上奏朝廷,请皇帝没收。另外,张让向皇甫嵩索要五千万钱被拒绝,如此就直接得罪了朝中两大掌握权柄的宦官,然后他们一起在皇帝面前,弹劾皇甫嵩连战无功,耗费钱粮。皇帝这个时期已经对张让、赵忠言听计从,极为宠信,所以,才有皇甫嵩被朝廷解职之事。

恰逢这个时期,西凉北宫伯玉等叛军利用董卓消极作战的时机,入侵三辅地区。三辅,是后陕西中部地区,乃长安京畿之地。被解职的皇甫嵩,被令镇守长安,保卫皇家园陵。

现在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皇甫嵩的确也如历史上那般,得罪了赵忠,以及拒绝了张让的勒索。但实际上,却非皇甫嵩被解职的导火索。

事实上,皇甫嵩得罪赵忠、张让是打败黄巾军之前的事。如果要撤皇甫嵩也不用等到现在,更不会让皇甫嵩做了冀州牧之后又解去其职。

皇甫嵩在黄巾起义之后,的确做了不少事,皇帝对皇甫嵩其实还是比较信任的。要知道,解除党禁,赦免天下党人,号令天下义士,这些是皇甫嵩提出来的,又是皇甫嵩打败黄巾军的,皇甫嵩也一连向皇帝奏表了不少事,皇帝基本上都依从皇甫嵩的意见。由此可见,其实皇甫嵩还是深得圣眷的。

张让以及赵忠,就算深得皇帝宠信,可是事关天下社稷的问题,皇帝也能分得轻重,不会轻易恶了这样的国家栋梁。

真正让皇帝撤了皇甫嵩的原因,除了张让、赵忠不停的在皇帝面前给皇甫嵩小鞋穿的关系,主要的,是因为皇甫嵩没有听从皇命出手解决刘显的事。

一个柳林村刘府少主,号称汉室宗亲,朝廷都没有证实是否是真的汉室宗亲的小子。这从哪里冒出来的?

这样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无论是在那些宦官权贵的眼中,还是在皇帝的眼中,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蝼蚁,一只手指就可以碾死的小家伙。

这样的一个小人物,皇帝已经有了旨意,让皇甫嵩让其人道消失了,可皇甫嵩居然不动手,并且还上奏,为刘显表功。

如果刘显当真的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那么弄死他以及让他活着,其实都不值一提。没有什么。

可恼的是,这个小子居然攀上了平原王府马贵人,成了马贵人的义子,成了平原王府名义上的少主人。这个可不能容忍了。

要知道,和先帝有关的后人,是当今皇帝心中挥不去的一根刺。

皇帝其实都还会不时的做恶梦,梦见先帝桓帝指责他灭了其弟刘悝一家满门的事。

反正,平原王府还真的成了当今皇帝的禁忌,平时,根本就不会有人敢在皇帝面前提起平原王府的。

有了这个关系,对于皇帝而言,刘显必须死。不管有什么的原因,有什么天大的功劳,刘显都必须死。

皇甫嵩奏表,刘显打败什么数万黄巾军的功劳,这个还真的算不了什么。反而让皇帝一下子就对皇甫嵩产生了极端不满的情绪。

不过,皇甫嵩的确是功劳在身,且的确是如今朝廷少有的良将,一时也不好拿下皇甫嵩。

何况,当时皇帝已经派出了王越对刘显下手。只要刘显死了,那么也就算了。

可皇帝派出王越前往解决刘显,这一去就没有一点消息。这让皇帝真的极为恼怒。

王越行刺刘显的时候,当时弄出来的动静真的极大。

刘显也不可能当真的完全封得了当时数万人的口。自有朝廷探子到了柳林村一打听,很快就知道是什么事了。

当然,他们倒没有刺探得出王越已经投效了刘显,成了刘显的贴身护卫的事。可他们却知道了王越刺杀刘显失败,反被刘显抓住了。

皇帝听了这样的情报,当场龙颜大怒,极为恼火。

区区一个小子,命皇甫嵩解决,居然没动手,再派出号称天下第一剑的王越这样可以于万军中取敌将首级的高手,这居然也失败了,连王越都被擒,如今生死不知。这如何了得?

这再一想,可以打败数万黄巾军,连超级高手都奈何不了的家伙,这还得了?万一他要造反,谁能制?

万一让这个家伙发展起来,到时候尾大不掉,这平添一个跟自己争夺皇位的人?不说跟自己,以后跟自己的儿子争夺皇位的话,这还得了?

皇帝因而更加坚定了要铲除刘显的决心。

皇帝知道,皇甫嵩是一个忠直之臣,在皇甫嵩眼里,刘显是一个有功之士,尤其是刘显救济了那么百姓的事,使得刘显在当地百姓当中已经有了一个正面的形象以及声望。如果明面上给刘显一个什么的罪名赐死,这恐怕不太适合。尤其是皇帝也已经隐隐的感到,这个刘显不简单,万一刘显不会认伏,反逼着刘显造反,那么事情就大条了。

皇帝其实已经不太在意现在还没有灭掉的黄巾残部的事了。可是,如果加上逼反了刘显的话,逼得刘显跟黄巾残部联合的话,那么还真的会彻底的动摇了大汉的根基。

现在大汉各地都还有黄巾暴乱,如今西凉的动乱都还没有灭息,冀州再加一个跟先帝勉强扯得上一点关系的刘显造反。那么朝廷恐怕就真的会失去对大汉各地的控制。起码冀州、青州等等地区,就会彻底的乱起来。这就等于让如今的大汉失去了半璧江山。

想来想去,皇帝始终都觉得,还是不能在明面上去解决刘显,始终都得要使些手段。

张让、赵忠等十常侍,自然也知道皇帝打算要刘显死的事。他们其实也想刘显死。

因为刘显自始至终,都还没有给他们半分好处,甚至都没有派人来拜过山头。

因而,他们就给皇帝献计。

要动刘显,就先动皇甫嵩,要不然,有对刘显抱有好感的,且又刚直的皇甫嵩在冀州,就算朝廷想使些什么手段,可能都会被皇甫嵩无意间就拦了下来。问题是朝廷也不可明着对皇甫嵩说,因为皇帝顾忌刘显,所以,你得要帮着弄死刘显。

皇帝听了后,就深以为然,便决定下旨,借一些名目,解去皇甫嵩的冀州牧之职以及军中的职务。但皇帝却又不想让有功之士寒心,起码不想让军中的军将看到,为大汉立下了如此大功的皇甫嵩都被剥夺一切,因而弄得人心惶惶。所以,才又命皇甫嵩镇压长安,对抗西凉的叛军。

解去皇甫嵩冀州牧之职,调走了皇甫嵩,为了更好的出手对付刘显,朝廷暂时也没马上任命冀州牧。

如何弄死刘显呢?

张让、赵忠等人献计,既然刘显在杨氏县、柳林村居然拥有了可以对抗数万黄巾军的力量,连天下第一剑的王越都没能杀得了刘显。那么再派人刺杀刘显已经没有了意义。

而朝廷也不可能派出大军直接攻打杨氏县、柳林村的。无故攻打杨氏县、柳林村,出师无名。

如此一来,他们都认为,想要在冀州、杨氏县弄死刘显已经极为困难。那么不如就把刘显弄到京城来,只要刘显到了京城,在天子脚下,皇帝眼前,那么要如何弄死刘显都可以啊。

要不然,刘显在杨氏县、柳林村,根本就奈何不了刘显。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十常侍好事不会做,但是论耍阴谋诡计嘛,那就真的一肚子坏水。

他们一起考虑得还挺周详的。

首先,他们都认为,朝廷已经把马贵人召到了京城,但是朝廷始终都没有发表声明是否认可马贵人的这个义子。现在都过了几个月了,他们都担心,刘显是否已经想到朝廷要对付他,尤其是王越已经落到了刘显的手上,他们也不敢说王越是否会透露出他是奉了皇帝之命去刺杀的。

所以,他们认为,这首先得要下旨承认刘显的身份,起码承认刘显是马贵人之子。

他们考虑到,如果朝廷都不承认,那么朝廷恐怕就很难通过马贵人来要胁得了刘显。

所以,这先承认了刘显的身份,同时也就可以安了刘显的心。

然后,承认了刘显的身份之后,朝廷就可以名正方顺的召刘显进京,甚至可以封刘显一个官职,让刘显进京上任。

如此,待刘显进京之后,那么就多的是名目治刘显了。

另外,大汉以孝为先,朝廷都承认了刘显是马贵人的义子,那么刘显就必须要尽到孝道。

为了让刘显不得不进京,再以马贵人病重的借口,召刘显这个义子到马贵人身边奉孝,如此一来,朝廷就有了堂堂正正的名义,召刘显进京了。

如果这样刘显都不进京,那么他们就有话说了。如此不孝之徒,有何资格成为马贵人义子?有何资格成为平原王府少主?

甚至,到时候也可以公开否认刘显是汉室宗亲的身份。可以借马贵人的口来否认,如此天下人肯定会相信。

说真的,刘显就算是在了一点民间名望,但这个名望也只是在杨氏县、柳林村。最多就加上北海。

至于巨鹿郡内,到时候一经宣扬刘显的种种不是,也肯定会使得刘显声望大降,民心大失。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刘显就算是造反,也都没有了堂正的名义,那时候,就会被打成和黄巾军一样的叛逆。有些事,刘显的确是水洗都洗不清的。

大大数天之后,刘显一行人终于返回到了杨氏县。

这才回到杨氏县都没进城,朝廷派来的钦差使臣,便在杨氏县的城门候着了。

一起的,还有一众杨氏县的官员。

这钦差使臣,便是前来宣旨,承认刘显为马贵人义子,平原王府少主身份的。

不仅如此,还赐封刘显为义勇侯,表彰刘显为杨氏县百姓所做的一切,打败数万黄巾军的功绩。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