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一小会儿,会议正式开始。
令王建东感到奇怪的是,开幕仪式开始前,主办方竟然安排一队在香港学习的美国学生清唱美国国歌。并且要求大家全体起立。奇奇小说全网m.qq717
あ奇奇小説蛧ヤ717(ωωω).qq7(1)7<、域名、请记住
很多人陆陆续续站起来,单手扶胸跟唱,会场气氛突然间很是庄重。
参加大型学术会议,还有这种唱国歌的环节?
而且,为什么是美国的国歌?
怎么会是这样?王建东一下子就被整懵了。
ProgramBook、所有的会议资料里都没有介绍过的啊?
但是这不可思议的一幕,就这样确实在王建东眼前真真切切的发生了。
只迟疑一会会,王建东想了想,最终还是没有站起来。
学术和政治这两个领域本来应该保持相对的距离。这是从小到大、无数的教科书里都会有的基本概念。但这一次参会的经历,让王建东一下子就体会到政治与学术二者实质性相互影响的阴暗面。
接下来才是正式的会议。
在学术会议上每个panel都会有一个主持人,一般是一个对该主题比较熟悉的学者或者panel里的一个presenter,来主持现场、介绍presenter、组织问答环节。
这场会议主持人是在世界桥梁行业享有盛誉的美国专家Peter。
说实话,王建东就是冲着这位的面子而选择的这一次讲座。
要知道,这位Peter,可是活在许许多多相关文献中的大人物。当初王建东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论文的时候,都有选择性引用过他的相关论文资料的。
这一回亲眼在现实生活中见到活生生的大人物。
以前只是在paper中看到的一些领域内的人的名字,现在不仅亲眼见了,亲耳听了他们的报告,而且还可能有机会亲自跟他们交谈。
王建东的内心里彷佛充满了激动,自然对接下来的会议内容更是充满期待。
想想也是,能请到这样大师级的专业人士作为主持,可想而知这次会议的主题该是多么的精彩,让人充满想象。
会议程序倒是比较简单。
一开始,主持人Peter作了简短的说明,播放了15分钟左右的本专业自上届大会以来的历史回顾等简单总结;接着,就是一个个的专家学者做讲座。然后互动环节。
按照会议安排,一个panel一般有45篇论文,每个presentation长度在1520分钟左右。中间穿插提问或者留到最后的半个小时左右集中讨论。大部分panel最后留20分钟到半个小时给大家讨论和提问题。
一般一个环节长度为一个半小时。
再然后,会议就结束了,确实有些“简单”。
不过,尽管自认为准备非常充分,但是在这一次、也是人生的第一次国际性的大型讲座上,王建东还是遭遇到了非常大的“打击”。
当然了,这里所说的打击,应该说是他听第一次听讲的感觉似乎要更准确一些。
对的,就是王建东第一次听国际会议的感觉,被“打击”了。
所谓“打击”,怎么说呢,如果用另外一个通俗易懂的词汇,完全可以用“听天书”三个字来概括。
对的,对于这一场、以及接下来的很多场会议,王建东简直就是在“听天书”。
首先,他一开始根本搞不太清楚Peter、各位presenter到底在说什么,其次是搞不太清楚底下的观众到底在说什么,再次是不太理解其中很多程序到底又是为了什么。
这时候,如果有人重点观察王建东的话,应该就是连着几天都张大了嘴一副受惊吓状。
为什么会变得这样?
当时的王建东其实自己也不太理解。
后来他回上海后,有一次偶然间跟一个在国外读博的同行闲聊,说到自己第一次参加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的这些感受,说他觉得自己彷佛自始至终在会场里觉得像在梦游,看一切彷佛都不真实,也不太能知道大家在说什么、在干什么
这位博士倒是很理解,说他也在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时出现了类似情况。他说,请记得我们曾经的狼狈体验这一些,主要还是因为语言和文化上多维度shock。
这位同行的建议是,大家都需要时间去学习和适应,而且这种适应的速度往往会超出你的想象。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不过,尽管如此显得有些“水土不服”和糊糊涂涂,但王建东在这次大会期间还是收获巨大。
总结下来,主要的几点体会:
当然第一条,就是学术性非常强。
每次会议的主题都很明确,几乎没有“官方代表”发言等,基本上没有官僚气息,也没有诸多华丽花哨的“仪式”等等。这样一来,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大会的学术性和权威性。
其次,大部分的报告只注重报告的内容,做得很详尽、细致,一般不会把幻灯片做得很花哨,和国内有些不一样。报告结束的提问确实很踊跃,而且很多都是关于实验的具体细节等问题。
很多次王建东都为台上的演讲者捏一把汗。他觉得,如果不是自己亲自做的实验真的很难回答这些问题,很值得学习。
特别是,有时候讨论甚至比前面的presentation似乎还要更精彩。
你会发现,学者们真的是在探讨、交流,有些问题真的提的很尖锐,有些回答也真的非常精彩,这一问一答,同时向你展示了你应该以何种姿态迎接别人的问题和如何优雅地作出回答。
听得多了以后,王建东觉得这其实还是学习和了解国外文化的大好机会。
然后,多多和国外同行交流,混个脸熟,慢慢久了也就成朋友了,后面一切就都水到渠成了。
这趟来香港开会,王建东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看看国外的同行们都在关注什么,看看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们最近在做什么,以此来猜测他们未来的研究方向等,毕竟很多时候都是“大牛挖坑,小牛们灌水”。
最后还有一点,王建东觉得,如果细心体会国外大会主办方的具体举办细节,包括大会的议题、组织形式等等,很人性化,能借鉴的地方很多,都值得自己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