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强工科生  第110章 射程优势

类别: 历史 | 两宋元明 | 明朝最强工科生 | 智能码字机   作者:智能码字机  书名:明朝最强工科生  更新时间:2020-06-21
 
既然能够生产带膛线的枪管了,丁原自然要让自己的家丁队伍‘鸟枪换炮’,装备升级。

对比研究了一下各种枪械,丁原发现美国内战时期广泛使用的肯塔基步枪十分适合他们的情况。

这种枪械的全名叫肯塔基长管前装线膛枪,在外观上,这种枪有一个明显特点是有一根长长的枪管,保证了其射程优势。

如果是造米尼枪,那么丁原就要面临两个问题,没有蒸汽机和冲压设备,无法实现米尼弹必须小于枪管零点二毫米这个精度。其次,由于米尼弹步枪的子弹弹裙的膨胀作用,开枪的时候对枪管膛线的磨损极其严重,用手工的方法基本造不出符合要求的米尼枪管。

制作方式更为简单的肯塔基步枪的有效射程极远,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知名英国狙击手帕特里克·弗格森在美国参与镇压独立运动,他就是在战场上被美国人用肯塔基步枪400米开外一枪毙命的。

把肯塔基步枪的设计图交给,让他们抽调手艺最精湛的工匠来制作肯塔基步枪,剩下的学徒们仍旧生产滑膛燧发枪。

丁原的设想是,战斗爆发之后,先让优秀的射手使用肯塔基步枪远距离狙击敌军军官,而后等敌军靠近之后,再换上滑膛枪近距离平射。

几天之后,两把肯塔基步枪被造好了,交付到了丁原的手里。

让李志从家丁队伍里找出来五个神射手,丁原带着他们和火枪工匠们一起到操练场试射这种新型步枪。

两米高的木靶子被竖了起来,结合这种步枪的特点,丁原命令直接把靶子从二百五十米开始放,之后是三百五十米,四百米,四百五十米,五百米。

工匠们虽然对这些靶子立的这么远有些惊讶,但毕竟都有耳闻,知道这位丁家家主时不时就折腾出让人叹为观止的新物件来,因此心中腹诽,却也没表现出来。

很快的,试枪结果让这些工匠们明白丁原为什么这样设置靶子了。

试枪之前,丁原定下规则,每个人都是从二百五十米处的靶子开始射击,一旦击中了,那么下一枪的目标就是更远处的木耙,如果无法命中,则还有两次射击该木耙的机会,一直到三次全部脱靶,更换下一个射手。

砰的一声枪响之后,第一个神射手开枪把二百五十米的木耙用铅弹径直穿透了,木耙上顿时露出了一个小窟窿。

丁原立刻让这个士兵射击三百五十米处的靶子,铅弹在空中偏移角度极小,又是一枪命中木耙。

接下来,这个士兵在四百米处连续射击了三次,全部脱靶了,虽然铅弹穿过的位置距离木耙也不是太远,不超过两米,但丁原还是换了另外一个神射手继续试枪。

最终,五个射手都试用完肯塔基步枪,最差的射手也是卡在四百米的木耙处,二百五十米和三百五十米这两个木耙上共有十个弹孔,每一个射手都可以击中它们。让丁原有些意外的是,竟然有两个神射手可以命中五百米处的靶子。

这两个神射手在击中了五百米木耙之后,都试欣喜的放下枪,期待的看向丁原,希望能再试试更远的距离。

丁原也很兴奋,肯塔基步枪不愧是狙击枪的始祖,在射程上没有令他失望。

看着两个神射手跃跃欲试的目光,丁原又命人在五百五十米和六百米新设立了两个靶子,让这两人继续试射。

结果只有一个人可以命中五百五十米处的木耙,不过也停步于此了,这个射手始终命中不了六百米处的木耙。

丁原点点头,看来肯塔基步枪的有效射程是三百五十到四百米,但是理论射程可以打达到五百五十米。

丁原转头看向那些陪同试枪的工匠,安排道:“火枪作坊以后一半的产能生产这种新式步枪,还有一半的产能继续生产老式步枪。”

李志有些疑惑:“为何不让作坊全力生产此种枪械?”

丁原吸了口气说道:“这种火枪,虽然制作方法不算难,但是由于还要挤压膛线,所以生产速度一时提不上来。咱们现有可是有两千个新兵蛋子等着发枪呢。”

李志笑着摸了摸后脑勺,“从郧阳回来,我还找人算了算,现在军械库里记录着一共有火枪一千零五十六杆。那些新兵,训练成绩好一些的已经开始用火枪训练了。”

相比较传统冷兵器时代的士兵,火枪兵的一大优势便是成军迅速。丁原的那些老兵们开拔出征前也就训练了几个月,每人打了四百多发子弹,到了战场上就可以发挥作用,能够成军了。这是旧式军队不可能实现的速度。

丁原面色凝重的说道:“火枪作坊目前每月的产量是两百杆火枪,这样的生产速度,到了秋天的时候,还有四百多人无法配备上火枪,即便是有一百人被选去了火炮营,那也还有三百多人。”

“秋天?为什么到了秋天的时候?”李志不解。

丁原笑着指了指东北方向,“我有一种预感,今年秋天,建虏还会来犯的。”

李志茫然点了点头,没再问什么。

建虏进犯的时候,确实经常选择秋收的季节来掠夺。一个是这种时候内地的农户都要抢收,往往兵力不足,二是建虏是渔猎民族,不会种粮食,趁着关内粮食收成的时候进犯,还能顺便抢粮。

回到保定城里,丁原又开始制作新的告示了,他需要再招募一批以前有过火枪制作经验的工匠或者铁匠。

告示贴出去,消息散播出去,很快便从旁边的州县赶来了一百多个符合要求等工匠。

这些新招来的工匠先都先从学徒做起,以前有过鸟铳制作经验的工匠到了丁记工坊就开始跟着学滑膛燧发枪的制作。给他们制定的目标是一个月之后可以独立生产没拉膛线的火枪。

至于挤压膛线的工作,丁原给五个最核心的老工匠每人涨到三两五钱银子一个月,只交给他们负责,而且是在一间专门的房间里作业,远离其他火枪零部件的生产。

而对于那些新招募来以前没有鸟铳制作经验的铁匠们,丁原准备让他们锻造刺刀。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