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栋房子,一个大,一个小。
大的上下两层,底楼当街一面有个四十多平的铺子,后面是厨房、厕所、杂物间、以及一间卧室,楼上则是五个房间带一个厕所,加起来是八室双卫一铺,面积达到两百三十多平。
小的就是底层铺子+厨房+洗手间,楼上三个房间,总面积一百一十平左右,面积略小,房间也少。
跟城市里的单元楼不同,这两栋房子都是农民自建的,所以出售也是整栋整栋的卖。
唐明耀一家联系到两个房东,分别看了房子之后,陷入了犹豫之中。
这两个房子,大的修好已经快十年了,比较旧,装修就是地板涂了点水泥、墙上抹了点白灰,基本只能算清水房,家具也没有,连睡觉的床都要自己买。
因此这房子虽然大,但并不是很贵,卖家要价4.8万。
而那个小的则比较新,只修了两年多,家具一应齐全,拎包就能入住,因此虽然小了很多,但要价却没有便宜多少,喊价4.2万。
看完房子,唐明耀全家去小姨那边,了解城里的房价,得知现在城区的房子,平均价格也就五百左右每平,五万块能在城区买个一百平的单元楼了。
纠结了一天,最后大家还是决定选大的。
虽然多花点钱,但是划算啊。
旧点没关系,只要没有安全隐患,打理打理就新了,装修也可以后面慢慢来,关键是那个房子的铺子位置好,比另一家更当街,而且比现在租的铺子,离校门口近了有二十多米。
用来开店,再合适不过。
做好决定,就是找房东谈价格了。
来回扯了两个小时,最后房东松口,少了两千块,4.6万卖给他们家。
唐明耀得到结果后,悄悄松了口气。
其实他早就看好这个房子了,不为别的,只为了几年之后的拆迁。
他记得高中毕业时,这一片还没有动工,等到大二,也就是2005年回学校玩的时候,从校门口到城区大约一公里长的路,全都拆了,大兴土木,全部修成了新的城市主干道。
现在买的房子越大,到时候拆迁费才越多啊。
嗯,小市民抠抠索索,也就在这些小地方占点便宜了。
后续交钱、过户的事情唐明耀没有参与,今天他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就是去采购。
第一个要买的,是热风杂志。
二月份已经过完了,二月的期刊早已上市,进城这两天忙着看房子,还没来得及去买一本回来。
那上面,可是有他人生第一部被刊印成铅字的小说呢。
“老板,来本热风,二月份的。”
“三块五。”
唐明耀掏钱的动作一愣:“不是三块吗,怎么涨价了?”
老板说:“改版了,这一期比以前的厚了一半,只加五角很良心了,你要不要?”
怎么可能不要?
乖乖掏钱买下来,就在报刊亭拿着杂志翻了起来。
封面上,两排霹雳体大字异常醒目:热风杂志正式改版!本期强推:新时代武侠巨作现代江湖传奇!
唐明耀愣了。
自己的作品,作为杂志改版的重点项目强推了?
真是意外惊喜啊。
投稿时,他只想到这本杂志在几年后会改成武侠期刊,觉得对方可能会收武侠稿子,于是就投了,完全没料到对方会给了他这么大一个惊喜。
这可是在小县城都能买到的杂志,是能发行到全国各地的,每期最少也得刊印几万册,甚至几十万册也有可能。
也就是说,自己的小说,此时已经被至少几万读者读到了。想到这里,唐明耀顿时幸福感爆棚。
稳了两分钟,他平复了心情,认真翻开杂志,看里面的内容。
果然是加厚了,16开的杂志,以前最多五十页左右,现在都有七十多页了,增加了一半的厚度。
里面的内容,除了那些熟悉的八卦和无病呻吟,多出来的就是武侠小说了——不仅是唐明耀这一篇,还有两篇短篇的武侠。
看来杂志社早就有了走武侠这条路的想法。
唐明耀大概揣摩了下,以前之所以没有变化,是因为没收到合适的稿子,或者说人家杂志社只是隐约有点想法,等他的小说寄过去,就直接点醒了对方,让对方的这种想法明晰了,并付诸于实践。
其实唐明耀并不知道,促成这种变化的,不仅仅是他的一篇小说,也有这两年新派武侠开始萌芽的影响。
网络文学的发展,从98年开始,网上已经出现第一批网络写手了,写武侠的可不在少数。
到了明年后年,这种萌芽就会迅速成长,在新世纪初期形成一股武侠文化浪潮,届时,一大批新武侠创作者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沧月、步非烟、小椴、时未寒、凤歌……都是那几年耳熟能详的新派武侠作家。
热风的改版,就是敏锐的发现了市场风向,提前做出的布局。
陶醉了一会,唐明耀感到自己无意间,似乎开启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
他要写武侠,趁着这股东风,扶摇直上!
收起杂志,赶往采购的下一站,一家自行车车行。
买自行车这事,他和罗文溪已经提了两次了。主要是觉得有辆车,平时去哪儿会比较方便,罗文溪骑车时,他也可以骑车一起走,不用慢吞吞压马路,还有一点,就是可以载着女友去兜风!
好吧,第三点其实才是他最想要的。
经过无数文艺作品的熏陶,在唐明耀的心里,形成了一种观念:学生时代谈恋爱,似乎都是要骑车兜风的。没有的话,感觉恋爱都不完整了。
选了半个多小时,提了一辆230块的轻便自行车,带着后座,非常符合他的要求。
其实还有更贵的,可惜都是赛车,没有后座。
走出车行,唐明耀第一时间骑着它,在城里兜了一圈,不知不觉就到了罗文溪家楼下,他在楼下喊了几声,没人答应,看来是人还在乡里,没有回城。
他有点怏怏的离开,去邮局给自己买了一套邮票,还把今年即将发行的邮票订了个全套,花了好几百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