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上虎目巨睁。
忍不住大口喘息的他。
猛的抬起自己的手掌。
重重的朝着龙案上面拍去。
一声巨响之后。
整个乾清宫大殿之上的宫女太监,瞬间跪倒一片。
首当其冲的萧敬,更是被吓得满面煞白、瑟瑟发抖,眉宇之间更是充满了惊惧的神色。
萧敬没有想到,自己之前都已经先给弘治皇上提过醒了,可是谁曾想到,等这个密函的内容说出之后,还引起弘治皇上这般巨大的反应。
此刻的大殿之上,一片安静。
弘治皇上在喘息了一阵之后,神情还是没有丝毫的缓和,厉声咆哮道:
“关外蛮夷,真是不值得可怜之辈,朕当年刚刚荣登大宝之时,听闻女真一族,已被先皇先后屠戮四次,人丁萧条,朕一时动了恻隐之心,认为上天皆有好生之德。
方才停下了继续清剿的举动,给予他们一丝喘息和休养生息的机会。
将近二十来年的时间过去,朕见到他们未曾再犯我大明边关,朕还以为这些蛮夷心存感激,已经弃恶从善了,可是谁曾想到,这一切只不过是苫布覆盖下的假象罢了。
蛮夷就是蛮夷,毫无诚信道德可言,更是没有一丝值得可怜和同情的地方!”
弘治皇上高声厉喝,咆哮的话语声,更是在乾清宫大殿之上回荡,说完这些的他,稍稍停顿了片刻之后,神情没有丝毫缓和,脸色红润的他,仿若被这突然到来的消息,勾起了真火一般。
就当萧敬等一众宫女太监,在听闻到弘治皇上话语稍停,以为他怒火已经渐渐消散的时候,坐于龙椅之上的弘治皇上,突然厉声大喝道:
“来人!传旨!召两位阁老和六部尚书进宫议事!”
“奴婢遵旨!”
站立在大殿旁边的一个小太监,听闻到弘治皇上的话语之后,快步跪倒在大殿中央的他,在接完旨意之后,起身快步朝着大殿外面跑去。
而这边依旧跪在地上的萧敬,听闻到弘治皇上的旨意之后,眉头顿时一皱,跪伏于地的他,在稍稍沉思之后,抬头偷瞄了一眼坐在龙案旁的弘治皇上。
见到起脸色依旧布满寒霜,眉宇之间遍布冷峻的神情后,萧敬顿时又露出了一个纠结的神情,就这般又思索了片刻之后,终于打定主意的萧敬,在深吸了一口气后,稍稍起身的他,拱手对着弘治皇上开口奏报道:
“启禀皇上,奴婢斗胆,敢问皇上可否是要兴兵关外,讨伐女真余孽?”
弘治皇上正坐在龙椅之上皱眉沉思,听闻到耳旁传来的话语声后,眉头微微一皱的他,冷目朝着萧敬看了一眼,接着冷冰冰的话语,仿若散发着寒气一般,从弘治皇上的口中说了出来。
“怎么,不行吗?”
萧敬听闻此言,心中暗暗后悔自己多嘴的同时,更是跪伏的更加低了起来,现在的他,已经几近于趴在了地上,可是纵使这般,萧敬还是如实劝谏道:
“启禀皇上,如今正值冬季,北方天寒地冻,关外更是大雪蔼蔼,且不言兵丁出关之后如何行进,就说这后勤一事,届时就是一个困难。
之前先皇派兵围剿女真一部,也尽皆都是在春暖花开之时发兵塞外,待到临近入冬的时候,再从关外撤回大明。
所以奴婢方才在听闻到皇上的旨意之后,才有此一言,其间若有错误和不当之处,还望皇上恕罪!”
萧敬说完这句话语之后,安安静静的跪伏在地,不再言语起来。
弘治皇上满面冷峻,听闻到萧敬的话语之后,眉头微皱的他,也是一脸沉思之色。
方才召见内阁和六部尚书,只是因为听闻有女真余孽进入大明,意图对太子意图不轨,一时怒火攻心罢了,此刻在听闻到萧敬的这番话语后,再加上弘治皇上也渐渐恢复理智的缘故。
所以很快弘治皇上的神情就变的冷静下来,静静坐于龙椅之上的他,在皱眉沉思了片刻之后,开口轻声说道:
“都起来吧!”
跪伏在地上的萧敬,听闻到弘治皇上的话语后,开口谢恩的同时,也慢慢的站起了身形,而大殿之上的一众宫女太监,在看到萧敬起身之后,也都慢慢站立起来,乖乖站与一旁静默不语。
大殿之上一片安静。
弘治皇上在稍稍沉默了片刻之后,冷声说道:
“萧敬,你所收到的那封密函呢?”
萧敬听闻到弘治皇上的问询,顿时反应过来,躬身快步上前的同时,更是将手中的密函双手放到了龙案之上。
弘治皇上见状,快速拿起之后,翻阅了一遍的他,神情顿时又开始变得愤怒异常起来,站立一旁的萧敬,看到弘治皇上这般神情之后,更是不敢发出一丝动静。
就当这大殿之上的气氛,变得越发安静和冷冽的时候。
大殿的偏门,一个小太监忽然快步跑了进来。
刚刚进入大殿的他,正要朝着大殿中央跑去,可是刚刚跑了几步之后,他就察觉到了有些不对劲的地方,下意识抬头一看的他,忽的发现,每每都是在批阅奏章的弘治皇上,此刻正一双厉目朝他望来。
见到这一幕的小太监,还不待跑到大殿中央,就直接被吓得跪倒在了地上,浑身发抖的他,在吞咽了一口唾沫之后,方才回过神来,开口结结巴巴的奏报道:
“奴婢参见皇……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太监跪地行完礼数之后,方才忽然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在深吸了一口气之后,双手托举着手中的奏章,高声奏报道:
“启禀皇上,太子殿下差人送来密奏一份。”
坐在龙椅之上的弘治皇上,原本正想开口询问这小太监进殿前来是为何事,接着就听到了小太监接下来的话语,神情猛然一滞的同时,更是瞬间瞪大了眼睛,直接开口说道。
“快呈上来!”
侍奉在殿下的一众小太监,听闻到弘治皇上的话语之后,快步走到跪地小太监的身前,伸手接过奏章之后,就直接朝着已经走到一边的萧敬走去。
这封密奏,在一番倒手之下,终于到达了弘治皇上的手中,弘治皇上在接过奏章之后,就急不可耐的打开奏章,一目十行的快速翻阅起来。
片刻之后。
伴随着阅读的继续,弘治皇上的神情,开始变得越发严峻起来。
当整封密奏全部看完之后,弘治皇上将奏章轻轻放在龙案之上后,更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心中更是在权衡,朱厚照在这密奏之中所言的种种,是否可行。
就这般思虑了片刻之后,弘治皇上还不待考虑清楚。
大殿门口,忽的又有一个小太监跑进了殿中,进入大殿的他,率先看到的就是跪伏在地上的那个小太监,见到这般时间过去,比他早进来送信的小太监还跪伏在地后,这个后进来的小太监,心中隐隐升起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可是眼下已然进来,想要退却离开已是不可能的事情,硬着头皮朝前走了几步的小太监,跪伏于地的同时,高声奏报道:
“启禀皇上,内阁两位阁老,还有六部尚书,请求觐见!”
大殿之中突然响起的奏报声,打断了弘治皇上的思考,弘治皇上将目光落在了这个小太监的身上,眉头紧皱的他,竟然一时之间有些迟疑起来。
若是没有朱厚照的这封密奏,弘治皇上定然还是坚持己见,继续召见两位阁老和六部尚书议事。
可因为看了朱厚照奏章的缘故,弘治皇上却忽然有些迟疑起来,盯着殿下这个小太监的他,顿时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大殿之中,弘治皇上眉头紧皱,一脸沉思之色。
大殿之下,两个小太监跪伏于地,两人尽皆都是一副有苦难言的表情。
后续进来那个小太监,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至于先进来的那个,此刻低头俯首的他,说是呲牙咧嘴也差不哪去,跪了这么长时间之后,双腿已然是麻了又麻。
可是即便如此,这个小太监也不敢有丝毫的异动,就是疼痛难忍的表情,也仅仅只是极其细微而已。
片刻之后。
龙椅之上的弘治皇上,终于从思索之中回过神来,抬头看向殿下两个小太监的同时,开口说道:
“都起来吧,宣众位爱卿觐见!”
“奴婢遵旨!”
“奴婢遵旨!”
跪在殿下的两个小太监,听闻到弘治皇上的话语之后,顿时满面喜色,双双磕头接旨之后,两人更是慢慢起身,尤其是先来的那个,更是在后面那人的搀扶下,慢慢起身朝着大殿外面退去。
时间渐渐流逝,大殿之上的宁静,很快就被两位阁老和六部尚书的到来所打破。
进入大殿之中的几人,虽然不明此次弘治皇上召见他们的缘由,但是能同时召见内阁和六部主事之人,又岂会是鸡毛蒜皮一般的小事。
众人在进宫的路上,就曾悄声商议,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方才惹得弘治皇上下旨同时召见他们,可是几人商议了一路,也未分析出分毫线索。
所以此刻的几人,在进入大殿之后,看到弘治皇上那一脸严峻的神情,所有人心中顿时一紧的同时,对于弘治皇上召见他们的缘由,也开始变得更加好奇起来。
不过纵使好奇,但是该有的礼数还是要走,一众朝臣在一阵君臣之礼结束之后,所有人躬身站于殿下的同时,更是内心忐忑的等待着皇上金口玉开,讲述召见他们此次进宫的缘由。
弘治皇上看着殿下躬身站立的一众朝臣,直接开口说道:
“有女真余孽混入大明,出现在天津卫城之中,跟踪盯梢太子殿下,意图行刺!”
弘治皇上的话语声。
顿时仿若一阵雷鸣一般。
瞬间在一众朝臣的心头炸响。
原本还一脸疑惑的朝臣们,在听闻到这句话语之后。
之前还遍布于众人脸上的疑惑和猜疑,瞬间消失不见。
所有人瞠目结舌满面惊惧的同时,更是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情。
站于最前面刘健,率先回过神来,满面焦急的他,抬头看向弘治皇上的同时,急促的问询道:
“启禀皇上,敢问太子殿下现在情况如何?那些女真余孽可否伏诛?”
在其身旁的一众朝臣,听闻到刘健的话语之后,也瞬间回过神来,所有朝臣朝着弘治皇上望去的同时,更是满面担忧,一脸焦急模样。
弘治皇上看到众位朝臣这般神情,心中微微有些暖意的同时,开口答道:
“太子殿下无恙,并且这些女真余孽已然伏诛!”
大殿之上的一众朝臣。
听闻到弘治皇上的这番话语。
原本担忧焦急的神情,稍稍一松之后。
忽的想到了什么的他们,神情瞬间变得冷冽和森寒起来。
站在刘健身旁的李东阳,直接上前一步,对着弘治皇上躬身拱手奏报道:
“启禀皇上,女真余孽,蛮夷之辈,成化年间就屡次犯边,态度对我大明相当桀骜不驯,故而后来惹来雷霆之怒,先皇四次讨伐清剿,险些让这些女真蛮夷灭族。
皇上登基之后,一直秉持仁德之政,所以对于这苟延残喘的女真蛮夷,方才手下留情,给其残喘的机会,谁曾想到这些女真余孽,对于皇上这般恩赐根本不知感恩戴德,竟然恩将仇报,意图对太子殿下不轨!
故而微臣谏言,此等狼子野心之辈,根本不值得皇上心软可怜,微臣奏请陛下,待来年开春,兴兵关外,继续讨伐清剿这些女真余孽就是。
此次务必坚壁清野,永绝后患,绝不再给他丝毫喘息和报复的机会!”
李东阳话语出口,大殿之上的一众朝臣,顿时一脸诧异的朝着李东阳望去。
站立在其旁边的刘健,在听闻到李东阳的话语,面露疑惑之色的他,在稍稍思索了片刻后,瞬间露出了一个恍然大悟的神情。
接着赶紧跟在李东阳的身后,开口出言附和起李东阳方才所奏起来,而因为有了两位阁老的带头,后面的一众朝臣,虽然心中有些疑惑,但还是纷纷上前躬身拱手,以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