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颂  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断走偏的道路

类别: 仙侠 | 古典仙侠 | 剑颂 | 淡水鲈鱼   作者:淡水鲈鱼  书名:剑颂  更新时间:2020-01-11
 
赤着脚站在田野里,四周的桑叶已经逐渐由翠绿向深绿转变。

春深夏初,洛邑的天子租田里,粟米的长势一片大好。

李斯看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同样,自从那次程知远在田埂上和他们讲过道理之后,许多的学子也不再抱怨自己做的是黔首的工作,反而对程知远的话极为推崇。

天下是一块大田,但这田里却不仅仅只能种植粟米,而是很多,很多。

“天不怜万民,何以生百谷?”

程知远是如此说的,并且尽到了作为老师的义务,如果仅仅连一块田里的粟米,以及各种问题都解决不了,那将来即使是出仕于君王前,最多也只能当一个幕僚,久而久之,湮灭在青史之中,连名字都不会留下。

想法有很多,关键是怎么把它们变成实践?

李斯发现,自己的便宜师弟韩非,他的田地从来没有遭到任何“不定期天灾”的袭扰,而这都源自于那次越王和他的谈话。

韩非不知道说了什么,虽然磕磕绊绊,结结巴巴,但是素来以可怕著称的越王勾践却出奇的听从了他的建议,从那次之后,越王每次经过韩非的田地,都会郑重的收起手里的剑,其他很多人看到这种情况,纷纷效法,然而基本上都是以失败而归。

这是一种巧合,不可复制,当然,李斯同样感觉到,自己这个便宜师弟的不一般。

他是法家的弟子,当然李斯自己是齐法家,而韩非,似乎哪一边都不粘,他更像是以前商鞅那一脉的传承,据说是来自于尸子。

后来李斯问了韩非,而他也得到了答案,其中意味,不免让他深思。

“不寒隙穴而劳力于赭垩,暴雨疾风必坏。不去眉睫之涸而慕天、雨之报,不谨萧墙之患草而固高埂于远境,飘风旦起,人不及救,田无粮收,祸莫大于此。”

“不堵塞田野边缘的内部缝隙而去粉饰外表,暴风雨来临之后必然垮塌;不解决眼下的干涸而去寄托天与风雨的援助,不谨防内部的杂草而去远处筑高田埂,一旦出现问题,看似固若金汤的田野立刻崩塌,人没有办法挽救导致颗粒无收,没有比这更大的灾祸了。”

韩非在这春深之时说出了流传千古的话语,当然在这里,蝴蝶扇动翅膀,使得国家成为田野,城墙成为田埂,内部的祸患成为杂草,然而真正的治国核心却并没有变。

“育粮如育民。”

李斯整理着自己的庄稼,春深夏初,要谨防虫子啃噬庄稼,这也是可怕的负面力量,李斯对这种力量的感触很深,虫子啃噬粮食,就好比老鼠在仓中偷粮,性质都是一样的,真正种粮,取粮,用粮的人却没有办法拿到粮食。

李斯也曾经说过,自己要当仓中鼠而不是厕中鼠,在他看来,仓中鼠有本事才能钻入粮仓,而厕中鼠没有本事故而只能在厕土中刨食,人所处的环境决定他的高度。

但如今,他更发现,与其去借助旁人的粮食充盈自己,不如自己多种一些粮食,自己握着的粮食,自己心里有底,这才能够放心。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卒必发于行伍。

他对此话深以为然。

田埂边上已经多出了许多的水利灌溉机械,这些由墨家的部分学子作为主要人才制作,不过可惜的是,能在稷下带来的,甚至进入稷下读书的,基本上都是东方相夫氏之墨,而这一脉的墨者,动手能力是最差的。

所以他们做不出高等级的水利机构,其中很多的连接技术,他们并不会,有些抓瞎。

相夫氏之墨既然选择了东方,那自然不会让其他两派的人进来,而其他两派的人也并不想扒着相夫氏的屁股向齐国挤,南方之墨用手中的剑与弩回应东方之墨的软弱,而西方的秦墨,则是用一场又一场的胜利,用一件又一件的攻城器械来告诉东方之墨,他们手中的那些机关,不过是西方之墨脚下的玩具而已。

墨家的分裂比起儒家要更为严重,子墨子消失于人间,行踪不明后,常有传言是子墨子已死,禽滑釐镇不住三派墨者,而不像是儒家,仲尼虽然也快死了,但是还有半口气在,没事还能走两步,故而八脉虽分,内斗严重,但还没有到墨者这般可怕的地步。

最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墨者们都在做着认为“利”天下的举措,是“大义”,故而他们不会放弃自己的信仰,故而即使面对同门,下手也丝毫不软弱。

秦墨欲使秦国统一天下,使得天下再无战事,是大义。

楚墨欲以身殉道,希望用一己之力,完成兼爱非攻,故而屡屡帮助弱者守城,是大义。

齐墨欲以思想去同化众生,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希望世界和平,也是思想最幻想的一派,这也是大义。

开凿水渠,学子们是主力,墨者只是给出设计,而后来的各种机构,也确实是让学子们纷纷惊叹,直至此时,他们才发现,这些东西之精巧,之完善,所带来的收益之大,远远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微不足道。

虽然圣人可以制作高等的宝物,甚至很快就可以完成一件,但是墨者的这些机械很简单,只要有一份图纸,有一双手,按照上面的尺寸进行切割,拼装,那哪怕是一个黔首都能得到堪比法宝的力量。

“法宝需要精气神明的催动,乃有穷尽之物。”

“机械不需要精气神明的催动,只需要借助天地自然之力便可运转,此乃无穷尽之物!”

李斯面对这些东西,十分的吃惊,他甚至惊讶于自己变得如此善于接受新鲜事物,而他也确确实实,在这短短的两个多月内,感觉到了一些说不出来的变化。

这种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明显了。

李斯望着田地的极远处,起起伏伏的丘陵远方,是一座新垒砌的高台。

程知远带着墨者们用石头盖起了一个高大的炉窑,那上面有一个长长的烟囱,从盖起的第二天,便不断有浓厚的烟火灰烬从其中汹涌飘出,厚重若垂天之云。

直至第三个月。

惊雷震动,大雨倾盆,就是在这一天中,炉窑内的墨家子弟,有人拿出了一桶灰色的“泥沙”。

他们说这个东西,可以筑城。

五月末,风与雨愈发剧烈。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