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号修复室里。
其他人心里面在想什么,向南不知道,也不在意。
此刻,他看着放在工作台桌面上,已经粘接完毕的南宋龙泉窑蟠龙瓶身上,那条只剩下头尾的堆塑飞龙。
中间缺掉的那段龙身,实际上就是蟠龙瓶残缺的部位,如今已经被向南用复合材料配补上了。
没有上色,也没有仿釉,就如同一块龙眼大小的疤痕,留在那儿。
丑陋不堪。
向南就看着这块疤痕,定定出神,脑子里却是急速运转着。
龙的形象,从陶瓷器物诞生,就出现在了它们的身上,一直到现在,从未间断。
华夏古代陶瓷器物上出现龙纹,据考古证实,是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那个时候的龙是粗长的蛇身,爪为三趾,头圆。
西山省襄汾陶寺墓地上,出土的一个属于龙山文化早期的泥质褐陶盘,上面的龙就是这种形象。
盘内的龙纹,蛇身、有麟、头小,目微张,上下颚长,舌细长向外伸,舌端呈禾穗状。
这是华夏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龙纹。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此时龙的形象是:头似牛首,有须,大耳,细长角对称,蛇形体,有翼,脚有爪,身附壁。
所以,秦汉时期的龙纹又有“珠联壁合”之说。
而到了唐代,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都非常发达,此时龙的特征是:身体是胖美健壮的蛇体;身上以斜方格组成网状纹鳞片,代替了鱼鳞片纹;前腿与身关节处长出细长翼。
整条龙的背脊带鳍,龙尾像蛇尾,卷曲成S形;龙爪从过去的兽爪变为鸟形,爪甲绘成略弯的三角形,显得锋利有力;龙首的双角多分叉,口角比前期明显加深,上颚较长,特别是上唇,长而往上翘起;眼睛从过去的圆眼、三角眼变为凤眼。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唐朝时期,龙纹少见,多为堆塑,捏塑,范印以及龙首壶等,而且此时的龙纹常常和人物,走兽,花鸟,花纹等堆塑组合使用,与道教,佛教相关联,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到宋辽朝时期,则基本上以堆贴、捏塑、模印为主,龙纹经常会出现在定窑,耀州窑,吉州窑,龙泉窑等窑口。
宋代龙纹的特点继承了唐代的一些特点,纹饰趋于纤秀,写实性较强,题材范围更为广泛,构图上也逐渐脱离了对称的形式,呈现出格调高雅、灵活生动的装饰风格。
这时候的龙纹,矫健雄奇,看似异常迅猛,龙犄角分叉较早,龙角曲度大,多云纹环绕,龙嘴大张,露齿,吐舌,眼睛不明显,龙发龙须均为几缕,飘向脑后。[1]
实际上,到了宋代时期,陶瓷器物上的龙纹已经开始走向了成熟,宫廷用的龙纹吐出龙的威严,金碧辉煌、精巧繁缛;民间用的龙纹,则寓意吉祥、素雅秀美。
“这件蟠龙瓶,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是民间瓷器了。”
向南一边想着历代陶瓷器物上的龙纹演变,一边在心里暗自琢磨着。
之所以说蟠龙瓶是民间瓷器,很简单的原因,它是从“南海一号”古沉船里发掘出来的。
“南海一号”古沉船是干什么的?
是出海的商船,专门运送华夏瓷器、丝绸等各种货物,贩卖到海外各国去的,被当作商品的陶瓷器物,自然不会是宫廷用器。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向南曾在魔都博物馆展厅里,曾看到过一件南宋龙泉窑堆塑蟠龙莲瓣纹盖罐,上面的堆塑龙,对他修复这件蟠龙瓶的龙身,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想到这里,向南对这堆塑飞龙,已经有了大致的概念了。
实际上,在此之前,向南也曾接触过不少带龙纹的陶瓷器物,对每个朝代的龙纹,不说了如指掌,那至少也有个清晰的形象。
只是在动手修复之前,他还是习惯了多方考证一下,将失误降低到最小的概率。
当然,要想不出错,自然还是用“回溯时光之眼”看一看这件真器的原貌最为稳当。
想了一阵,向南看了看这件蟠龙瓶碎片粘接处,也许是时间太短暂的缘故,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干燥。
“还是再等一等,我先将这龙身堆塑出来再说。”
向南想了想,从工具箱里拿来材料,又开始低头忙碌了起来。
之前看到向南对着这件南宋龙泉窑蟠龙瓶发呆,在另一边坐着的尤金鸣也是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里:
“嗯?这是被难住了吗?”
“那缺掉一大块的龙身,可是难点啊,要不然的话,我也不会说将蟠龙瓶先放一放了,是真的没有把握。”
尤金鸣看到向南又开始低头忙碌起来,他停下手里的工作,一只手摸着圆鼓鼓的肚皮,皱着眉头想道,
“他不会抹不开面子,胡乱搞一个龙身粘接上去吧?这可是要出大问题的,看他的脾气,应该不是那种人……”
“呆住了?不会修复了?”
石强一直都在偷偷关注着向南,看到他盯着粘接好的蟠龙瓶半天没动静,忍不住冷笑起来,
“早就知道你是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了,还专家,还大比一等奖,要不是有那么多好老师,你什么都不是!”
这一刻,石强看向向南的眼神越发鄙视起来。
“咦?向老师怎么不动了?”
覃小天也发现了向南的异常,不过他倒是不认为向南会修复不了这件南宋龙泉窑蟠龙瓶,这才多大点事儿,比起国宝《千里江山图》来说,要容易修复得多了。
“向老师肯定是在考虑,怎么修复才能修复得更完美,他可跟别人不一样,容错率为零。”
覃小天对向南有一种蜜汁信任,坚决不相信,向南会被这样一件蟠龙瓶给难倒。
他转头看了看石强,正好瞥见了石强脸上一闪而过的冷笑,心里顿时有些愤愤起来,暗想道:
“什么人啊这是!一会儿等向老师修复了蟠龙瓶,就看你怎么跪舔!”
注[1]:参考资料来源于[华夏第一收藏]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