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章合一章)
翻唱是为了打开知名度,正因如此,翻唱之后,就一定要再跟上一张合适的新单曲,如此才能将通过翻唱收集来的关注度,转化为实打实的人气。
这一点,是两个制作人,乃至于制作公司和唱片公司之间的默契。
没有单独做的企划,考虑第一步的时候,就要一并考虑到往后的至少三步,所以,在《17岁》制作之前,关于《17岁》之后要怎样做,就已经开始考虑。
而到了现在,则是要把这种考虑慢慢变现的阶段。正因如此,对于岩桥慎一接下来要准备怎样的新单曲,执行制作人才感到好奇。
选曲会也好,制作前的团队会议也好,一定会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但在那之前,执行制作人还是想进行这么一次非正式的沟通,也好对他要做什么、又如何去做心中有数。
可以用翻唱来打开局面,但是不能给自己贴上一个翻唱的标签。有众多翻唱一发屋的前车之鉴在那里,不能翻完了以后查无此人。
《17岁》无疑是借了南沙织的东风,但是,好就好在,这又是一支和南沙织的原曲完全不同的翻唱,甚至是一种再创作,而不像是另外一些翻唱者,仅仅把原曲买回来重新和化。
尽管借着南沙织的名气,大众接触这支单曲的时候,首先带着的也是旧有的对南沙织《17岁》的印象,但是,真正听的时候,这支新的《17岁》呈现出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东西,更多感受到的是现在欧陆舞曲的流行。
这样一来,就削弱了南沙织对森高千里的影响,更方便她接下来的发展。
“具体的主题还要再进行商讨,但是,有可以确定的地方,首先曲风是不会变化的。”岩桥慎一说,“现在是欧陆舞曲还能再热下去的阶段。”
这不是一阵突然刮起来的风,而是早有酝酿,并且还有坚实的时代背景作为支撑,仍旧有着广阔空间的流行。这一步走对了以后,下一步的目标,应当是走一条贴合流行、同时又有森高千里自己风格的路。
“我们借南沙织的招牌来吸引观众,但是又采用全新的编排,放大和南沙织之间的差异,将观众原本放在‘南沙织’身上的注意力吸引到‘欧陆舞曲风’上面来。”
这张翻唱单曲的精妙之处也就在这里,虽然借用了前辈大物的名气,内里的核心却一直都在紧扣现在的流行。
“但是,不能安于现状。要弄清楚一点,是森高桑演绎了某种风格的歌曲,而不是因为某种风格的歌曲正流行才一直让她唱。”岩桥慎一指出重点。
听上去好像没什么两样,都是在说森高千里唱欧陆舞曲这件事,但实际上区别很大。要把她区别于单纯赶流行的歌手,为她染上属于她自己的颜色。
“我们的森高桑条件得天独厚,拥有相当的才能。”森高千里人不在,夸起她来的时候反而更加方便。
“确实,她不是一般的‘偶像’。”说到这,执行制作人苦笑一下。
就是因为认定她并不是一般的偶像,最开始才选择了那样一条不伦不类的实力派路子,到头来惨兮兮,不得不中途放弃,引入岩桥慎一这个外援。
“所以接下来,也可以适当的开始展示、运用她的才能了。”岩桥慎一说,“之前演唱会上她的架子鼓表演收获的好评不少,这个信号不错。”
他最开始就清楚一点,虽然让她放弃了当实力派,但是从来没想过浪费森高千里的才能。
“下一张单曲也是这样,首先借着欧陆舞曲风的招牌稳住观众,然后再在无形当中加入我们想要为森高桑立起来的风格路线,让观众潜移默化的接受。”
“如果一下子推倒一面墙,就会招来麻烦,但是,不动声色地一块砖接一块砖的替换,最后仍会达成我们的目的。”
这种手法,可以说是无形当中把观众耍得团团转了。
身为幕后人士,一方面要非常尊重观众,那才是衣食父母。但是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如何去捉弄观众。
观众就像是进了恐怖屋的客人,一边被吓到哇哇大叫,一边又享受那种被吓到哇哇大叫的感觉。不让客人害怕的恐怖屋是失败的恐怖屋,不把观众耍得团团转的企划不是好企划。
森高千里的执行制作人听岩桥慎一说着他的打算,又是佩服,又有那么一点觉得他“有点贼”的感觉。但不管怎么说,要是按照这个计划来,也让人安心了不少。
对计划心中有数,接下来就要看选曲会要怎么开,准备什么样的曲子了。
等到森高千里的宣传期进入后半段,选曲的事就要准备个七七八八,行程一旦松下来,可以无缝衔接到新单曲的制作当中。
但在那之前,首先还是要把他匆匆而来,带过来的这个点子给拿到台面上来。
岩桥慎一丢下一个让执行制作人大呼厉害的点子,后续要如何去操作,又如何去打点,这些都是华纳先锋以及森高千里的事务所要去做的事。
他只管出主意,不用考虑要如何去实现它,这种点了炮仗就跑,但仍能把人给吓一跳的感觉,着实是美滋滋。
执行制作人把他的点子在之后的会议上拿出来,团队里的人,包括坐镇的公司董事,都让岩桥慎一这个宣传的主意给惊了一把。
怎么就能想到把宣传放到这上面来呢?
这样的点子,乍一听有点不切实际,但仔细想一想,又有相当大的操作空间,不提的话还好,一旦这么说出来,摆在台面上讨论,就让人没有办法再移开视线。
时代这个词听着既严肃又高大上,但实际上是和人息息相关的,时代造就人,人也造就时代。既然如此,借时代感来宣传又有什么不可以?
这样的宣传手法固然厉害,同样的,执行起来也不是件易事,因为这等于是把手伸到了音乐的领域之外,要去打点和疏通的,都是之前不怎么接触的那些人。
但是,要进行这样的一次宣传虽然困难,这个点子的光芒却又显得那么耀眼,让人不去一试就觉得不甘心。
森高千里的新单曲销售状况不错,但是离红起来还差那么一把火。这种仿佛再往前一点就能成功突破的感觉,使得她背后的唱片公司和事务所也跟着变得大胆了。
于是,一场唱片公司和事务所的负责人都到场的商讨会之后,双方达成共识,赌上这一把,为森高千里的宣传推广之路再添上这一把火。
负责了这份宣传工作的人,是森高千里事务所的统筹经纪人山内建一。
他中等身材,相貌温和无害,像个普通上班族。虽说相貌平平,不过正是利用这种看上去不太聪明的长相,让商谈的对方不知不觉间放下警惕,进而被他给达成目的。
对于岩桥慎一给出的这个主意,山内建一先是觉得别出心裁,随即感到麻烦上身。
在山内建一看来,把打歌宣传大张旗鼓的跟“时代”扯到一起,想得出这种办法的岩桥慎一够大胆的。他不反对这个提议,但是对于会收到多少成效,并不报以过度的乐观。
对他来说,这次无非是接到任务,然后完成任务而已。
接到任务,山内建一首先把岩桥慎一那番关于“时代”的高论给整理出来,方便在之后进行说服的时候使用。
准备好了道具,接下来就是开会选出适合去争取的目标。
这样的宣传方式,跟上歌谣节目打歌不是一回事,有个需要注意的部分,就是一次只能争取一个,只能用一次,万万不能出现那种突然间被复数的综合类媒体给点到的情形。要不然的话,傻子也能看得出来这是事务所和唱片公司在后边动了手脚。
要给观众一种自然不刻意的感觉,是这支单曲的出现,让人感受到了这种时代感进而发表感想,而不是事务所的人主动找上门去做了什么PY交易。
这就像是章推,一边是大神看了觉得不错主动给的,另一边是这样那样以后换来的。
从事经纪人这类工作,最基本的一件事就是去和业界打交道,这是一份需要不停低下头去软磨硬泡的工作,谈不上舒适,或许应该说是无比辛苦才对。
本来就不轻松,这次接到的任务更是刁钻特别,本质上虽然还是拜访,是软磨硬泡,但是对象却变了,为此,大概要付出比平时多三倍的努力。
经过多方的周旋和联络,最终取得了进一步商谈可能的,是为多家综合类杂志供稿的评论家川畑吉一郎。
川畑吉一郎名气极大,十个佐藤良平捆起来都比不上他的影响力。
打歌打到评论家这里,这种做法前所未闻,能够敲开川畑吉一郎家的大门,还是看在南沙织的面子——川畑吉一郎本人是南沙织的粉丝,并且在听了森高千里的翻唱以后觉得还不错。
但是,光凭这一点,并不足以打动川畑吉一郎同意见山内建一。
山内建一也有些意思,他并不是那种凭着一股傻劲儿往前闯,只会弯腰鞠躬说“拜托了!”的人,而是会动动脑筋,思考把话怎么说才能让对方感兴趣。
之所以能够成功拜访川畑吉一郎,是因为他自己主动提到了一个不错的话题,“今年是南沙织桑出道十七周年,也是这首《17岁》发行十七周年。”
在这个如此巧合特殊的年份上,森高千里以新时代的方式和流行重新演绎了这首歌,而在这十七年间,社会变迁,进入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高速状态。
在这十七年间,发生过许多大事件,并非一帆风顺,曰本人的内心也在不断变化,而现在,则迈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川畑吉一郎光是听到这个话题,脑中就先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四处奔波,想方设法,当终于说动川畑吉一郎的时候,如释重负的山内建一回到事务所,忍不住在心里想,这次的宣传如果不能收获到足够的、跟他的努力相匹配的效果,那他真想去跟出了这个主意的岩桥慎一打一架!
两周后,《周刊现代》社会版刊登了评论家川畑吉一郎的特别企划稿件:《永远青春,永远美好的十七岁》。
川畑吉一郎在文章当中,以南沙织出道十七周年为话引子,写到了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两次石油危机下,不景气时期从偶像身上获得支持的大众,写到了左翅青年的失败使得后来的年轻人们失去了那种积极的行动力。
当然,绝对不会漏写的是现在这个时代。川畑吉一郎和忧心忡忡的佐藤良平不一样,他对现在的时代充满乐观。
这首《17岁》只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各出现了一次。开头以南沙织出道十七周年为话引子,到了最后,则用了森高千里的新版《17岁》收尾。
“我近来听到了名为森高千里的歌手翻唱的南沙织桑的《17岁》。十七年过后,还有人能够重新演绎这首歌,着实是件令人感动的事。”
“但比起感动,我对相隔了十七年的两个《17岁》那截然不同的风格感触更深。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一个即使跳着快节奏的舞也不会掉拍子的时代。”
“而森高千里的《17》岁,加深了我对这件事的印象。”
《周刊现代》是发行量稳居综合类杂志前三名的超级畅销杂志,远远不是《MUSICLIFE》这样算不上是顶尖的音乐杂志可以相提并论的。
杂志发行后,同一时刻,有站在书报摊前看着这份杂志的人、有坐在家里悠闲翻阅杂志的人、有休息时间看杂志来打发时间的上班族、有做完家事以后无聊翻看杂志的主妇,五花八门,什么人都有。
一部分读者看过文章以后不放在心上,但仍有另一部分读者,一方面被勾起对南沙织以及过去时代的怀念,另一方面,则又被勾起对森高千里的好奇。
南沙织的《17岁》家喻户晓,森高千里的《17岁》又是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