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二十二血吸虫之患(上)
徐光启这样说,韩宣便点了点头。
“难怪要先在关中进行土改了。”
“力保关中不失,给北伐打基础,关中地区的经验也可以广泛推广到其他地方,而且我听说陛下已经着手在天津,在江南多地设置了治蝗署,打算等我们这里出了成效,就对全国推广养鸭治蝗的方略。”
徐光启缓缓说道:“但是陛下也说了,养鸭治蝗是亡羊补牢,若要根除蝗灾,必须要兴修水利,不给蝗虫产卵可乘之机,若是不兴修水利,则蝗灾一而再再而三,受苦受难的还是老百姓。”
“陛下真是仁厚爱民啊……”
韩宣感叹了一句。
关中地区的养鸭治蝗政策得到官府从上到下的大力支持,从韩宣开始,直接向下一级问责,哪里出事就问罪最高行政长官,不问他人,逼迫最高行政长官身体力行为养鸭治蝗政策的推行而努力。
这个问责机制建立的很好,从巡抚一级设立到了农会会长一级,一级管一级,就这样问责,出了事情谁也逃不掉,大家都有连带责任,谁也别想推脱,只有埋头做事情才是唯一的办法。
自三原县开始,养鸭治蝗的方法逐渐向多地推行,萧如薰那边竭力送去足够的鸭子以供当地政府使用,力保关中不失,将刚刚稳定下来的关中地区打造的更加稳定。
而其他地方并非就没有蝗虫预警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滩涂地都是蝗虫高发区,徐光启就是沿着这条路线一路到西安去的,给萧如薰做了完整的报告。
今年入春以来雨水不多,至少没有去年那么多,所以去年蝗灾只是小部分地区发生,烈度很小,当地基层政府组织人员扑打出钱收购之后,调动其他地方丰收的土豆和番薯,就度过了危机。
而今年北方降水不多,南方也没有去年多,所以萧如薰派出去各地巡查的官员回来都说今年江南江北可能都会出现一定规模的蝗灾,政府需要做好应对蝗灾的准备。
萧如薰就着手准备了,就算是在宣扬国威期间,也没有放下各地物资调运的工作,不过时间太紧张,准备不充分。
萧如薰谨慎思考之后,决定力保关中不失,然后对其他地方只能采取一定规模的控制手段,而无法像关中这样全面发动了,好在去年和今年没有大旱,蝗虫就算起来,也起不大。
人不够用,无论怎么扩编中央政府官员怎么扩大政府规模都没什么用处,总是感觉人不够用,这边刚刚新来一批那边就给调走了,治理蝗虫还是个全国性的问题,一年两年根本见不了成效。
萧如薰只能选择全力保护重要地区在徐徐图之的办法,而且人手如此紧张的原因还不仅仅只是为了对付蝗虫这一条,江南的血吸虫病也成为了萧如薰的心头大患。
隆武二年四月,萧如薰正在筹划着将南直隶一分为三,分为安徽、江苏和直辖上海州的时候,来自太平府的一份述职报告顿时让他眉头紧皱。
这是太平府当涂县前任县令突发急病腹胀便血不得不告假回家疗养之后新上任的县令提交的述职报告。
他说他上任以后调查了上任县令的病历记载,根据随行人员和大夫的证词,他发现上任县令是去了下面乡里某个小村庄调研之后回来生的病,随行人员之中有三人也生病了,其中一人已经死去。
新任县令觉得事情蹊跷,决定去巡视,等抵达了那个小村庄后,发现了其村庄内正好在办丧礼,还是火葬,他观看了丧礼,发现还未烧掉的尸体骨瘦如柴,但是肚子却特别大。
他觉得奇怪,便巡视全村,发现村子里有七八户人家全家四五口人的肚子都特别大,身体的其他部位却都瘦的和柴火棍一样,他记起大夫说前任县令的那位随从死亡之前也是腹部肿大,便询问了村里人关于这样的疑惑。
当地人解释说,这是一种叫做大肚子病的病症,他们说,这个病从他们记事的时候就有了,大夫来了一波又一波,但有些人能治好,有些人则治不好,治不好的有些一个月就死了,有些好些年才死。
县令觉得很奇怪,又询问村中的老人,发现村中的老人也说在他们的孩童时代,大肚子病就如影随形。
而其中一位老人回忆,他小的时候,他的爷爷也是这样说的,反正子子孙孙代代相传至今,大肚子病就和诅咒一样从未远离这个小山村。
得了大肚子病的人,会咳血,会便血,身体会非常消瘦,死的非常凄凉,有些人不一样,有些人咳嗽发热之后还能转好,就跟没事人一样,有些人很快就肚子大起来死掉了。
而那些后来转好的人虽然日后也偶有发作,但是还有活到五十多岁才死掉的。
他巡视了这个村庄,询问了村里人,发现村里有一多半人都有过发热咳血的现象,有些喝了大夫开的去肿驱邪药物之后慢慢转好,有些就死了,只有少数人说自己从未有过这样的情况。
这村里祖先还传下一个规矩,说得了大肚子病死掉的人,要火葬,不可直接入土。
县令更觉得奇怪,便询问当地的大夫,当地的大夫也说这个病他知道,但是很难治好,有些看上去治好了,但是之后又会发作,县令又去调阅当地卷宗和地方志,发现前朝就有记载这种大肚子病的记录。
那之后一个多月,跟随这名县令去那个村庄一起调研的一名吏员突发高热,胸闷头疼,不得已请了假,县令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对劲,马上找来大夫给这名吏员会诊,大夫一眼就判定这是大肚子病,赶快给用药。
大夫用阿魏积块丸给吏员服下,吏员服下后高热渐退,腹肿渐渐消退,大夫又在他的粪便中发现了一些长条状的虫子,解释说这是虫病。
接着大夫还说这样的人屡见不鲜,这名吏员算是幸运的,能治好,很多人要么找不到靠谱的医生治疗,要么没有钱治病,只能等死。
还有几个大夫说自己在邻近的几个州县也看到过这样的病人,为数还不少,但是他们感觉历年来这种病也没有泛滥成灾过,每年因为大肚子病死掉的人也不多,总比饿死的人要少得多,便没什么人在乎。
县令却感觉到兹事体大思来想去,便提笔写了述职报告,送到太平府,然后由太平府一起送往京师。
之后,这个事情被叶向高注意到,叶向高觉得官员莫名病死不算小事,担心是某种瘟疫爆发的前期,便重点把这个报告送到了萧如薰面前。
在萧如薰生活的那个时代,血吸虫病已经被消灭了,他是通过阅读历史书籍才知道这种曾经在华夏土地上肆虐了两千多年的可怕寄生虫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