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姝  第四十四章 嫡庶

类别: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华姝 | 若相姒   作者:若相姒  书名:华姝  更新时间:2024-06-05
 
待顾砚龄带着醅碧二人回了府,便特意嘱咐了二人莫要说出偶遇皇太孙一事,以免让人闲猜了去。等给傅老太太和谢氏一一请过安后,这才回了琉璃院。

而落红因思虑着画阑来琉璃院只是闲暇的小事,便也没向顾砚龄提及,只说了些旁的,顾砚龄听完未多想,一一吩咐完,便去里间午睡了。

到了晌午用完晚饭,天边红霞遍布,即将落下的夕阳正极尽发出最后一丝扎眼的金芒。

兰幽院此刻笼罩在夕阳之下,显得格外静谧。而兰幽院通向正屋的回廊下也正缓缓走来一行人,窸窸窣窣的衣料摩擦声,在寂静的院中格外显耳。

行在最前面的俞氏由乳娘常嬷嬷扶着,举手间端庄而温柔,一旁跟着的皎月小心地提着手中的攒食盒子,眉目间稳重而谦恭。

守在正屋外的丫头瞧见了俞氏一行人,忙捻裙上前来给俞氏规规矩矩行了礼,俞氏摆了摆手,隔着软帘看过去,语气中更多了几分关怀。

“涵哥儿在屋里?”

话刚说完,便已见着一个眉目清秀,透着稳重和灵气的丫头打了软帘走了出来,恭敬地给俞氏行了礼,这方道:“大爷正换衣衫,怕太太在外面等,便命奴婢先出来给太太说一声。”

俞氏睨了眼眼前的灵芝,笑意愈加温柔,却是不达眼底。

二房庶长子顾子涵的生母是家道中落的官宦人家,这灵芝便是随着顾子涵的生母吴氏进府的丫头之一,从小便被吴氏指给顾子涵伺候,从前吴氏还在时,灵芝便一心一意地忠于吴氏和顾子涵,等吴氏去了,更是将一整颗心都放在了顾子涵身上。

在旁人眼中,灵芝的确是难得忠心又稳重的丫头,可放在俞氏眼中,便觉得是眼里的一粒沙子,说不大也不大,可说小也是不小的。

若不除,的确让人放心不得。

俞氏上下打量了灵芝一番,语中不无夸赞道:“难为吴姨娘挑了你这么个人伺候涵哥儿,如今大了,也愈发标致了。”

灵芝未说话,只微微抿唇,轻轻蹲了蹲礼,叫人挑不出什么来。

“母亲来了。”

换了月白常衫的顾子涵挑帘而出,上前来恭敬地朝俞氏作了一揖。

俞氏亲和的笑意登时融入眼底,待触及顾子涵略微疲倦的面色时,眉头微微一皱,语中多了几分担忧道:“听闻你昨夜染了风寒,可叫大夫瞧过了?”

顾子涵闻言直起身来,唇间含着宽慰的笑道:“昨儿夜里灵芝便唤大夫替儿子瞧了,母亲莫要太过担忧。”

听了这番话,俞氏的忧色未除,反倒叹息一声,上前扶住顾子涵的衣袖语重心长道:“你这孩子从小便太过懂事,有什么不好的从来不肯与我们说,只怕我与你父亲担心,可就是这般才让人更担忧。”

说着俞氏打量着顾子涵的脸色温声细语道:“怎么大夫瞧了,面色还是不好?若是药不起作用,便再唤别的大夫,身子才是最要紧的。”

看到眼前的嫡母如此,顾子涵心下更温暖了几分,从七岁没了生母被带到俞氏身边抚养,他在母亲眼中便与三妹顾砚锦一般被悉心照顾,冷了俞氏便亲自嘱咐下人添炭,朝他被子里放汤婆子。热了,俞氏更是将自己份例中的冰送到他房中,生怕畏热的他不能安心学习,反倒是自己因着中暑,缠绵病榻了好些日子。

念及此,顾子涵心下是汩汩的暖意,一步上前扶着俞氏一边朝屋里走一边道:“徐大夫的医术母亲是知道的,只不过加起来才服了三剂药,总要花些时日才能瞧着疗效,儿子已觉得好了许多,母亲莫要太担忧了,倒是母亲最近精神不济,叫儿子担心的紧。”

俞氏笑意微微一僵,随即宽慰地拍了拍顾子涵的手道:“无事,可能是最近睡得晚了些。”

顾子涵自然知道必是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见母亲不说,也不再多问。

也只有俞氏才清楚,因着她父亲的弹劾书惹恼了严阁老,耽误了顾敬昭的升迁,如今顾敬昭已经许多日未进她房中了,可她偏偏还没有什么法子,叫她如何不急?

进了屋中,顾子涵小心扶了俞氏坐下,皎月便忙上前来,从攒食盒子中取出青花瓷的磁盅,轻手轻脚的舀了一小碗汤。

“这是让小厨房做的火腿豆腐芥菜汤,知道你染了风寒食欲不大好,这汤既能驱寒,又能增进些食欲,你尝尝,看合不合胃口。”

顾子涵病中的确没什么食欲,但看着俞氏这般费心思,便觉得如同含了一片裹着糖粉的姜片一般暖人心脾,再者眼前的汤看起来也的确鲜嫩怡人,因而应声接过,小勺的舀着喝。

俞氏坐在一旁,看着顾子涵俊朗的身影,唇瓣不由微微勾起,喃喃地回忆起往事道:“时间过得多快,感觉小小的你来到我身边,还是昨天的事儿,如今你却已经这么大了,再过不多久,连你也该结婚生子,让母亲抱抱孙子了。”

听到俞氏语中愈发哽咽,顾子涵舀汤的动作一顿,却是见俞氏怅然的看着自己,唇瓣浮着伤感。

“这一辈子,母亲最遗憾的莫过于你不是我亲生的孩子,可我这辈子最庆幸的,也是你娘将你送到我身边。在我心中,你与锦姐儿一直是一样的,不论旁人怎么说,怎么看,在母亲心中,你就是母亲亲生的儿子,是我手心里的肉。这辈子能看着你和锦姐儿过得好,我便是将来入了土,也能安心了。”

“母亲——”

顾子涵手中微微一动,眼眶也有些微热,喉头像是堵住什么一般,许久才哑着嗓子道:“在儿子眼中,母亲与生母没有什么不同,儿子如今还能记得,在儿子染了水痘时,您将才八岁的锦姐儿送到了老祖宗院中,您却没日没夜的在儿子床前照顾儿子,伤口痒了,您就替儿子轻轻的吹,生怕儿子去挠,儿子进不得药时,您就想着办法的给儿子渡药,儿子发烧时,您抱着儿子一边哭一边给儿子哼着歌谣。”

说到这里,顾子涵再禁不住的落下泪来,上前跪在俞氏膝前道:“母亲对儿子的好,对儿子的恩情,儿子这一辈子也忘记不得。”

俞氏听了也当即落下泪来,一把将眼前的少年揽入怀中,轻轻地拍着少年的后背哽咽道:“既是母子,母亲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哪里说得上恩情这两个字。”

一旁的常嬷嬷几人看着,也无不拿起娟子擦着眼角的热泪,温情燃起了一室。

待俞氏回到绥荣院中,夕阳已全然落下,屋内的丫头婆子都被常嬷嬷遣了出去。与方才在兰幽院的耐心与关怀全然不同,此时的俞氏不耐地靠在软枕上,常嬷嬷上前替俞氏轻轻的揉着太阳穴。俞氏这才稍稍舒服些,眉头渐渐展开了些。

“放眼京城去,哪里有像太太您这般对庶子掏心费神的,外面的人都说,太太您是心善的活菩萨,大爷能有您这样的嫡母,是上辈子积了德了。反过来瞧瞧三房,除了个朝姐儿,一个孩子都没生出来,那三太太防三老爷和两个姨娘跟防贼一样的。老太太气的不行,却也没办法,谁让祖宗规矩摆在那儿的。”

俞氏缓缓睁开眼睛,唇角勾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眸色更深了几分,语气却是不同在常人面前的冷漠。

“所以说,秦氏才是个没成算的,至于涵哥儿,再掏心,再费神,也不是从自己肚子里爬出去的,终究是喂不熟的。”

想到此,俞氏便觉得更烦闷了些,眉头又紧锁着,有一搭没一搭的把玩着指甲上刚涂好的蔻丹。

“那吴氏倒是个有福气的,竟能生出这么个有能耐的儿子来,倒教我不能不服她几分了。”

俞氏嘴上是夸着,语中却是不加掩饰的不屑与憎恶,一旁的常嬷嬷手上更小心了几分,在一旁陪着笑道:“再有福气不还是个短命的?哪比得上太太您,将来大爷就是再有能耐,要一辈子尽孝的也是您,再说了,大爷能有如今,不都是太太您的教养成果,若是那吴氏没死,如今的大爷只怕也只能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庶子罢了,谁能瞧得上眼。”

俞氏听了这话,很是受益,随即盯着案上正缭绕青烟的香炉,似是回忆着什么般,唇角高高挑起,语中淡漠道:“所以,吴氏的确是该死的,要想自己的儿子有个好前程,这就是命,怨不得谁。”

常嬷嬷听了此话微微心惊,忙看了眼屋外,没有再答话,俞氏自然明白常嬷嬷的意思,也不再提旧事,又烦忧的低下头看着自己平平的小腹,手轻轻摩挲上去,语气无奈而忧愁。

“嫁入定国府这么多年,除了锦姐儿,我便再无所出,没有嫡子,总是不安稳的,谢氏倒是好命,嫁了个待她如宝的丈夫,生了一双儿女,后面还有谢家这个靠山,硬生生奠定了那未来定国公夫人的位子,好像这世间的好,都到她那去了,这也算得上福寿双全了吧。”

常嬷嬷听出俞氏语中的酸意与不甘,不动声色道:“除了嫡子,太太又有什么比不得?如今老爷回来了,有定国府这个靠山,将来必会在京城大有作为,只要您安安稳稳生下嫡子,老太太还不知该多高兴了。更何况,依着大太太那病怏怏的身子,哪里禁得住福寿双全这四个字。要说福气,还是太太您的。”

“我如何不知道,只是如今老爷与我有了嫌隙,我又能如何去生出这个嫡子来。”

听到此,常嬷嬷也沉默了下来,的确,她更没法子了。

正此时,听到屋外软帘轻打,继而一个明艳温婉的少女走了进来,给俞氏行了礼。

俞氏看着唯一的女儿,脸色才稍稍好了些,唇间是掩饰不住的柔和道:“外面天儿可凉?怎么这会子来了。”

顾砚锦唇间带笑,看着俞氏道:“哪里就冷了,女儿想着母亲近日身子不好,就过来瞧瞧。”

说着顾砚锦扫了眼俞氏,随即问询的看着一旁的常嬷嬷道:“常嬷嬷可知道母亲这是为着什么?”

常嬷嬷看了俞氏一眼,见俞氏未阻止,便将事情的原委说了出来。

顾砚锦一听,唇角的笑意更加轻快了,语中颇为轻松道:“女儿方才从父亲处过来,告诉父亲母亲身子不好,父亲也颇为担心,一会儿子便要过来了,母亲准备准备吧。”

俞氏微微一惊,不由脱口道:“真的?”

顾砚锦听了,不由好笑道:“女儿敢拿父亲来诓骗母亲么?”

俞氏脸微微一红,这才察觉方才的失态,可心底却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和高兴。

顾砚锦在一旁瞧着,唇瓣微微一勾,母亲自然不知道自个儿是如何在父亲面前哭泣落泪,又是如何说的父亲心软的。她很清楚,对付这世间的男子,最好的法子,便是眼泪。因为对于弱者,人们总是会禁不住生出几分廉价的同情和怜惜。

母亲出自于伯府,自然不好如此行事,可她年龄尚小,做这些却是再容易不过了。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只要父亲与母亲和好,才不会被他人轻易挑拨,二房才能更稳固。

终究,她们二房唯一要对付的,只有一个大房而已。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