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想到,冲突会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突然爆发。而且是在汉军内部。这世间有些意外,本来就很难以预测。更何况,夹杂了无尽野心在内,流血已经避免不了。
事情的最终起因,从二王离开汉军大营进入王城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揭开对峙局面。而引发的节点,就是王城内骑兵的出动。
遵照燕王和广陵王命令的骑兵,严格执行了王爷们制定的军事计划。他们驱赶着部族民众,让他们离开原先居住的地域,都到指定的地点去重新划定他们的生活和日常活动范围。
这样的行动,只是二王计划中的一部分。他们就是要借此好好梳理一遍这块土地,达到树立自己的权威目的。在今后的王权扩张过程中,好好听话的,自然会得到应有的待遇。冥顽不灵妄图抗拒天威的,将被以铁血手段残酷对待。
而在行动最初开始时,发生的一点小意外,燕王和广陵王并没有放在心上。当时他们在王城内接到外出的将军派人回来汇报,说是军事行动遇到了阻碍。有几个什么随军而来的书生,竟然阻拦骑兵们进入部族居住地。而且态度坚决强硬。所以派人回来请示怎么办。
当初元召还在的时候,燕王和广陵王好像也听说过这方面的事。隐约知道元召似乎非常看重这些书生们的作用。只是他们并不清楚这其中的细节,也不曾去多打听。
然而今天,竟然是这些人首先出来阻碍他们的大计。燕王和广陵王冷冷笑着,轻蔑的摆了摆手,命令去通知所有的领兵将军,自己便宜行事,不必再来请示。
所谓“便宜行事”,这背后所隐藏的意味,就太丰富了。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二王相信将军们都会明白他们的心思。不过区区几个书生而已,在犀利的军事手段面前,他们的作用简直不值一提。如果真的不知好歹,激怒了那些骑兵,被失手杀伤几个,他们一点都不担心会担不起这个责任。
负责清理西南方向的李五,是最先得到王城指示的将军之一。他的做法很干脆,在几番言辞交锋对方不肯听从的情况下,他直接命令手下把以萧望之为首的那七八个书生都绑了起来。
李五还算是多少有点脑子的人。虽然做得有些粗暴无礼,但很好的掌握了分寸,没有发生流血死亡的事。毕竟这些倔强愤怒的书生们都是汉人。他们不辞辛苦万里而来,也算得上是勇敢者了,却不能轻易的伤其性命。
只是,李五并不知道,在其他地方,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死亡的悲剧,或者说是遗憾。有几个坚持自己使命和信念的文化传播者,为了维护他们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并且初见成果的怀柔政策,在与王城骑兵们激起的冲突中失去了生命。
离开汉朝跟随大军西征之前,他们的身份只是书生,并没有在朝堂上担任什么职务。也没有什么显赫的出身。大多数人都只是怀着一种崇高的信念和对华夏文明的无限爱护,才接受了这次任务。这样的情怀,无疑值得所有人尊重和赞扬。
具有这样高贵人格的书生们,他们的身份却又如此低微。以至于他们的死亡,并没有人当作是多么重大的事。牺牲在西方大陆的将士已经有很多,名单上再添加一笔,也不过是轻飘飘的几个名字而已。
只不过,当时轻率作出指示的二王可能绝对不会想到,正是这几个在他们眼中卑微如草芥般生命的逝去,把他们的错误推向一个再难以挽回的境地。在不久的将来,当王权梦断、骇然回首的时候,他们才悔悟曾经做出过的决定是多么愚蠢。只是,一切悔恨都来不及了。
书生的力量,在某些方面可以释放到无比强大。但在严格执行命令的铁甲骑兵面前,他们除了愤怒,其他的好像却无能为力。
萧望之被绑缚双手放在马背上,他眼中有些绝望的看着骑兵们开始他们的行动。居住在这块地域的几个部族,从长老、酋长首领们开始,毫无区别的被驱赶到一起。然后,他们都面色惊恐的开始听那位杀气腾腾的将军作出对他们命运的安排。
很快,肤色不同的几个部族民众间响起低声的哭泣和抗议声。没有人愿意离开族群世代居住的地方。更没有人心甘情愿去接受别人强行安排的未知人生。这些部族间虽然以前一直受波斯人的奴役,但在波斯帝国覆灭后,他们惊喜的发现,也许大多数人的命运将迎来彻底的改变。而且,这段日子来自汉人的帮助和对他们生活的改善,也让他们意识到,跨越山海而来的汉朝人,或许真的就是传说中上苍派来普渡众生解救苦难的呢!
然而,心中刚刚升起的希望和喜悦,就被突然而来的铁蹄踏碎了。所有的部族民众都惊恐不已的看着面前发生的一切。他们非常不明白,同样都是汉朝人,为什么有的是来帮助他们的,而有的却是要把他们粗暴驱离居地,重新陷入被奴役的命运中呢?
汉朝骑兵却没有对他们解释的义务。在雪亮刀锋和无情的命令下,部族长老和首领带领着他们的民众,开始被迫踏上迁徙的道路。
类似的事并非偶然,而是发生在许多地方。从波斯王城周围开始,由近而远,燕王和广陵王要开创自己的权力范围,一系列的大规模行动很快就将随后展开。这只是序幕而已。
不过,萧望之却不是一个简单的书生。他的智慧足以应付眼前的危局。不用多想,他也知道这一切都是出于燕王和广陵王的授意。很明显,在暂时失去元召的压制后,巨大的野心正在急速膨胀起来。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就在听从二王命令的骑兵到来之前,萧望之已经派遣跟随保护他们的卫士,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汉军大营。把最新的突发情况告诉几个将军知道,到底该怎么应对,让他们速速拿主意。
萧望之绝不相信,像李陵、公孙戎奴等这样的优秀将军,会在大是大非面前选择袖手旁观。他非常希望看到他们能够秉持元召的信念,保持清醒头脑,无惧无畏的为大汉帝国彻底归化西方大陆的正确方向保驾护航!
暂时统领西征军的李陵和
公孙戎奴,果然没有让萧望之失望。在察觉到王城兵马的动向后,他们就已经提高了警觉。之所以没有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除了顾忌二王的身份外,他们是想看清楚这两位皇室亲王到底想干什么。
接到萧望之派人送来的紧急消息后,伤势在身的李陵顾不得许多,他马上与其他几个军中将军商议对策。在没有接到长安的皇帝命令之前,该怎么做才最稳妥,仓促之际倒是颇有几分棘手。
如果是其他人,当然不用犹豫。在危急之际率军公然离开汉军大营,擅自割据波斯王城,并且与汉军对峙,这样的行为已经与反叛无异。凡忠义之士,当共击杀之!
然而,燕王和广陵王的特殊身份,却令人投鼠忌器,有些为难。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几个将军的意见并不统一。而他们争论的焦点,就是应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大举出兵,去阻止二王的军事意图。
毫无疑问,对于他们这些军中将领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千百年来,皇族的高贵无与伦比。牵涉到这些关系,没有人敢不小心谨慎的对待。
李陵伤口裹着厚厚的绷带。广陵王那致命的一刀,差点要了他的性命。多亏了师父元召留下来的伤药,愈合很快。不过想要彻底痊愈,还需要等待时日。
对于最年轻的李陵主持大营军务,其他的几位将军并没有太大异议。就连老资格的荡寇将军、金翎侯公孙戎奴,也甘愿屈居其下。这并非是因为元召的原因而爱屋及乌。完全是李陵凭着自己的勇敢和功勋而得来的荣耀。
“这件事不必再争论……我们身为大汉王朝的战士,所肩负的唯一职责,就是维护国家的意志!至于其他,又何须多想呢!”
片刻之后,李陵站起身来,声音中带着斩钉截铁的意味,一锤定音。他永远都记得元召教导过的话,一个优秀的将军,在需要的时候,必须具备慑服人心的魄力,才能够成就大事。
“若元公在,岂容有人如此猖獗……!”
公孙戎奴第一个对他的话表示赞同。随后是出身于皇室子弟的刘旭,在经过短暂的沉默之后,其他几人也纷纷点头,大家终于取得了一致意见。
一刻钟之后,沉寂多时的汉军大营金鼓雷动,甲骑四出,休整了许多天的骑兵战士们,终于开始他们最新的军事行动。而这一次的敌人,与从前都不相同。
出动的骑兵们在半路截下了被押往王城的萧望之等人。而后,面对着数倍于己的这些精锐骑兵,李五和其他方向上执行任务的那些二王兵马一样,被迫终止行动,放弃各自驱赶的部族民众,先后撤回了王城内。
汉军内部的激烈冲突,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似乎已经变得再也无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