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笠靶蓿或是修行道法,属于不被白玉京认可的旁门左道。
三方都想要亲眼见证“搬月”这壮观一幕,注定载入青史,流传千万年。
白玉京有一小撮道官,对此事最为在意。
他们境界不高,但是地位超然,被誉为“山上史官”,专门编撰白玉京以及整座天下的正统“青史”。
类似山下王朝的起居注,记录一座天下道官的所作所为,无论善行劣迹,皆不为尊者讳。白玉京每一道颁发天下的敕令,五城十二楼为天下各路道官传授道法,山下各大王朝变迁,四时气候,八方符瑞,各国道官户籍增减,大小道门宫观废置,皆由这拨“史官
”详细记录在册,而且除了白玉京三位掌教,谁都没有资格翻阅这部史书。
不过孙道长给了一句评语,落笔圆滑,弱于气象,不敢说真正的好话和坏话,浪费笔墨。
然后建议他们从白玉京搬到玄都观,保管从此妙笔生花,气象一新。
白玉京余掌教至今不曾降下一道法旨,更不曾亲自现身,自然就无人出手,擅自接引那轮明月迁徙青冥天下。
何况擅自出手,涉险行事,实在不算明智之举。
大门那边剑气凛然不说,又有礼圣和白泽一场厮杀,一着不慎,被裹挟其中,就是身死道消的下场。
有心气的,未必有实力插手。
白玉京之外,既有胆子又有实力的,暂时有三人。
一个是懒得动,一个是不愿太早现世。
还有一个是不愿在公开场合,风头盖过自己的道侣。
正是孙道长,与身边不远处的两位女冠,她们年纪都不算小了。
大玄都观的孙道长抚须而笑,“我就说嘛,怎么好久没见着二皮脸的陆老三了,原来是又出门遛弯呢。”孙道长唏嘘不已,方才惊鸿一瞥,瞧见了陈小道友的那了嘛,那个叫陆沉的色胚,对她是一见钟情呢,三天两头就趴在墙头那边偷看自己。
何况在晏胖子那边,这个说法也得到了佐证,所以可不是她胡思乱想。
晏胖子在道观里边,生意做得可好了,光是一本百剑仙印谱,销量就十分可观,价格嘛,稍贵了点。没过多久,又推出了一部版刻极其精美、还有白也作序的皕剑仙印谱,分出了个上下两册,两本印谱,上册单卖,两颗小暑钱,下册单卖售价三颗小暑钱,白也的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