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会通常只在正旦、冬至和万寿节才会举行,万寿节也就是皇帝的生日那天了。
除了大朝会,便是朔望朝,时间在每个月的初一十五,跟大朝会差不多,朔望朝也在皇极殿举行,内容也差不多,就是说说好话,给皇帝拍拍马屁,歌功颂德之类的,并不会讨论政事。
真正讨论政事的,也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朝会,其实叫做常朝,也叫早朝,不过大明朝的官员很苦逼,除了早朝之外,还有午朝和晚朝,只是后来皇帝越来越懒,也就渐渐取消了午朝和晚朝。
王安之所以将常朝说成大朝会,完全是因为朱翊钧太厌烦这些大臣,已经很久没有早朝,平日里有事,通常只跟阁臣们商量,或者单独召见各部尚书,甚至连这些人都不见,凡事上奏,他批阅,再下发处理意见,或者让太监出面,仅此而已。
如此一来,官员们也很少能够见到皇帝,阁臣或者部分官员被召见,开小会,便叫做小朝会,常朝早朝也就变成了王安口中的大朝会了。
李秘可没上过朝,昨夜便问了徐庶,他不是个爱面子的人,与面子相比,实实在在的好处才是要紧的。
徐庶是何等人也,对朝会流程自是非常熟悉的,便与李秘说了个清楚明白,李秘底气也就足了。
他早知道大明官员辛苦,可没想到京官更辛苦,因为五更天他们就必须起来上朝,五更天也就是凌晨三点到五点,所有京官,无论大小,都有上朝的义务,而且来京述职的外省官员同样需要上朝!
这么加起来,上朝的人数可就上千了,场面堪称壮观,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入殿,大部分照着大小尊卑,从内而外地排列,官位低的自然是看不见皇帝,也听不到皇帝说话,不过是在殿外凑热闹罢了。
李秘也算是勤奋的人,从不懈怠,即便武举是为了混个出身,他也是早晚温书练功,从不敢偷懒啊,只是让他每日里三点起床去上班,长年累月如此,还是吃不消的。
也来不及吃早饭,李秘早早起床,听了徐庶提点,也不穿那身飞鱼服,而是换上七武官员也分两班,从左右掖门依次进入。
这午门也不是随便能够进入的,每个官员身上都带着牙牌,是为了识别身份的,相当于通行证或者身份证,只发给在京官员,用于出入皇城,早早注册过,叫做注籍,若是丢失或者损坏了牙牌,那是要受到惩处的。
既然是身份证明,自然会标注相关信息,公侯伯爵是勋字头,驸马都尉等皇亲国戚则是个亲字头,文官是文字,武官是武字教坊司官员是乐字等等。
而李秘则是个“宫”字,那是用来进入内宫的,朱翊钧宣召李秘之时,特别发的宫字牌。
过了午门之后,仪仗队已经排列整齐,官员们按照品级站好队伍,李秘只能与徐庶分开,他站得太后面,几乎已经是最后面,所以也看不太清楚前面的情况,只看到乌泱泱的乌纱帽和后脑勺。
因为官员的服饰与朝廷官职是相匹配的,所以整个区域被分为了红色,蓝色,绿色等好几块。
诸多官员在金水桥南边站好位置,虽然早已习惯,但朱翊钧好一段不曾上朝了,众人也有些生疏了,虽没有闹哄哄一片,但到底还是忙乱了一阵。
直到鸣鞭,这才安静下来,仍旧有些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一个老迈的官员着急地寻找着自己的归属,周遭同僚窃笑不已,也是诙谐得紧。
过了桥之后,便在皇极殿的丹陛前头,文官在左,武官则右,相对而立,站在御道两旁,等待皇帝到来。
乐声奏响,皇帝的御驾终于是姗姗来迟,整个过程也都显得非常的庄重威严,很有仪式感。
皇帝上了金台,在御门安坐,又有鸣鞭,鸿胪寺唱了“入班”,官员们才鱼贯而入,一百三叩,此时早已天光大亮,这一套繁琐的礼节也总算是告一段落,终于进入到了奏事环节。
这奏事也是照着官品大小依次进行,除非有甚么特别要紧的大事,否则都要照着规矩来,以免乱了朝仪。
李秘站在最末,前头在议论甚么,那是听不到的,好在没多久,便有宦官走出殿外来,在金台上头大声宣召李秘入殿。
李秘一身绿色官服也实在是扎眼,这绿色官服可不是黯淡朴素的墨绿色或者暗绿色,因为是用丝绸或者缎面之类的布料制作的,所以还带有光泽,看起来像是地摊上卖的劣质戏服。
京官都是有眼力的,看着李秘这一身,还以为他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估摸着是小城小县上来开眼界的芝麻小官。
所以当王安出来宣召之时,绝大部分人都有些诧异,不过入殿之后,这种诧异的氛围就没有了。
外头那些中低阶官员几乎没有一个认识李秘,可殿内的这些衮衮大员,竟然有大部分是认得李秘的!
阁臣和六部官员自是不用说,为了武举殿试而提早过来的南京官员,包括王弘诲和张孙绳等等,以及各地方的提学,甚至是武昌那边的人,大多是认识李秘的!
所谓层次决定眼界,能够在留在殿内的,哪一个不是人精,即便不认得李秘,这么个绿色官服的小官,被皇帝宣召进殿,又有哪个敢小觑了去?
见得李秘不穿飞鱼服,而是换上了绿色官服,王安也别有深意的看了李秘一眼,李秘能够感受到王安眼中的赞赏,他知道徐庶的建议是对的了。
因为王安是朱翊钧身边的人,最能体会圣意,王安给自己一个肯定和鼓励的眼色,就说明自己没有穿飞鱼服,是非常正确的了。
果不其然,入殿之后,李秘行跪拜礼,朱翊钧却是摆了摆手,让他起来说话。
这朝会可是正式场合,一般不用口语奏事,所奏之事其实早早就送入内阁,皇帝也批阅过,朝会之时只是照着奏章大声朗读便好了。
否则一人一件事,从早说到晚也说不完,更别说大家争争吵吵的了,朝会基本上就是走个形式,否则是真要累死人了。
不过朱翊钧把李秘叫上来,显然不是为了让李秘读奏章,因为李秘根本就没写甚么奏章。
朱翊钧只是朝王安点了点头,挤出一个字来:“念。”
王安“啊”了一声,而后取出黄绢来,大声朗读起来,竟然是对李秘的嘉奖口谕,果然不出徐庶所料,里头并没未提及对李秘的封赏!
这声“啊”可不是王安后知后觉吃惊的声音,而是官员应奏必须“啊”一声,而且还必须将声音拉很长,就想到于后世辫子戏里头的“嗻”。
念完之后,李秘便是有功之臣,有资格与殿内各位站在一起,便让李秘退到一旁去站着,李秘也不知该站哪里,按说他是个文官,毕竟是理问所的副理问,可他又考了武举人,适才的嘉奖之中,绝大多数功劳也都是武功。
李秘放眼扫视,王安又适时投来指示的眼色,李秘一看,吴惟忠身边空着位置,又给了李秘鼓励的眸光,李秘便低头退到了吴惟忠的身边。
吴惟忠乃是总兵官,几乎是从二品的大官,李秘站在那个位置,实在不合适,可吴惟忠是他义父,适才刚刚念过对李秘的嘉奖,站在吴惟忠旁边也就无可厚非了。
一个站位问题就让人累成这样,李秘对这官场也是在是敬而远之,往后还是好好查案,别碰触这些的好。
见得李秘站好之后,王安便照着流程继续进行,接下来便是阁臣牵头,依次朗读奏章,说的是创建神机新营的事,关于人员设置之类的,竟然与徐庶昨夜预料的分毫不差!
李秘也心头大定,既然不出徐庶所料,接下来他只需照着徐庶叮嘱的来说话便成了。
心里头不断回想徐庶昨夜的说话,也不知过了多久,只知道脚都有些麻了,朱翊钧都有些萎靡不振地用手撑着头,此时李秘才感受到吴惟忠在扯他的袖子。
李秘回过神来,才知道轮到自己说话了,便深吸一口气,走到了大殿中间来,终于是能开口了!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