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第两千十五章 做个实验

类别: 历史 | 两晋隋唐 | 阳光   作者:公子許  书名:天唐锦绣  更新时间:2025-02-20
 
李淳风的手很稳,铁块轻轻放入盆中迅速沉底,盆中水溢出洒入石槽,水面没有泛起一丝连。然后迅速将铜盆端到一边,双手运劲手臂肌肉攻起,将石槽倾立,刚

刚铜盆中溢出的水便倾倒入另外一个小铜盆中。

吕才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问道:”为何要用石槽这么费劲呢?再取一个大一点的铜盆应该也可以。”反正只是用来盛装溢出来的水,大盆套小盆即可,何必

非得用几十斤的石槽?

一旁的傅仁均悠然道:“整个太史局,只有两个铜盆。

吕才股大眼睛:…

继而环顾四周,整个皇城最为神秘的衡门、不知多少权贵勋戚趋之若路的太史局,居然这么穷?他记异道:“且不说朝廷的拔款,无论是当年的袁天罡,亦或如今的

李淳风,随便给人家堪阴宅,收费都在数百上千贯......何至于连个铜盆都买不起?

你们这些道士又不是清流,用不着勤俭节约故意装穷来搏名声吧?

傅仁均授着胡子,叹气道:“太史局的进项是不少,但花费也多啊!不说别的,单只是为了更新观星设备,从铸造局那边多买了望远镜,花费便是天价啊!更别说还

要修建新的观星台,太史局上上下下连裤子都快当了!

望远镜我倒是听过,据说漫天星辰有如近在思尺,但未曾得见.....可这是为朝廷办事啊,民部难道不拨款?

“!还不是唐俭那个老匹夫?

提及此事,傅仁均满腔火气、吹胡子股眼睛:“那老贼说什么日月流转、斗转星移皆有天数,就在那里也不会消失不见,再看也看不出什么子丑卵酉,而国库

内藏白有用度,意能摩费于此等虚安之事?简直不当人子!

他与唐位是同辈人,资历较之对方毫不逊色,所以言辞之中极不客气

吕才点点头。

唐位之所以如此说话,其实根源还是出自御史台,自从《数学》一书问世,其中诸多算法震惊天下,使得所有与此有关的测量、计算都取得长足进步,其中自然

也影响到负责观星测绘制定历法的太史局。太史局使用最新算法,准确测算出诸多天体运行之规律,对于日食、月食之预测极为精准,这也是傅仁均即便早己致仕、却

依旧居住太史局的原因,他当年造的《成寅历》多有算法错误而引发的缪处,如今竭尽全力予以更改。

而此事之后果,便是导致儒家”天人感应”的那一套理论彻底崩場

天体运行自有规律,直古而不变,所以不管君王是否失德、臣子是否好传,日食、月食该发生的时候是一定会发生的,甚至李淳风数十年如一日对风力之观

测,发现雨雪雷电也并非天神激怒而降,皆有其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提前预测.

由此,太史局的地位直线下降

民部的话也有道理:既然日月星辰之运转自有规律,那么何时观测不行?何必摩费钱粮、耗资巨大做那些无用功?

既然日食会在规定的时间发生,那么你就算提前一百年测出这个时间,又有何用?

你能不让日食发生么?

另一边,专心做实验的李淳风心无旁弯,不理会两个老道士的谈论,将装着溢出之水的小铜盆放在秤盘里,认真的称重,而后用一根炭条在白纸上做出记录,再将水

倒掉,称了小铜盆的重量,于纸上运算片刻,用总数减去小铜盆重量,得出溢出之水的重量

再称出铁块的重量。

然后放下铜秤,擦干手,拿起一本边缘毛边的《物理》书,翻到“比重”那一页,对比一下,赞叹道:“果然如此啊!

两位老道顿时被吸引,吕才忙问道:“何事如此?

李淳风道:《物理》认为所有物体因材质之不同,因而有着不同之“比重,且将最常见的水之比重设定为一,照此基础之上,铁的比重为七点八。

吕才无语:”你是污薄老夫不学无术呢?博览群书可不是吹喔的,《物理》我当然看过,比重一词我也知晓!

李淳风提搓手,略有尴尬:“晚辈这不是怕您没时间,所以没看过嘛!

他将纸张递给吕才:铁块的重量是二斤半,溢出之水的重量是三两,按照那句“浮力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重

量......所以铁块受到的浮力是二斤半。而物体想要浮在水面,必然其所受之浮力大于自身之重量......铁块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之重量,所以沉底。“言要,不理会观看

纸上记录的两人,又重新往大铜盆留水,拿起另外一个木块重复做实验......木块大半没入水中,载浮载沉。

然后称溢出之水的重量、称木块的重量.

从吕才手中接过纸张,记录:木块的重量是一斤二两,溢出之水的重量是一斤半..

结论:木块所受之浮力大于自身之重量,所以浮在水面,不会沉底。

李淳风旺出一口气,赞叹道:“房二郎真乃天授其才,如此原理存在世间干百万年,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在,然则古往今来却从无人能够将此等常见之现象以此

等精准之道理描述出来!

吕才与傅仁均陷入沉思

前者半响之后才道:“确实惊为天人,但此等原理如何应用?

李淳风拿起大铜盆放在秤上,称重之后,甩手将铜盆丢进荷花池,砸落几片荷叶,在水面之上晃晃荡汤。

他手指着漂浮的铜盆:“此铜盆重量二斤三两,与那个铁块相差无几,却漂浮于水面并未沉底,为何?

吕才与傅仁均不约而同一齐拟着胡子,两人皆聪慧绝伦之辈,稍许之后便得出结论,异口同声道因为形状不同!

铁块与铜盆,所不同者唯形状而己。

但正是这一差异,导致结果完全不同一一铁块沉底,铜盆漂浮。

按照那个劳什子“浮力原理”,结论便是铜盆比铁块的浮力大

此后,傅仁均与吕才两人也分别上手实验一番,并且交换了彼此对于“浮力原理”之见解,眼看到了响午,小道士从后堂过来招呼几人过去用饭,这才洗了手,

去往后边的饭堂用膳。

吕才好酒,傅仁均与李淳风也来者不拒,几人就着几道简朴但精致的小菜推杯换盏

李淳风饮了一口酒,笑道:“太常精通阴阳之术,不如在此卜算一番,算一算我禄命几何?”所谓“禄命”,乃阴阳术数之一种,八字命理之分支,囊括一个人的

财富、福气、仕途乃至于命运。而卜签者可通过种种手段,预测一个人一生之吉区福。

吕才对此喵之以鼻:人之涡福、贵戏、寿天与禄命有何关系?今时亦有同年同禄,而贵贼悬殊;共命共胎,而天寿更异。若“禄命”之说为真,此等又作何解

傅仁均也道:”《论衡》之中亦有“见骨体而知命禄,晴命禄而知骨体之语,可见“禄命是可以预测下算的。

禄命”之说由来已久、传播深远,世人大多信以为真,不少古今大儒更是先后予以闸述,使之影响更加广泛。

吕才见李淳风给自己帮酒,领首谢过,笑着道:“天下签者,高人禄命以悦人心,矫言褐福以尽人财,如此而己。

喝了口酒,谈兴甚佳,遂接着说道:”你们大抵也都看过禄命书,不少书中都曾说秦始皇“为人无始有终,老而弥吉,然而我据《史记》记载,发现秦始皇分

明是”有始无终,老而弥凶,结果活了不过五十。我还曾考察汉武帝、魏孝文帝、南朝未高祖等人的生平,发现禄命之说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虚安而骗人要了。

阴阳、术数、星象等等皆脱胎于道家学说,傅仁均、李淳风虽然并非此道传人,却也有所耳闻、略知一二,见吕才将“陆铭说”弃若敬履、不屑一顾,都很感兴趣。

因为从这几句话可见吕才之思想,这是个”无神论者”!

离经版道啊!

傅仁均问道:”如此说来,所谓阴阳五行、堪风水,皆虚安之事了?

吕才摇头:“鬼神之说,虚无漂纱,信之则有、不信则无。但五行堪奥则不同,天地运行、阴阳交替,这是肉眼可见、亲身感受,震能一并驳序?况且我虽不信鬼

神、禄命、宿命,却相信”人皆有命,只是这“命非是生而有之、即为定数,而是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变化。

又喝一口酒,悠然道:但以积善余庆,不假建禄之吉;积恶余碘,凯由动杀之实。皇天无亲,常与善人,涡福之应,其犹影响。

积累善行的家庭会带来余庆,这并非依赖于“建禄”之底佑;而积累恶行的家庭会带来余驶,这也不是因为命犯“劫杀”

建禄”乃“禄命书”中之吉星“劫杀”则“禄命书”中之区星

善恶的报应是自然的规律,与命理无关

善行会带来福报,恶行会带来灭阀这是必然的结果而不是命理学所描述的吉凶之星的作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请:m.ddyueshu.cc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