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场的事情何向东早就想做了,他是说相声的,可也是评书门人,有师承也有门户。
以前在向文社的小园子里面,何向东也经常说一些单口相声还有评书,现在向文社红了,何向东有名气也有财力了,他就打算搞点大动作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没法子的时候,何向东能顾好自己向文社的买卖就已经很不错了,现在条件好了,评书这块也是该重视起来了。
其实现在评书的日子也不好过,比相声还要不景气,传统曲艺现在都处于没落时期,相声还算是矮子里面的将军,都还算是好的。
何向东喜欢说书,也是张氏一门的正宗传人,还传承了王弥苇这一脉的单口相声,何向东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来帮助评书的发展,他义不容辞。
所以他跟现在评书界的几个当家人商量之后,就决定联合开个书场了。
现在的何向东手头上的资源非常丰富,而且他现在已经成名立腕了,就他一人就能带动大批观众慕名而来,只要何向东在听书轩坐镇,书场的发展肯定会很快。
张阔如和王弥苇知道这事儿之后,也是老怀大慰,他们说了一辈子书了,虽然现在上不了台了,但是对说书的这份热爱还是一点都没减少的。
包括建设书场的事情,张阔如在其中也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建设书场单靠何向东一个人可不行,他得有评书门人的支持,现在何向东的面子还没有那么大,这得靠张阔如在从中牵线搭桥才行。
包括古老师出来亲自担任书场的负责人,这就是张阔如一手促成的,现在的古老师就是评书门的当家人,又是曲协的副主席,在门内和官面上都很吃得开。
有他坐镇,书场能减少很多麻烦,而且他交际面很广,也能请来大批优秀说书艺人前来演出,这就可给何向东省了不少力气了。
对何向东来说,向文社的孩子们以后肯定是要学单口相声,学说书的,他自己也是张氏评书的唯一传人,他肯定也是要接着往下传承的。
有听书轩这个场子存在,以后培养传人也会方便许多。而且对振兴评书艺术也是一大帮助,评书本来也是存在民间茶馆书场里面的,这次也算是回归本源了。
事实上,在向文社走红之后,有很多传统艺术都开始从体制走向民间了,重新又瞄准了民间小剧场,开始了回归本源的运动。
何向东和古老师还有张阔如在茶楼外面站着,看着茶楼上挂上了听书轩的招牌,他们都露出了期待且欣慰的笑容。
何向东现在头上戴着一顶鸭舌帽,脸上还戴了一副很大的墨镜,何向东也成名立腕了,走在北京城的大街上也会被人认出来,还常常有人拉着他拍照签名聊天。
最初何向东倒是也没觉得有什么,反而认为这是观众对他的喜爱,他还挺乐在其中的,只是到后来就有些控制不住了,因为每次都是一大群人围着他,有几次他连走都走不了。
后来田佳妮也劝他,说他这样不行,太容易出危险了,在大街上的被那么多人围观,三五人还行,人一多再万一出点什么事情,他可担不起这责任。
所以何向东现在出门也就这装备了,田佳妮本来还打算给何向东请保镖的,何向东觉得没这必要,也就给推掉了。
何向东没成名之前,还能随便在露天小摊子里面吃东西,大声说话,说到兴奋地方该骂街就骂街,好不痛快。
现在可不行咯,凡事有得必有失,或许这就是成名的代价吧。
何向东笑着,他脸上肉很多,稍微笑得厉害一点肉就能把墨镜都顶起来,很滑稽:“师哥,您瞧瞧咱这地儿怎么样,是不是个说书的好地方。”
古老师看着古色古香的茶楼,又看看来来往往的行人:“嗯,是不错,这是个好地界啊,地段也好,就是房租太贵了。这场子可得好好经营啊,至少不能亏了,亏本的买卖可长久不了。”
何向东点点头。
张阔如是拄着拐杖的,佝偻着身子,老头儿现在身体已经很差了,主要也是年纪太大了。张清丰估摸着也是可怜老父这么大年纪了,今年这个商界强人也终于要孩子了,他媳妇的肚子也鼓起来了,张阔如也算是放下一件心事了。
何向东现在也很争气,向文社发展形式也一片大好,老头儿也什么可操心的,现在他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已经没落的评书艺术,要是不能看见评书起来,估计老头死都不会安心的。
所以听书轩也就出来了。
爷仨正在外面站着呢,这时候茶楼里面出来一人,头发倒梳,面容白净微胖,穿着西装,小肚子已经微微鼓了起来,这人正是杜岳峰。
杜岳峰是古老师的爱徒,也是评书界现在当红的演员,当年这小子就是当红小生了。
第一届牡丹奖评选的时候,何向东还跟杜岳峰竞争过,那时候杜岳峰对何向东还满是嫉妒的呢。
现在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杜岳峰也已经是中年人了,岁月的磨砺也让他更沉稳了,现在的他对何向东只有钦佩之情。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何向东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何向东的,虽说何向东的年纪还没有他大,但论起辈分来,何向东还是他的师叔。
以前杜岳峰是不肯这么叫的,现在杜岳峰叫的心甘情愿,毕竟达者为先,叫师叔也不亏。
杜岳峰出来对这几人说道:“师父、师叔、师爷,剪彩仪式一会儿就开始了,咱们先进去吧,等上午剪完彩,咱们晚上就可以准备开书了。”
古老师点点头:“嗯,好,你先进去安排吧。”
“哎。”杜岳峰应下了,便又扭头进去了。
古老师对张阔如道:“师叔,咱们也进去吧。”
“好。”张阔如应了一声,何向东便搀着师父往里面走。
路上,古老师还问:“向东啊,你今晚先开一什么呀?”
何向东回道:“济公传。”
说完这句,何向东搀着师父跨进了这扇挖坑不填的大门,何向东的坑神之路,由此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