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朱永兴掀起抗清风潮,并且节节胜利之前,只要朱三太子平安出现,天下人就会把这看成一个奇迹,是一个征兆,证明上天依旧眷顾大明,天命并没有生转移。即使是贩夫走卒,也可能会因为朱三太子的号召而奋起为大明出力。就好比朱以海和张煌言这两个人,尽管他们和朱慈焕的利益并非完全一致,但仍然会为这个消息所激动。
但现在形势不同,朱三太子的出现会对现在以朱永兴为主的政府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对现在的抗清战争是利是弊,便是需要好好思量了。
“据殿下密信中说,五皇子在江浙隐姓埋名,入赘胡氏乡绅,以教书为业。”张煌言皱着眉头说道:“微臣在舟山的旧属也来了书信,所述类似。只是这真假尚需求证,岷殿下已有了将其营救出来的行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位五皇子很快便会来到广州。”
朱以海认真听着,思索了片刻,说道:“孤已退位就藩,日后莫要再说微臣二字。”停顿了一下,便就着三太子的话题继续说道:“隐姓埋名,还入赘胡氏,这哪里应是烈皇之子当做的事?嗯,孤记得弘光朝时出过一个伪太子,弄得人心混乱。此前车之鉴,不可不吸取啊!”
“微,下官也是这样想的。”张煌言颇为赞同地说道:“此时中兴形势一片大好,万不可动摇人心。可万一真是五皇子,便不可为鞑虏所捕获。岷殿下欲营救其来广州,怕也是有这样的担心吧!”
“是啊!”朱以海轻轻点头,“此时万万不可内乱。亦不能给鞑虏混淆视听的机会。秘密营救,秘密甄别,秘密处置,嗯,这样好。这样好。可为何要交给你处理呢?”
“这个——”张煌言想了想,说道:“可能因下官是刑部尚书吧!”
鲁王朱以海疑惑地看着张煌言,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合理的解释。
张煌言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今上南狩,岷殿下不想沾手此事,也是有苦衷吧?”
鲁王朱以海沉吟了一下。轻轻颌首,觉得这应该是很接近正确答案了。他觉得朱永兴是不想背上坏名声,反正所谓的朱三太子看起来也不象是胸有大志的样子,由别人说真说假,不仅不易产生流言蜚语。也对他构不成什么威胁。大位已定,弘光不让太子,永历也不会让位于五皇子。这样看来,朱三太子的身世固然显赫,只要不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至于让他参与甄选,或许是因为这应该属于皇家宗室的事务,他是亲藩。作出的判断应该更能让人信服。
“岷藩身为远支宗室,能统合各部,能有现在的成就。能成为中兴大明之望,皆是靠自身的努力和能为,孤便暂留广州,帮他一把。”鲁王朱以海感慨地说道:“他比孤勇敢,比孤神武,此番若能威压吴三桂。使其反正来归,则江南战事可定矣!”
张煌言张了张嘴。并没有说出什么来。虽然他与鲁王的感情极深,但现在的形势下。鲁王退让应该是明智的选择。若因他胡乱劝说,鲁王再起雄心的话,内讧将是朱永兴毫无疑问地取得胜利,而鲁王必将因此而引来杀身之祸。
“江南若下,依岷藩的大志,便要效高皇帝北伐了吧?”朱以海把目光投向窗外,幽幽地说道:“本王若能归葬祖坟,复有何求?”
张煌言闻言大惊:“千岁春秋鼎盛,何出此言?”
“孤的身体如何,心中有数。”鲁王微微一笑:“再加调养,然病根难除啊!希望岷藩能早日光复华夏,孤也想着能撑到那一天呢!”
鲁王朱以海有着显赫一时的“皇家血统”:他的祖上、第一代鲁王朱檀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藩封于山东兖州。算起来,朱以海应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世孙,崇祯帝朱由检的族叔,
作为皇家子弟,朱以海本来一生应该过着金衣玉食、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生活。但是,历史却没有给他这样一个好的机会,相反,他一生经历的几乎全是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患难生活。
朱以海的父亲朱寿镛死后,朱以海的哥哥朱以派被嗣封为鲁王。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兵南下山东,攻破兖州,朱以派遇难。朱以海也差点被清军杀害,死里逃生后于崇祯十七年二月袭封鲁王。同年三月,大顺军攻克北京,进兵山东,朱以海南逃,在弘光帝朱由崧时期寓居于浙江台州。
当时,浙江东部各地的反清运动风起云涌,朱以海能毫不犹豫地在强敌压境之时毅然肩负起抗清的旗帜是难能可贵的,但他毕竟是深养王宫之中的龙子龙孙,过惯了腐朽荒淫的贵族生活,因而不肯放弃小朝廷的荣华富贵,即位后生活上极为荒淫无度。之后更是与唐王争正统,以致刀兵相见,自相残杀,并使郑成功从此深为嫌恶。
清军大举压境,陆上基地尽失后,在定西侯张名振的护卫下,朱以海逃亡海上,后辗转于浙江、福建海上,过着“水上为金汤,舟楫为宫殿”的艰苦生活,时人称之为“海上天子”。
曾跟随鲁王征战的黄宗羲作《鲁纪年》时感慨地说:‘上自浙河失守以后,虽复郡邑,而以水上为金汤,舟楫为宫殿,陆处者惟舟山两年耳。海泊中最苦于水,侵晨洗沐,不过一盏。舱大周身,穴而下,两人侧卧,仍盖所下之穴,无异于棺中也。御舟稍大,名河艍。其顶即为朝房,诸臣议事在焉。‘
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的亡命逃奔,以及颠沛流离、漂泊无定的艰苦生活,又在寓居金门时见惯了郑家的白眼,鲁王朱以海只余一子。妻子和其他儿子都丧于战乱,虽然誓不降清,但雄心壮志却已经被消磨殆尽。
当然,如果抗清大业还需要他作号召,估计他也责无旁贷。不会象朱慈焕那样做缩头乌龟。但现在朱永兴已经高高地擎起了这面旗帜,并将其挥舞得猎猎生风,朱以海自知在声望和才能上逊之太多,根本无法望其项背,也就息了争权夺利的心思,做个安稳王爷也就心满意足了。
张煌言无声地叹了口气。看着昔日的主上放弃了争夺大位的想法,意志丧失固然可惜,但就现在的形势而言,确也不失为安稳存身之道。
“王爷舟车劳顿,先请歇息。”张煌言躬身告退。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后天便是周日,殿下若有兴致,下官愿陪同您前去听戏。”
“听戏?”朱以海犹豫了一下,问道:“战事正紧,岷藩亲征,这个时候合适吗?”
“王爷有所不知,这戏却是岷殿下弄出来的。谓之与民同乐。”张煌言笑着做了解释。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的第四子李寄曾写有一首《西施山戏占》的诗,描绘了朱以海监国时的状况:“鲁国君臣燕雀娱,共言尝胆事全无。越王自爱看歌舞。不信西施肯献吴。”诗后原注:“鲁监国之在绍兴也,以钱塘江为边界。闻守江诸将日置酒唱戏,歌吹声连百余里……即此观之,王之调弄声色,君臣儿戏,概可见矣。何怪诸将之沈酣江上哉!期年而败。非不幸也。
浙东义军刚刚起兵时,明清两军在钱塘对峙。鲁王最爱做的事就是听戏,以致各路义军营地里必定要设置戏台。以备监国大人娱乐。可惜好景不长,鲁王的这种爱好不仅遭到了文人的讥讽,还导致了兵败如山倒。及于颠沛漂泊,他便再没有这种闲情逸致和享受奢糜的条件了。
到了下龙安顿,虽然条件比金门那是好得太多,但朱以海也唯恐招人不满,一直夹着尾巴老实做人,不敢招摇。现在听说有戏可听,他嘴上问着合不合适,这心却是痒痒的。等张煌言解释完,他也就坦然接受。
“既是岷藩搞出来的,本王便去捧捧场。”朱以海笑着点头,忽而又叫住了张煌言,嘱咐道:“轻车简从啊,身份也不要露,岷藩不在,孤可不想在城内招摇。”
大地覆满了白霜,干燥而坚硬,在脚下簌簌作响。每吹过一阵寒风,经霜的树叶便猝然脱离地面,象一群飞鸟般在空中飞舞。
一杆长有丈余的旗杆高举,长六尺九寸、宽三尺六寸的红底黄字“岷”字令旗跳出了地平线,迎风飘扬。
清道、刀盾、白泽旗、画角等仪仗虽不是全部完备,也差之不多。仪仗中是朱永兴缓骑而行,身侧身后则是衣甲鲜明的明军将士,队伍后面是长长的辎重车队,咯吱咯吱地响着前进。
大地在马蹄和脚足的践踏下,沉闷地哼着,伴着初冬的肃杀,扑面而来的是不可阻挡的昂扬威势。
赵王白文选立在贵阳城头,收起了望远镜,转头对着亲卫头领郑重交代道:“殿下已至,你们都下去弹压警戒,万不可有失。”
已经过去了五天时间,吴部已全部开拔出城,在东北面的开阳县进行整顿重编。靖朔军已经接管了由曲靖至贵阳的全部州县,水西的两万土兵由匡国公皮熊等人率领,已开至贵阳,驻扎于城外,城中更有一个师的正规明军镇守。而为了迎候朱永兴所做的安全保卫工作也早布置完毕,但白文选还是不放心。亲卫头领也不多话,行了个军礼后,转身大步而去。
“宗室亲征!”匡国公皮熊站在城门一群迎候的官员之中,眼望着越来越近的王旗仪仗,心情激荡,眼睛湿润了,口中喃喃:“老夫能再见大明宗室威仪,能见到中兴大业将成,死而无憾,死而无憾。”
水西宣慰使安坤站在皮熊旁边,亦是笑得舒心。随着明军越来越强势,他对皮熊等人也愈是尊重。此番明军入黔,算是彻底安抚了他,他不过是想着在水西安稳地做他的土皇帝,本就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或是叫非分之想。
征土兵两万助战,这也算不了什么。明廷往往以异地土兵作为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的依靠力量,各地土兵的征调很频繁。而土官则“每遇征伐,辄愿荷戈前驱,国家赖以挞伐……”。以“供征调”来表示效命朝廷,来获得封官晋爵的良好机会。
迎候的官员中,吴军总兵王辅臣却是心神不宁,脸色变幻不定。他是吴三桂的心腹将领之一,此番被朱永兴点名而至,不知道到底为了何事。是福是祸?他的心中忐忑不安。
王辅臣原姓李,河南人,小时为官宦家奴,后参加了明末农民起义军,“骁勇善战”。有大将之风。不久,他又流入明将姜瓖营,充任健儿。有一个将官叫王朝进,膝下无子,就把他收为义子,从此改姓王。
当他长成青年时,身长七尺余,面白皙。少胡须,髯眉如卧蚕,外貌很象世人绘画的三国名将吕布。英俊健壮,“勇冠三军,所向不可当”。因为他善骑射,马上如飞,所以人们给他起了个诨号,称“马鹞子”。
后随明末山西大同守将姜瓖造反。纵横驰骋,清军直呼:“马鹞子至矣。”摄政王多尔衮两次亲征未能奏效。王辅臣因而一举成名。不久降于阿济格,免于被诛。没入辛者库为奴。多尔衮死后,王辅臣获得顺治重用,监临洪承畴部,后洪承畴保举王做总兵官,之后便归于吴三桂所部。
“马鹞子善骑射,在南地恐无施展之地,晋王于四川已成骠骑军一部,孤有意调其前往一展所长,韩王意下如何?”此时,朱永兴骑在马上,微微侧脸,对着吴三桂询问道。
“王辅臣乃荡朔军将领,自当听奉殿下调遣。”吴三桂顿了一下,在马上躬身答道:“属下认为殿下用人得宜,王辅臣正当于骑战中建功,而不适在南地消磨。”
“呵呵,韩王怕是腹诽孤在拆散旧部,分而制之吧?”朱永兴摆了摆手,制止了吴三桂的辩解,正色说道:“孤确有一点这样的意思,这倒也不必讳言,但却不是全部。汝以为荡朔军中旧部犹在,是汝之福吗?汝待王辅臣若子侄,却可知其派人携金银入京,要打通关系调离这里?”
“这个——”吴三桂吃了一惊,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下马吧!莫要让人以为孤倨傲。”朱永兴也不多做解释,抬手止住了队伍,翻身下马,在侍卫的陪同保护下,大步向前走去。
自信源于实力,收服了吴三桂后,朱永兴更加显得威严尊贵。举手投足,言谈辞锋,虽多数时候还带着和熙的笑容,但却还带着不容抗拒的气势。
不管你是王爷,或是骁勇猛将,还有那曾席卷天下的鞑虏,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除了上天,谁也不能阻挡我前进的脚步,谁也无法阻碍我建立一个不一样的赫赫华夏,并使其屹立于世界,傲视群侪。
朱永兴戎装在身,目光坚定,金色的盔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伴着有力的脚步,铿锵微响,仿佛不可直视的天神,令所有迎候的众人不由得伏下头去。
天变了!
岷藩亲征贵州,慑服吴三桂,改编其军,贵州全省传檄而定。自此,明军才真正拉开了大反攻的帷幕。
都统赫叶及瑚里布率援军进抵长沙,马不停蹄,立刻督军南下,所部有旗奴、家丁组成的“八旗精锐”一万,湖南绿营两万,合计三万人马。十一月十九,清军进至湘潭县;二十一日,清军自湘潭起程,次日进至距离衡州府(今衡阳市)三十余里处,便遭到了明军的阻击。
两军相遇,都统赫叶自以为兵精将勇,立时下令展开进攻。征朔军以守代攻,利用抢修的工事,给予进攻的清军以迎头痛击。激战一天后,清军不仅未能突破明军的第一道防线,反而伤亡惨重。镶红旗副都统贺索、一等阿达哈哈番桑额、二等阿达哈哈番苏尔马被击毙,阵地前更是留下了一片死尸。
赫叶这才发觉战争模式并不象其祖辈所讲述的那样,衡阳的地形地势也十分不利于“八旗精锐”的发挥,不由得追悔莫及。
在衡阳境内,河长五公里或流域面积十平方公里以上的江河溪流共有三百九十三条,山地、丘陵、岗地、水面占总面积的五分之四。而明军的火枪、手榴弹、曲射炮依据战壕、胸墙等防御工事,更显得威力十足。
“八旗所至,敌人稍触即溃,望风披靡”,“明军不畏绿营,只惧八旗”,类似这样的成见已经深入赫叶等人的头脑,乍逢初败,十分震惊,也追悔莫及。再度进攻时,便由绿营打前阵,八旗兵只在后面督战,不敢再贸然冲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