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商人之强国梦  第二百七十三章 建国琐事1-山头主义和官邸

类别: 科技流抗战穿越 | 位面商人之强国梦 | 天堂城市   作者:天堂城市  书名:位面商人之强国梦  更新时间:2014-03-20
 
第一目标位面。

此时时间是1944年3月中旬左右。二战欧洲战场,经过冬季的相对漫长的休息和积累,德军与苏军终于又恢复了一些力量,准备进行新的“互掐”,继续着看不到时间终点的国力消耗战。

前者由于早于主位面历史大半年,进入全国战争总动员状态,也可以说是全欧洲总动员状态。这样德国民众生活水平虽然开始有些下降,但是德军的总实力却明显增长。再加上喷气式“六爷”的优异表现,使得星条旗共和国联合大英帝国,发动的德国腹地战略轰炸计划效果越来越差,且飞机和飞行员折损越来越大,因而整个德国虽然没有了战争刚开始的那种摧枯拉朽,但他们仍然对取得最终胜利怀有坚定信心。希特勒自己也继续保持激情四射的民众演讲,只有戈胖子一个人心疼地看着三百架“六爷”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战损清单,嘴里碎碎念的重复着“该死的俾斯麦、可恶的俾斯麦、狗屎还不出现的俾斯麦”等德文骂人词汇。

另一方苏军,虽然1944初统计的总损失已经超过主位面历史同期的1.8倍,但是靠着斯大林的铁腕政策和生产督促组暴力“消灭”问题的方式,总算是熬了过来。当然这里不得不提炎黄的大力帮助。由于文物换补给顺利实施,使得苏联西部欧洲战场,还有中部军火生产基地的民怨和民愤骤然缓和许多。凭借着一车皮又一车皮从炎黄大陆运来的粮食,贝加尔湖的大小军工厂的工人们,总算是可以吃上饭喝上粥了。当然由于军队统筹,总会有一部分补给以支援前线的理由消失掉。而前线士兵,则在中基层军官和部分高官的默许下,凭借着倒卖庄园文物家具,极大地改善了自身部队的医疗和补给水平,士兵们第一次可以抽着过滤嘴卷烟、嚼着午餐肉,喝着少量伏特加,在挂着煤油灯的屋子里或封闭式战壕里,悠闲地讨论着该死德寇、没信用的星条佬、大胸女人等共鸣话题,以排遣持续

年战争带来的寂寞和恐惧。

至于剩下的欧洲西北部大英帝国,此时正卖力地向星条旗共和国,陈述欧洲战场的重要性和英属印度事关全球战局安危的高关联性。罗斯福本人也犹豫不绝,是先在欧洲开展一次把握不大的登陆战役,还是依托印度,在印度洋和印度次大陆上与倭寇进行捉对厮杀(此时非洲战役基本结束,上百万地面战斗部队也休整完毕,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炎黄大陆,北京市。

这时候的北京较半年前已经完全大变样。由于王凡考虑到“黑科技”最好再能隐瞒一段时间,再加上考虑到整体保护北京这一“活”文物,所以主位面消失的北京城墙、牌楼和大屋顶,第一目标位面都尽可能的保留下来,并且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山西那边派过来的专家修复组指导下,有计划有安排的逐步修缮。

这样,北京未来的城市规划就大变样了。王凡为了彻底改变后世主位面的北京,其拥塞、大堵车、所有资源向市中心集中的“大城市病”。特意根据雅迪的建议,在北京老城不远处整体性地建设了北京新城。新城采用立体式交通网络,大量修建地铁和十

据,全国在职的正省部级干部703名,刨除在各省工作的、各地军队任职的,大约有一半会在北京工作生活,也就是350人左右(含各民主党派、国务院各部委、军队最高层等)。这些人在任上时,统一生活在北京老城已经收回的大小四合院里(从倭寇手里、汉奸手里夺回)。但是全部提前声明,这是“官邸制”,大家在任时可以和家人在这里住,卸任后必须搬离,给继任者腾位子,媒体会进行严厉、有效监督。卸任后的正部级官员,在回到各自分到的,按照稍高标准建立的福利房后,即可从退休生活开始直到其去世,仍然可以享受政府花钱负担的保姆、厨师、司机、警卫等福利措施(费用每年公示),并且延续到其老伴也过世。但是特别提出,其直系子女本身不继承任何房产和福利。

此外,未来建国后各地方政府也会执行同样的政策,避免后世出现的省委大院、省长大院、市委大院、市长大院等情况。因为炎黄特色,官场明面上讲究避免造成人走茶凉的感觉,省委书记卸任后,其屋子不会被收回,而是继续居住(地段环境往往最好),等其过世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高官子女,经常继续占有这些房产,并售卖获利。由于法律上的盲点和政府内部的人情世故,像建国初分给各个领导居住的四合院、名人居所,就这么从国家财产变成了私人财物。

因而王凡从建国伊始设立规则:你想当官吗?请按照这个来,如果贴着脸皮不想走,那么掌握在不同民主党派和山头势利的媒体报纸,会争相报道,形成相互监督的氛围,谁当出头鸟谁先死!

第二,副部级及以下官员,按照2012年的炎黄官方统计

,还有局级、副局级、处(县)级、副(县)处级。所以炎黄养不起也不想养!

因而这些人不享受官邸制,全部在自己分到的福利房中生活。其实,由于新建福利房是直接按照后世标准建造的,设计出来的采光性、舒适性、合理性、通风性,是炎黄古宅所不能比拟的。单从生活享受上来讲,除了古宅官邸带来的所谓“官威”和虚荣感外,哪怕是已经通电通水,住在古宅里面也真不如修建的(大面积)福利房屋舒服。再加上从土土的窑洞,搬到了现代化的崭新楼房,生活办公环境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王凡一直担心的山头不稳、人心不古、内部骚乱根本没有出现。而第一次官员财产、护理福利支出公示后,官员们无论是否有意见,也都默认了这种方式(要不还能怎么滴_),老百姓看到后绝大多

个大小、偏正、前后门口,全站着荷枪实弹的警卫,让他非常担心名花已经有主。

“周洋,你私下里问问警卫或其他司机,看能不能打听出来这套房子有没有主人,是否已经定出去了?”

“明白,常秘书,你就等着我好消息吧。”

当天夜里。

“你说已经被人定了,知道是谁吗?我们首长排名很靠前,地位很高。”常秘书听闻后,皱眉问道。要知道首长的配偶和子女,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找到符合他们“地位”的官邸住宅,好容易找到了一处,竟然被人提前占了。

“他们只说姓唐,具体的不知道。不过他们说,可以去问(国家)防卫部方部长或者中央警卫局赵局长,一直都是这两位负责日常事务的。”

“方(副)部长和赵(副)局长?”秘书常乾听到后心里一惊,要知道前者有国家防务部第一副部长之称,后者则直接负责政治局常委的日常安全,级别、地位、权利非常之高。自己的首长虽然同样位高权重,但是貌似跟他们相比还差了那么一点。思前想后,常乾还是决定向自己领导如实汇报,至于如何取舍,由领导自己定夺。

第二天,常乾的首长拨了几个电话。

第三天,当秘书常乾去探听结果的时候。首长直接开口:“我觉得东四十条何家口的那处大院(秘书常乾提出的另两套方案之一)很不错,听说夏天的时候,那里的榆叶梅繁密似火、浓烟似锦、绽露墙外,夫人也应该很喜欢,你去把那里定下来吧。”

“是!”情商很高的秘书常乾,没有任何犹豫,立刻离开屋子操办此事,并从此以后再没有提及地安门内东吉祥胡同这处屋宅。直到有一次,才意外获知这处屋宅的主人姓唐名伟,四十多岁,海外华侨出身。在贡献表上,只写了很简单的一句话:唐伟,爱国华侨,变卖家产,支持抗战,炎黄红党现代化军队的奠基者与实现者。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