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六年,皇家科技学院毕业了第一批学员,这些学员学习了很多数理化知识,都是超过这个时代的。
这些知识是西方文明进入工业革命前后两百多年搞出来的,而且是经过大量摸索、实验才得到的论证。而皇家科技学院的学员,则直接超越了这个时代,学习到了这些逆天般的玩意。
于是乎发明创造开始疯狂涌现。
根据物理、数学的知识,各种各样的机械被设计、制造了出来,有农机,也有纺织机械,也有各种各样的生产机械。而其中的潮流,就是将蒸汽机作为这些机械的动力来源。
而■萬■書■吧,ww≡w.wa∽nsh↖uba.co±m那些化学家们,更是在孜孜不倦的研究如何大规模制造各种化学物质。
其中根据朱由校提出的植物营养学和归还学,认为植物所需的营养为水、二氧化碳、矿物质,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植物所需的主要矿物质为氮磷钾,中物质为镁、硫等,化学肥料的概念顿时就出现了。
归还学则认为,植物并不直接摄入有机物,只有当有机物经过微生物矿化后释放出矿物,才能在土壤中生成植物所需的营养矿物。在自然条件下,因为土地的产出与营养的获得趋于平衡,因此并不需要施肥。但人为种植作物,使得土壤中的矿物被人和动物大量涉入、搬运,从而长时间的耕种过后会导致土壤贫瘠。
根据这个理论,如今国有农业公司开始大量使用有机肥,从而增加土壤肥力。当然有机肥这个玩意用得不好是会坑的。因为有机肥当中可能含有很多寄生虫。同时也可能造成农作物营养摄入的不平衡。因为植物是不吃有机物的。这些有机物必须通过矿化成为无机物,才能为植物提供养分。
有机物肥料这个玩意在中国早在春秋,甚至更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应用了。只不过这个玩意所需劳动力有点大,而且有机物矿化一般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所以农民很多时候不爱用。
后世的有机肥这个概念,实际上是一种环保农业的概念。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们炒作成了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玩意。好似用化肥种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就不如有机肥,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稍稍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植物是不吃有机物的。
化肥是直接为植物提供矿物,因此肥力强、见效快。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杂草同样也获得了大量肥料,从而造成杂草疯长,为了搞定这些杂草,人们不得不喷施大量的除草剂,同时经过雨水冲刷后,这些化肥的肥力被冲刷到河道之中,导致河水营养富集,从而水藻疯长。造成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有机农业的最初目的,只是为了解决这些生态问题。结果有些人却把有机农业炒作成了一种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玩意。搞出什么有机农产品概念,完全就是一种概念骗局,忽悠一下那些不懂的普通民众。
有机肥先要集中发酵消毒,还要运到田间地头铺施,没有两三年还见不到效果。农民不爱用这种方法进行施肥也是正常,农民还是更喜欢用见效快的无机肥。
如今大明还没有化肥,人畜粪便发酵消毒回田正在大规模的推广,实际上并不能完全解决粮食产量不高的问题。而在化肥研究上,已经有了很多突破。
在磷肥上率先取得了突破,通过磷矿的开采,第一批磷肥被制造了出来,成本方面还能接受。
尿素也被成功合成了出来,但要大规模生产,在机械、电力和蒸汽机等领域都要提升才能降低成本,目前显然是没有办法通过煤炭大规模的制造合成尿素所需的合成氨。
天启六年最大的研究成果,还是成功制造出了纯碱和化学染料。纯碱和化学染料的出现,使得国有纺织企业旗下的纺织厂有了很大的优势,过去大明用的都是天然染料,成本比较高。
而化学染料的出现,极大的降低了燃料的成本,同时经过浸染的棉布更加耐用,附加值也更高。
这个技术被迅速投入了生产应用,北直隶棉布经过浸染之后,质量超过了松江府产出的棉布。随着国有纺织企业进入松江府,这一优势很快就显现了出来,带有颜色的棉布市场被国有棉布迅速占领。
而且国有染印厂还在松江府大量收购棉布,然后染上颜色进行销售。
国有纺织企业如今进入南方市场,并没有对南方的纺织业工人就业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此前北直隶纺织业的发展,主要是因为北方市场的扩大。而进入南方市场的时候,又是在松江府招募工人。
遭到巨大冲击的是那些苏南工厂主们,这些工厂主可谓是这个时代资本最强的一批商人。什么盐商、粮商,实际上都没有这些工厂主有实力。因为这些工厂主们虽然看似资金不是那么庞大,但是他们的影响力实际上更强。
大明的工厂主们在以前是不用交税的,如今在新政省份之外,那些工厂主门依旧不需要交税。因此这些工厂主们的利润回报不是那么暴利,但却非常的稳定和持续。
他们掌控着很多生产资料,这说那些盐商和粮商已经海商们所比不了的,这些苏南工厂主只要说商品提价,那么马上就会导致物价飞涨。从社会影响力上看,是大明最有实力的一群商人。
南直隶、浙江一带的商人,本身就十分擅长经营生产,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国有企业出现了染料上的优势,被冲击最大的还是那些染印厂,那些商人受到了最直接的冲击。而那些纺织商人受到的冲击主要是国有资本挤入市场后的问题,这些国有纺织企业在纺织设备上丝毫不逊色,甚至还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国有纺织厂的设备是对民资纺织厂设备进行一定改进的。
当然如今还不能对民资纺织厂造成绝对性的压制,因为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纺织机械还没有开始应用。但是这方面的纺织设备已经开始着手研制。
受冲击极大的还有松江府的布商,这些布商通常都是从百姓手上收上来棉布,然后进行浸染,或者直接销售到外地。
纺织厂并不是完全的主流,松江府的棉布很多还是分散在各家各户,由工人购买一些小型设备生产棉纱,然后进行纺织。
国有资本加入棉纱、棉布的收购行列,让那些布商的生意大受影响。
国有资本成立的缫丝厂同样入侵了不少市场份额,使得那些生丝商人遇到了强大的竞争对手。
因为海外贸易大量被国有资本垄断,加上北方市场的贸易壁垒的扩大,国有资本在生丝销路上非常稳定,在收购生丝的时候根本不怕和那些生丝商人打价格战。
天启六年对日本、朝鲜的贸易额开始不断上升,日本因为铜矿开采规模的扩大,对生丝、棉布、鹿皮、香料,以及陶瓷、钢铁制品等产品的需求量正在提高。而对朝鲜的贸易则是因为大明在朝鲜的投资增加,朝鲜的伐木、采矿规模开始提高,同时大明的大量钢铁产品输入朝鲜,使得朝鲜的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产出也有所增加。
对朝鲜的贸易,民资倒是可以进入,不过在收取关税之后,很多商品面对国有资本出口的商品都失去了竞争力。
对日本的贸易则完全由官方垄断了,民资商船是不允许前往日本的,日本政府也不喜欢大明的民资商船到日本贸易,那样会导致一些地方大名与外部进行走私贸易,威胁到德川幕府的统治地位。
大明与日本的贸易在经过几年的发展滞后,迅速上升到了四千多万元,而大明每年能从贸易中赚取上千万元的利润,日本的贵金属开始大量流向大明。
与欧洲人的贸易同样也被官方完全垄断,葡萄牙人让出马六甲之后,大明迅速掌控了马六甲城,并且以马六甲为对欧洲贸易中心与葡萄牙人展开贸易。
而与中南半岛各国的贸易,倒是进展得比较顺利,但是国有资本在中南半岛的投资基本上还没有。
国有资本此时需要投资的地方太多了,东北地区还没有完全消化,还要消化一个南洋,更有澳大利亚等待开发。
国有资本的步伐已经迈得很大了,再大就要扯到蛋了。
因此目前国有资本的主力依旧是在开发东北地区,先将东北地区大面积的耕地开发出来,从而获得大量的商品粮,以及各种原材料资源。
同时在南洋的开发上,也只是先开发沿海交通便利的精华部分,而太过内陆需要修剪道路的地区,目前基本上处于暂不开发的状态。
对澳洲的开发也同样如此,都是先开发沿海交通便利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都比较低。
吕宋群岛能开发出来的耕地多达1.5亿亩,西班牙人留下了不少种植园,目前在开发的农业资源也仅有5000万亩左右,其中将近一半是国有资本开发的,还有一半是民资开发的种植园。
先开发大岛屿,中小岛屿都先搁置开发。
对岛上的土著驯化也都是在慢慢进行,毕竟饭是要一口一口的吃的。那些不愿意进入种植园被汉人管理的土著,暂时都在土著政权的管理之下,大明同样对这些内陆的土著进行收税。
而对后世印尼群岛的开发程度那就更低了,基本上也就是延续了荷兰人对爪洼岛的统治模式,三品九等的种植园模式暂时只计划开发出30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