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时报》进一步指出,故事中,并没有到非杀不可的局面啊,难道只是因为影片是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所以就一定要布兰顿死?
如果只是这么想,那我们显然小看了李书枫的编剧能力。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男孩别哭》对社会的某种现象进行了批判,而这也是布兰顿的死因。而李书枫所批判的正是男权主义,不可否认,男女追求平等,但即使在我们美国也不可能存在百分百的平等,总有不平等的地方。
而布兰顿没有到非杀不可的程度,那为什么还得死呢?这就说明在某一些地方,男人几乎不能容忍女人的存在,所以才有最后疯狂的杀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茱莉亚,在影片中的表演堪称惊艳,她用表情和肢体语言,充分地表现出布兰顿这一人物每一次的心理变化。
李书枫也透漏过,即使在家里,茱莉亚也经常换上他的衣服,并模仿男人的举动,甚至还采访过同性恋者,充分地了解了角色,最终才有如此精彩的表演。
《洛杉矶时报》无论是对影片还是演员的表演,都给予高度的赞同。
《芝加哥太阳报》则打出《男孩别哭:同性恋电影中一道亮丽的新风》这样的标题:上帝造人,亚当与夏娃的生理互补缔结了人类繁衍的自然法则,然而生理的互补并不意味着心理的必然依赖。
在漫漫人类发展史的背影中,女性与女性的相爱一直都隐秘地存在。对于部分个体天然存在的同性恋行为,主流社会一向持冷漠无视的态度,虽然在法律层面不曾严格地禁止,但在社会伦理层面却对之构成了绝对压抑。
一旦同性恋行为浮出社会生活的表层,对公共道德提出挑战,便会被贴上“异常”、“病态”、“性倒错”甚至是“精神病”的标签予以歧视、否定和打击。
直到后现代主义号召人们不要盲从于传统的权威,而要学会尊重他者。在后现代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同性恋群体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反抗强加给他们的偏见和压迫,为争取追求爱情和幸福的权利进行斗争。
在经历了斗争初期的快乐和随后男同性恋群体和女性主义者群体的背叛之后,女同性恋群体开始以一只独立的力量进行斗争。
作为与社会沟通的一个良好渠道,电影自然成为为女同性恋群体言声的工具。只有后现代主义敢于直面生活,在艺术创作中揭示人的本性,让人类所谓低下的非理性的一面释放出无限的光辉。
因此女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并非简单再现人的和本能,而是表现出美学的神圣。伴随着随着多元价值社会的到来,对禁忌的罪恶感逐渐克服,用电影这一直观的视觉艺术形式,来正面表达女女相恋终于成为现实或者悲剧。
《男孩别哭》就是充分运用了布兰顿和拉娜之间的真情,才使故事蒙上了一层神圣的美感,构成了影坛中一道新鲜别致的清丽景观。
然而,不管媒体给予怎样的评价,同性恋题材的影片总是不缺乏骂声,甚至激烈的骂声。
但在激烈的骂声中,更多的是人类自身的反思,没有盲目地说,同性恋就是不行,同性恋就应该杜绝,而是要更客观地面对这一社会现状。
正如布兰顿,她只是可悲的环境造就出来的可怜人,她的痛苦在于无人认同她内心的身份,常人无法理解,就只能游离在那片本属于自己的领域,祈求隐藏在自己的角落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安慰。
但纸包不住火,更因为“道德”上所认同的区别,羞辱与反羞辱,报复与反报复,人类甚至走向了畸形,变态地就如同这个社会,爱情终究是无法挽回残酷的现实。
所以,即使那曾深深温暖过布兰顿和拉娜的内心,却怎么也抵挡不住那所谓道德的一把枪,它射向布兰顿的胸膛,带走了本就被羞辱不堪的却只快乐过一时的生命。
拉娜哭了,即使知道她是女儿身,但对布兰顿的感情却并没熄灭,充分表现出那份真挚的情感。
但这份真挚的情感却得不到认同,这到底是社会的错,还是布兰顿的错,还是拉娜的错?看过影片之后,很多人内心一些微妙的东西已经悄然改变,看待同性恋的问题上,或许会变得更加客观。
在影评网上,一位同性恋影迷站了出来,她没有标明身份,但她写了一句很感人的话:我的世界无法被认同,我只能躲在昏暗的角落寻觅着,但今天,我却获得了一丝勇气,因为我也有真情。感谢李书枫,感谢茱莉亚,愿你们相爱一生
“好像,反响,还不错。”茱莉亚轻轻叹了口气,她也没想到影片竟然会得到这么多的认同,最少没有她想象中强烈的批判。
“主要还是观念上的扭转,美国人在这方面的接受能力明显要好于其它国家。”
李书枫淡淡一笑,这绝不是拍美国人的马屁,美国确实是一个多元化国家,各方面的接收能力确实远比其他国家好上很多,不然美国也不会发展成为一个多信仰混合的国家。
李书枫还记得,前世美国甚至都已经允许同性恋继续留在军队里。
当然,也能想象得到,等影片在其他国家上映了,肯定会引来滔天的骂声,尤其是一些宗教色彩还能浓,经济又不发达的国家,他们几乎是不会认可同性恋的。
当然,大多数人也都是这种想法,同性恋就是社会的异端。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表演棒极了。”李书枫笑道。他对这部影片并没有其他的期望,他也没心思成为社会不公平状况的反斗士,他关心的是茱莉亚的表演能否得到观众的认可。
“嗯,我也觉得我的表演很棒。”看到媒体、影迷们的认可,茱莉亚在松了口气之余,信心也更加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