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运轻笑一下,不甚在意赵审言的说法,他心中的想法又怎是他可以猜得到的。
赵审言又问道:“就算如此,你怀疑老夫,可你没有证据呀,老夫自问做的滴水不漏,没有留下破绽和漏洞。”
听到这个问题,程运又是一笑,确实是这样,赵审言的手段很高明,可是谁叫程运又金手指,了解剧情呢,当然这是不能告诉他的。
“我是没有证据,所以就要找出来。原本我只是怀疑,可是当我问庆王爷当年宫中有哪个内侍武功高强的时候,庆王爷告诉我赵忠这个人,我更加确定你有问题,并以此为契机打开一个缺口。”
“你询问庆王这个问题的原因老夫知道,可你怎么就能够从赵忠身上更加确定是我所为。”
“因为王爷告诉我他原本叫做赵谨行,哼哼,赵审言、赵谨行,这两个名字令我有了很奇妙的联想,你们是一家的,甚至是亲兄弟。”
其实,按照大明当时的习惯,亲兄弟间应该是范同一个字的,也就是名字中间那个字是一样的,所以大多数人也是这样的认识,可是程运的语言习惯明显和别人不同,这种联系让他产生了联想。
“然后呢?”
“后来我回京立刻开始着手调查宫中内侍,却发现名单已经被一场大火焚毁,典型的此地无银三百两,不过这也不能算是败笔。”
“没错,如果没有名单,也就查不出赵忠的籍贯,更加查不出我们的关系,老夫早就知道你会怀疑到宫中内侍身上,只要毁掉名单,你就无从查起,结果还是人算不如天算。”
“既然名单没有了,也不能进行排查确认,我就索性将赵忠定为最大的嫌疑人,虽然没有办法,不过我赌赢了。在京城中,除了皇宫,还没有什么是我锦衣卫全力追查而查不到的,所以我找到了赵守正。”
程运来回踱了两步,组织了下语言继续说:“赵守正就是我最好的突破口,不管赵忠是不是你的人,只要我抓住他不放,就能够逼出证据,因为他是你的独子,赵家唯一的血脉,就算你要谋朝篡位,如果儿子死了,又有什么用呢?不过我没想到你这么狠,儿子被我抓了都不管不顾。”
“可惜赵忠坏了事。”
“没错,赵忠应该是你大哥吧,你大哥进了宫做了太监,这辈子就完了,赵守正是赵家唯一的血脉,自然让他疼爱,想来他也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侄子身上。我拿赵守正威胁,他自然按耐不住,跳了出来。”
“愚蠢,儿子没有了可以再生,皇图霸业岂能因为儿女私情放弃,真是枉费了我几十年的功夫。”
“呵呵,果然大丈夫,够狠够毒!虽然我很好奇尊夫人去哪里了,居然放下孩子没了踪影,不过既然赵守正在手,我就不信她不出现,于是我就在锦衣卫大营部下天罗地网,只能她自投罗网。虽然没想到赵夫人还是武林高手,不过我预先在赵守正身上下了梦悠罗之毒,没有解药他活不过一月,赵夫人只好束手就擒。”
“他们都招了?”
“没错,都招了,我许诺只要你们都招了,得到我想要的,我就放赵守正一条生路,让他衣食无忧过完一生。这个条件也许你不在乎,可是赵夫人和赵忠却很动心。”
“哎,原来如此。可老夫听了听去,你说的虽然严丝合缝,合乎情理,但是始终都是猜测,根本没有证据,你就敢抓了老夫的儿子?不怕万一弄错了吃不了兜着走?”
“哈哈哈,赵大人,你还真是做惯了正人君子呀,你以为这是朝廷审案吗,还证据。我锦衣卫什么时候讲过法理,讲究过证据,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过一人,这就是我们的宗旨,只要怀疑就够了,不是吗?再说了,就算弄错了,也不过是耽误几天功夫,你难道以为我会在意错杀你一家吗,倒时候斩草除根就是了,反正没有什么证据和线索找出真凶,不防赌一下。”
“老夫输的不怨,不过老夫是输在你的手里,也是输在太祖皇帝设立的锦衣卫手里。”
“哦?大人不觉得输的冤枉,我可是一直没有真凭实据,赢了也是运气好赌赢了。”
“有什么可冤枉的,逐鹿天下本就是成王败寇,中间参不得半点妇人之仁,些许性命当真算不得什么,输了就是输了,老夫心服口服。”
“那么,大人可以说说了。”
“好了,老夫当年自恃不凡,以为王莽不过尔尔,易地而处,以我只能又哪里会有东汉基业。哎,没想到还是败了,想必就算老夫不说,你也会杀了我吧。”
“当然,大人不会以为我是傻子,还会放你出去吧。我现在最想知道,你赵家怎么会要造反的呢,还从几十年前就开始准备,居然送儿子入宫当太监。”
“因为我家本不姓赵,而姓陈,汉王陈友谅便是先祖!”
离开大牢,程运回到自己的书房,坐在椅子上整理思绪,这时赤凰从外面进来,端了一碗参茶给他,并乖巧地来到他的身后轻轻地揉捏肩膀。
程运舒服地将脑袋往后一靠,后脑勺抵在柔然的双峰上,令赤凰俏脸一红,却没有别的什么反应,以两人现在的关系,这种接触虽然还是令赤凰有些羞赧,却不会在意了。
这样良好的环境,程运的思维更加清晰,真没想到赵审言居然是陈友谅的后人,他家隐姓埋名,改姓赵,本来也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当初赵审言的老爹却不同,他很有才华,也很有野心,性情也比较孤厉,早年受过很多挫折,有些偏激。
后来赵父生了两个儿子,一文一武都很有天赋,那时的赵父已经满脑子“自己是汉王后裔”、“都怨朱家,要不然他现在就是皇帝,也不用吃那么多苦”之类的想法。
事实证明,疯狂的人是可怕的,而有才能的疯狂者就更加可怕,他居然从小就给两个儿子灌输他那套思想,并且极力贬低明室皇帝,甚至将自己的大儿子送进皇宫当太监。
后来赵审言崭露头角,从小就有神童之名,通过科举走上仕途,而自负的赵审言在慢慢升官的过程中,也自诩远胜王莽,有意完成一次真正的“篡明”。